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铁路发电机车的中冷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764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铁路发动机车的中冷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铁路发电机车的中冷器装置,包括有L形的引风管,所述引风管的一端竖直朝上延伸至室外,所述引风管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至室外,所述引风管自身而下依次设置有风机组件和中冷器,所述引风管顶端的正上方架设有防雨帽,所述中冷器的输出端和与发动机的进气管连通,所述中冷器的输入端与发动机的出气管连通,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有电机和导流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室内散热,大大提高室内车厢发动机室内散热效率低,防雨帽的能够随着火车速度,调整防雨帽的倾斜角度,减小空气排出受到的阻碍,提高引风管内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铁路发电机车的中冷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铁路发动机车的中冷器
,具体是一种用于铁路发电机车的中冷器装置。
技术介绍
各种机械产品中,发动机通过中冷器降低发动机进气温度是最常见的事.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中冷器是通过散热水箱散热,适用于室外;火车的发动机的都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若发动机在一个密闭室内工作,中冷器通过水箱散热难以实现,散热效率低、耗时且操作不便。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并可在室内降低发动机进气温度的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发电机车的中冷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铁路发电机车的中冷器装置,包括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包括有L形的引风管,所述引风管的一端竖直朝上延伸至室外,所述引风管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至室外,所述引风管自身而下依次设置有风机组件和中冷器,所述引风管顶端的正上方架设有防雨帽,所述中冷器的输出端和与发动机的进气管连通,所述中冷器的输入端与发动机的出气管连通,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有电机和导流扇。进一步的,所述引风管包括有相互连通的竖直截段和水平截段,所述水平截段的一端与竖直截段的底端连通,所述竖直截段自身而下依次设置有焊接法兰座和连接管,所述防雨帽架设在焊接座上,所述焊接法兰座安装在连接管顶端,所述中冷器安装在连接管的底端,风机架设在连接管内。进一步的,所述防雨帽为圆桶状且开口朝下,所述防雨帽的外侧顶端倒有圆角。进一步的,所述防雨帽为圆台状且开口朝下,所述防雨帽的内侧圆心处设置有球帽,所述焊接法兰座沿着自身中心线通过支撑架架设有球头,所述球头与球帽转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绕焊接法兰座的中心线等角度差分布有若干个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有与支撑架竖直滑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靠近防雨帽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头,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安装有限位环,所述导向杆位于支撑架与防雨帽之间的截段套设有复位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焊接法兰座绕自身中心线等角度差分布有若干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有水平垂直经过焊接法兰座中心线的抵触杆,抵触杆的中心线与连接管的径向平行,所述抵触杆的一端自内向外穿过连接管且抵触杆的端部设置有橡胶抵触头,所述抵触杆的另一端安装有阻挡环,所述导向杆位于连接管与防雨帽之间的截段套设有缓冲弹簧。进一步的,所述防雨帽底端一体成形的圆柱环,所有橡胶抵触头均与圆柱环内侧抵触配合。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铁路发电机车的中冷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其一:本技术能够实现室内散热,大大提高室内车厢发动机室内散热效率低;其二:本技术的防雨帽的能够随着火车速度,调整防雨帽的倾斜角度,减小空气排出受到的阻碍,提高引风管内的换热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图1是本技术与发动机和车厢的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防雨帽、焊接法兰座、复位组件和缓冲组件的立体结构装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防雨帽和焊接法兰座的侧视图;图6为图5沿A-A线的剖视图;图7为图5沿B-B线的剖视图;图8为焊接法兰座、复位组件和缓冲组件的立体结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发动机1,进气管11,出气管12,风机组件2,电机21,导流扇22,中冷器3,引风管4,竖直截段41,水平截段42,焊接法兰座43,连接管44,防雨帽5,支撑架51,球头52,球帽53,圆柱环54,复位组件6,导向杆61,橡胶头62,复位弹簧63,限位环64,缓冲组件7,抵触杆71,橡胶抵触头72,阻挡环73,缓冲弹簧74,车厢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铁路发电机车的中冷器装置:实施例一:如图1-图8所示,一种用于铁路发电机车的中冷器装置,包括有发动机1,所述发动机1上设置有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包括有L形的引风管4,所述引风管4的一端竖直朝上延伸至室外,所述引风管4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至室外,所述引风管4自身而下依次设置有风机组件2和中冷器3,所述引风管4顶端的正上方架设有防雨帽5,所述中冷器3的输出端和与发动机1的进气管11连通,所述中冷器3的输入端与发动机1的出气管12连通,所述风机组件2包括有电机21和导流扇22。如图1所示,启动电机21,带动导流扇22旋转,使得空气从引风管4的底端向引风管4的顶端流动,气流流动的同时,经过中冷器3与中冷器3中的热气进行换热。如图2所示,所述引风管4包括有相互连通的竖直截段41和水平截段42,所述水平截段42的一端与竖直截段41的底端连通,所述竖直截段41自身而下依次设置有焊接法兰座43和连接管44,所述防雨帽5架设在焊接座上,所述焊接法兰座43安装在连接管44顶端,所述中冷器3安装在连接管44的底端,风机架设在连接管44内,启动电机21,带动导流扇22旋转,使得空气从水平截段42将室外空气进入引风管4,向引风管4的顶端流动,气流流动的同时,经过中冷器3与中冷器3中的热气进行换热。所述防雨帽5为圆桶状且开口朝下,所述防雨帽5的外侧顶端倒有圆角,减小火车车厢8外的气流阻碍。实施例二:如图1-图8所示,一种用于铁路发电机车的中冷器装置,包括有发动机1,所述发动机1上设置有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包括有L形的引风管4,所述引风管4的一端竖直朝上延伸至室外,所述引风管4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至室外,所述引风管4自身而下依次设置有风机组件2和中冷器3,所述引风管4顶端的正上方架设有防雨帽5,所述中冷器3的输出端和与发动机1的进气管11连通,所述中冷器3的输入端与发动机1的出气管12连通,所述风机组件2包括有电机21和导流扇22。如图1所示,启动电机21,带动导流扇22旋转,使得空气从引风管4的底端向引风管4的顶端流动,气流流动的同时,经过中冷器3与中冷器3中的热气进行换热。如图2所示,所述引风管4包括有相互连通的竖直截段41和水平截段42,所述水平截段42的一端与竖直截段41的底端连通,所述竖直截段41自身而下依次设置有焊接法兰座43和连接管44,所述防雨帽5架设在焊接座上,所述焊接法兰座43安装在连接管44顶端,所述中冷器3安装在连接管44的底端,风机架设在连接管44内,启动电机21,带动导流扇22旋转,使得空气从水平截段42将室外空气进入引风管4,向引风管4的顶端流动,气流流动的同时,经过中冷器3与中冷器3中的热气进行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铁路发电机车的中冷器装置,包括有发动机(1),所述发动机(1)上设置有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其特征在于:包括有L形的引风管(4),所述引风管(4)的一端竖直朝上延伸至室外,所述引风管(4)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至室外,所述引风管(4)自身而下依次设置有风机组件(2)和中冷器(3),所述引风管(4)顶端的正上方架设有防雨帽(5),所述中冷器(3)的输出端和与发动机(1)的进气管(11)连通,所述中冷器(3)的输入端与发动机(1)的出气管(12)连通,所述风机组件(2)包括有电机(21)和导流扇(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铁路发电机车的中冷器装置,包括有发动机(1),所述发动机(1)上设置有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其特征在于:包括有L形的引风管(4),所述引风管(4)的一端竖直朝上延伸至室外,所述引风管(4)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至室外,所述引风管(4)自身而下依次设置有风机组件(2)和中冷器(3),所述引风管(4)顶端的正上方架设有防雨帽(5),所述中冷器(3)的输出端和与发动机(1)的进气管(11)连通,所述中冷器(3)的输入端与发动机(1)的出气管(12)连通,所述风机组件(2)包括有电机(21)和导流扇(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铁路发电机车的中冷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管(4)包括有相互连通的竖直截段(41)和水平截段(42),所述水平截段(42)的一端与竖直截段(41)的底端连通,所述竖直截段(41)自身而下依次设置有焊接法兰座(43)和连接管(44),所述防雨帽(5)架设在焊接座上,所述焊接法兰座(43)安装在连接管(44)顶端,所述中冷器(3)安装在连接管(44)的底端,风机架设在连接管(4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铁路发电机车的中冷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帽(5)为圆桶状且开口朝下,所述防雨帽(5)的外侧顶端倒有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铁路发电机车的中冷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帽(5)为圆台状且开口朝下,所述防雨帽(5)的内侧圆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剑峰农乃光
申请(专利权)人: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