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排风送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767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是气动排风送气装置。包括蜗壳、固定蜗壳的磁性底座、安装在蜗壳内旋转的离心叶轮、驱动离心叶轮的气动马达以及连接在气动马达上的消音器、气阀和快速接头;气动马达通过支架连接固定在蜗壳上,气动马达输出端的传动轴伸进蜗壳并装配离心叶轮;气动马达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气阀和消音器,气阀上还连接有快速接头用于连接压缩空气管接入压缩空气,气动马达驱动离心叶轮进行排风,消音器将经气动马达能量转换后的压缩空气排出,进行送气弥补排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压缩空气驱动气动马达带动离心叶轮高速转动,实现排风的功能;压缩空气流能量转换后,经消音器排出,实现送气的功能。适宜作为船舶排风送气装置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排风送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船舶领域的通风装置,特别是涉及气动排风送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船舶建造过程中,受限于防火、防爆和防触电等安全要求,不允许在狭窄密闭舱室内部设置工业风机。为确保密闭舱室的生产作业安全,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排气风管将工业风机与密闭舱室连接,施工产生的废气排出的同时,舱内自然产生负压而吸入舱外空气,完成排气和换气。但是,由于船舶结构的复杂性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某些狭窄密闭舱室,风机无法就近设置,需要使用多根风管串联通风,此时连接的风管越长,排风效果越差,直至排风失效,进而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够解决船舶密闭舱室的排风问题,本技术提出了气动排风送气装置。该装置通过压缩空气驱动气动马达带动离心叶轮高速转动,将密闭舱室内的废气排放到密闭舱室外,实现排风的功能;同时,压缩空气流经气阀进入气动马达,驱动气动马达做功,压缩空气能量转换后,经消音器排出,向密闭舱室送入新鲜空气,实现送气的功能,有效地改善了密闭舱室的空气环境,解决船舶密闭舱室排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气动排风送气装置包括蜗壳、固定蜗壳的磁性底座、安装在蜗壳内旋转的离心叶轮、驱动离心叶轮的气动马达以及连接在气动马达上的消音器、气阀和快速接头;气动马达通过支架连接固定在蜗壳上,气动马达输出端的传动轴伸进蜗壳并装配离心叶轮;气动马达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气阀和消音器,气阀上还连接有快速接头用于连接压缩空气管接入压缩空气,气动马达驱动离心叶轮进行排风,消音器将经气动马达能量转换后的压缩空气排出,进行送气弥补排风的不足。为了进一步解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气动排风送气装置中,所述蜗壳侧面的吸风口上连接有吸风口防护网。进一步的,所述蜗壳下部坐落在磁性底座上固定,蜗壳上部设有法兰接口与排风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带有翼板的圆环卡箍,圆环卡箍通过螺栓将气动马达夹持固定,圆环卡箍侧部均匀分布的翼板与蜗壳连接紧固。积极效果,由于本技术采用压缩空气驱动气动马达带动离心叶轮高速转动,将密闭舱室内的废气排放到密闭舱室外,实现排风的功能;同时,压缩空气流经气阀进入气动马达,驱动气动马达做功,压缩空气能量转换后,经消音器排出,向密闭舱室送入新鲜空气,实现送气的功能。能有效的将舱室内施工产生的废气排出到舱外,同时还可以向舱内送入新鲜空气,改善密闭舱室内的作业环境,弥补常规排风方法不足或失效问题,且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驱动,安全防爆,稳定可靠,制造和维护成本低。适宜作为船舶排风送气装置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I-I向视图。图中:1.支架,2.传动轴,3.气动马达,4.消音器,5.气阀,6.快速接头,7.离心叶轮,8.吸风口防护网,9.蜗壳,1O.磁性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据图所示,气动排风送气装置包括蜗壳9、固定蜗壳9的磁性底座10、安装在蜗壳9内旋转的离心叶轮7、驱动离心叶轮7的气动马达3以及连接在气动马达3上的消音器4、气阀5和快速接头6;气动马达3通过支架1连接固定在蜗壳9上,气动马达3输出端的传动轴2伸进蜗壳9并装配离心叶轮7;气动马达3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气阀5和消音器4,气阀5上还连接有快速接头6用于连接压缩空气管接入压缩空气,气动马达3驱动离心叶轮7进行排风,消音器4将经气动马达3能量转换后的压缩空气排出,进行送气弥补排风的不足。所述蜗壳9侧面的吸风口上连接有吸风口防护网8。所述蜗壳9下部坐落在磁性底座10上固定,蜗壳9上部设有法兰接口与排风管连接。所述支架1为带有翼板的圆环卡箍,圆环卡箍通过螺栓将气动马达3夹持固定,圆环卡箍侧部均匀分布的翼板与蜗壳9连接紧固。本技术的安装与工作原理:在蜗壳外,快速接头、消音器与气动马达连接,气动马达通过支架与蜗壳一侧连接固定,进气防护网与蜗壳另一侧连接,离心叶轮通过主轴与气动马达连接,磁性底座与蜗壳连接。将气动排风送气装置安放在舱室内部,连接压缩空气管和排风管,工业压缩空气从快速接头接入,流经气阀进入气动马达,驱动气动马达做功,压缩空气能量转换后,经消音器排出,实现送气功能。压缩空气驱动气动马达带动离心叶轮高速转动,将舱室内的废气吸入蜗壳,废气经蜗壳外接的风管排出到舱室外部,实现排风功能。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首先,将气动排风送气装置安放在舱室内的作业工位附近,磁性底座10使排风送气装置方便吸附在船舶壳体上,工业压缩空气管与快速接头6连接,排风管与蜗壳9连接。其次,打开气阀5调整进气量,气动马达3带动离心叶轮7逆时针高速转动,转速范围0~2800转/分,舱室内的废气被吸入蜗壳9,从蜗壳法兰端外接的风管排出到舱外,实现排风功能。最后,压缩空气通过气动马达3完成能量转换后,经消音器4排出,向舱室内送入新鲜的空气,实现送气功能。本技术的特点:本技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驱动,既能有效排出狭窄密闭舱室内施工产生的废气,又能将清洁空气送入舱室,弥补了单纯排风的不足,改善了密闭舱室的作业环境。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动排风送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蜗壳(9)、固定蜗壳(9)的磁性底座(10)、安装在蜗壳(9)内旋转的离心叶轮(7)、驱动离心叶轮(7)的气动马达(3)以及连接在气动马达(3)上的消音器(4)、气阀(5)和快速接头(6);气动马达(3)通过支架(1)连接固定在蜗壳(9)上,气动马达(3)输出端的传动轴(2)伸进蜗壳(9)并装配离心叶轮(7);气动马达(3)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气阀(5)和消音器(4),气阀(5)上还连接有快速接头(6)用于连接压缩空气管接入压缩空气,气动马达(3)驱动离心叶轮(7)进行排风,消音器(4)将经气动马达(3)能量转换后的压缩空气排出,进行送气弥补排风的不足。/n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动排风送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蜗壳(9)、固定蜗壳(9)的磁性底座(10)、安装在蜗壳(9)内旋转的离心叶轮(7)、驱动离心叶轮(7)的气动马达(3)以及连接在气动马达(3)上的消音器(4)、气阀(5)和快速接头(6);气动马达(3)通过支架(1)连接固定在蜗壳(9)上,气动马达(3)输出端的传动轴(2)伸进蜗壳(9)并装配离心叶轮(7);气动马达(3)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气阀(5)和消音器(4),气阀(5)上还连接有快速接头(6)用于连接压缩空气管接入压缩空气,气动马达(3)驱动离心叶轮(7)进行排风,消音器(4)将经气动马达(3)能量转换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文广黄勇王晓东王滨马旭李天甲
申请(专利权)人: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