一种汽车板簧簧片间隙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810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板簧簧片间隙检测系统,包括位于板簧正上方的固定板、位于板簧正下方且推动板簧顶至固定板上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位于所述板簧两侧拍摄簧片间隙的拍摄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两端还设有传送所述板簧的流水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流水线和拍摄装置的设置,实现板簧规模化自动检测,满足现阶段板簧规模化、自动化的检测;通过滑块和第二驱动装置的设置,实现相机沿板簧长度方向的移动,从而便于长度大的板簧的拍摄;通过转辊的设置,在流水线传送板簧时,给予板簧以导向作用;通过第三驱动装置和第一丝杠的设置,以便适应不同长度的板簧的挤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板簧簧片间隙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到汽车板簧
,具体是指一种汽车板簧簧片间隙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板簧,是汽车悬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弹性元件,它是由若干片等宽但不等长的合金弹簧片组合而成的一根近似等强度的弹性梁。由于现在生产的重型板簧与大型变截面板簧越来越多,在板簧装配前需要对簧片间隙匹配情况进行检测。申请号为201711215293.5的专利技术专利就公布了一种车辆板簧单元片间隙检测系统,但这种系统仍然需要人工来检测间隙匹配情况,而且不适合规模化生产的板簧的间隙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板簧簧片间隙检测系统,实现板簧规模化自动检测,满足现阶段板簧规模化、自动化的检测。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板簧簧片间隙检测系统,包括位于板簧正上方的固定板、位于板簧正下方且推动板簧顶至固定板上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位于所述板簧两侧拍摄簧片间隙的拍摄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两端还设有传送所述板簧的流水线。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合格的板簧放置到流水线上,流水线带动板簧移动到第一驱动装置上方,第一驱动装置带动板簧顶至固定板上,然后拍摄装置拍摄照片传送到控制台上,作为对比的标准,然后驱动第一驱动装置收缩,板簧顺着流水线从第一驱动装置上方离开,接下来将需要检测的板簧依次放置到流水线上,重复合格板簧的拍照过程,控制台将待检测的板簧的间隙照片与合格板簧间隙照片进行对比,从而自动识别簧片间隙匹配情况,由于流水线不断将板簧进行传送,从而实现板簧规模化的检测。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伸出端固接有位于两条流水线之间且与两条流水线高度相同的中间板。本优选方案通过中间板的设置增大第一驱动装置与板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板簧移动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拍摄装置包括位于板簧一侧的相机,所述相机固定在支架上且与控制台电性连接。本优选方案通过相机的设置,实现板簧簧片间隙的拍摄。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设有位于板簧一侧的竖板,竖板上设有沿板簧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滑块上连接有所述相机,所述竖板上还设有驱动所述滑块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本优选方案通过滑块和第二驱动装置的设置,实现相机沿板簧长度方向的移动,从而便于长度大的板簧的拍摄。作为优选,所述流水线上放置有位于板簧下方搭接板,所述搭接板上设有与板簧底端适配的凹槽,所述搭接板的长度大于两条流水线之间的间隙。本优选方案通过搭接板的设置,实现板簧在两个流水线之间的移动;通过凹槽的设置,提供板簧以定位的同时,便于板簧放置在搭接板内。作为优选,所述流水线传送方向的两侧轴接有若干沿流水线传送方向转动的转辊,若干转辊沿流水线传送方向排布。本优选方案通过转辊的设置,在流水线传送板簧时,给予板簧以导向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包括位于第一驱动装置正上方的第二固定块,以及沿板簧度方向位于第二固定块两侧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位于第二固定块上方且固接第二固定块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轴接有沿板簧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包括方向相反的第二丝杠和第三丝杠,第二丝杠螺纹连接有与第一固定块固接的第一连接块,第三丝杠螺纹连接有与第三固定块固接的第二连接块,所述支架上还设有驱动所述第一丝杠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本优选方案在使用时,根据板簧的长度,驱动第三驱动装置带动丝杠转动,即带动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的转动,从调节第一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的距离,以便适应不同长度的板簧的挤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流水线和拍摄装置的设置,实现板簧规模化自动检测,满足现阶段板簧规模化、自动化的检测;通过滑块和第二驱动装置的设置,实现相机沿板簧长度方向的移动,从而便于长度大的板簧的拍摄;通过转辊的设置,在流水线传送板簧时,给予板簧以导向作用;通过第三驱动装置和第一丝杠的设置,以便适应不同长度的板簧的挤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部分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所示:1、流水线,2、第一驱动装置,3、第二固定块,4、第一固定块,5、搭接板,6、板簧,7、转辊,8、第三固定块,9、第二连接块,10、第三丝杠。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参照附图1-2,本技术一种汽车板簧簧片间隙检测系统,包括两条流水线1,两条流水线1的延伸方向共线,流水线1沿其传送方向的两侧轴接有若干转辊7,转辊7的轴线沿高度方向延伸,转辊7沿流水线1传送方向转动,若干转辊7沿流水线1延伸方向排布。两条流水线1之间设有中间板,中间板的高度与两条流水线1高度相同,中间板的正下方设有位于支架上的第一驱动装置2,第一驱动装置2包括液压缸,第一驱动装置2的伸出端顶至中间板的下面。支架上还设有位于中间板上方的固定板,固定板的高度大于转辊7的高度,固定板包括位于中间板正上方的第二固定块3,以及沿板簧6长度方向位于第二固定块3两侧的第一固定块4和第三固定块8,所述支架上轴接有沿板簧6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包括依次固接的第二丝杠、连接杆,以及第三丝杠10,第二丝杠的螺纹方向和第三丝杠10的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二丝杠螺纹连接有与第一固定块4固接的第一连接块,第三丝杠10螺纹连接有与第三固定块8固接的第二连接块9,所述支架上还设有驱动所述第一丝杠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位于转辊7上方且位于板簧6两侧的竖板,竖板上设有沿板簧6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滑块上连接有相机,相机电性连接控制台,所述竖板上还设有驱动所述滑块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流水线1上放置有位于板簧6下方搭接板5,所述搭接板5上设有与板簧6底端适配的凹槽,所述搭接板5的长度大于两条流水线1之间的间隙。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根据板簧6的长度,驱动第三驱动装置带动丝杠转动,即带动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的转动,从而时第一固定块4和第三固定块8的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即调节第一固定块4和第三固定块8的距离;然后将合格的板簧6放置到搭接板5板,将搭接板5放到流水线1上,流水线1带动搭接板5移动到中间板的正上方,控制台控制流水线1停止传动,同时驱动第一驱动装置2向上伸出,带动板簧6顶至固定板上,然后驱动第二驱动装置调节相机位置,相机拍摄照片传送到控制台上,作为对比的标准;然后驱动第一驱动装置2收缩,等搭接板5与流水线1接触时,驱动流水线1带动搭接板5移动;接下来将需要检测的板簧6依次放置到流水线1上,重复合格板簧6的拍照过程,控制台将待检测的板簧6的间隙照片与合格板簧6间隙照片进行对比,从而自动识别簧片间隙匹配情况,由于流水线1不断将板簧6进行传送,从而实现板簧6规模化的检测。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板簧簧片间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板簧(6)正上方的固定板、位于板簧(6)正下方且推动板簧(6)顶至固定板上的第一驱动装置(2),以及位于所述板簧(6)两侧拍摄簧片间隙的拍摄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的两端还设有传送所述板簧(6)的流水线(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板簧簧片间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板簧(6)正上方的固定板、位于板簧(6)正下方且推动板簧(6)顶至固定板上的第一驱动装置(2),以及位于所述板簧(6)两侧拍摄簧片间隙的拍摄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的两端还设有传送所述板簧(6)的流水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簧片间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的伸出端固接有位于两条流水线(1)之间且与两条流水线(1)高度相同的中间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簧片间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包括位于板簧(6)一侧的相机,所述相机固定在支架上且与控制台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板簧簧片间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位于板簧(6)一侧的竖板,竖板上设有沿板簧(6)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滑块上连接有所述相机,所述竖板上还设有驱动所述滑块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板簧簧片间隙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莱芜科瑞迪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