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升降机械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45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直升降机械车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机械车库,包括框架、载车板、升降轿厢、垂直升降组件以及水平传送组件,所述框架的中间为升降通道,其两侧分别分布有若干个存车位,所述载车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存车位内,所述升降轿厢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通道内,且可在所述升降通道内上下移动,所述垂直升降组件设置于框架的顶部,与所述升降轿厢传动连接,所述水平传送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轿厢内腔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升降轿厢以及水平传送组件之间相互配合,驱动载车板在升降轿厢与存车位之间来回移动,不需要再每个车位上配备单独的横移小电机进行横移,建造成本低,控制简单,故障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升降机械车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停车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垂直升降机械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停车位的需求也是快速增长,传统车库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请车位需求。停车位供应严重不足,是当今城市一大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立体车库应运而生。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作为立体车库当中的一大类别,由于其土地利用率最高,三个车库的面积可以建成50-80个立体停车位,在立体车库建设中应用十分广泛。然而,传统的垂直升降立体车库,各有缺陷。梳齿式结构,每个车位都需配备单独的横移小电机进行横移,建造成本高,控制繁琐,且电机使用寿命短,故障率较高;台板式结构,大部分是从固定的吊篮上方两端吊点提升,很难满足车库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加工复杂。这两种结构的垂直升降车库,由于梳形架和车台板自重的问题,导致提升系统所需的电机功率与电机体积较大,能耗高,占用空间大,压缩了维修人员活动空间,导致维修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节省能源、体积小、低速运行平稳、噪声低、免维护、使用寿命长特点的垂直升降机械车库。一种垂直升降机械车库,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中间为升降通道,其两侧分别分布有若干个存车位;载车板,所述载车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存车位内,用于承载车辆;升降轿厢,所述升降轿厢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通道内,且可在所述升降通道内上下移动,所述升降轿厢的侧面设置有车辆出入口以及供所述载车板在所述存车位与升降轿厢之间来回滑动的出入通道;垂直升降组件,所述垂直升降组件设置于框架的顶部,与所述升降轿厢传动连接;水平传送组件,所述水平传送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轿厢内腔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载车板在所述升降轿厢与所述存车位之间进行传送。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机械车库,通过升降轿厢以及水平传送组件之间相互配合,驱动载车板在升降轿厢与存车位之间来回移动,不需要再每个车位上配备单独的横移小电机进行横移,建造成本低,控制简单,故障率低。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框架的中间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所述升降通道四角的第一导轨,所述升降轿厢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匹配的滚动导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升降轿厢的顶部、靠近所述滚动导靴处设置有油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平传送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升降轿厢的底部;万向节,所述万向节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其两端分别向所述升降轿厢的长度方向延伸;链轮传动机构,所述链轮传动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链轮传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升降轿厢内部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万向节的两端传动连接;插销,所述插销设置于所述链轮传送机构上,所述插销与设置于所述载车板上的靠近升降通道一侧的凸块上的凹槽相匹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链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设置于所述升降轿厢内部、且与所述万向节的一端连接;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设置于所述升降轿厢的底部;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三链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升降轿厢上、靠近存车位两侧的顶部,所述第三链轮、所述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第三链轮、所述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插销设置于所述链条的侧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链轮传动机构还包括链条张紧部,所述链条张紧部包括:第四链轮,所述第四链轮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轿厢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三链轮沿所述第一链轮的中垂线对称设置,并通过链条进行传动;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链轮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轿厢的底部,其侧面设置有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通孔;螺母,所述螺母至少设置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螺母均螺纹套接于所述螺杆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垂直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所述框架顶部后端靠近所述存车位的一侧;同步曳引机,所述同步曳引机竖直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第一曳引轮,所述第一曳引轮竖直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侧面;第二曳引轮,所述第二曳引轮水平设置于所述框架顶部后端与安装架相对的一侧;第三曳引轮,所述第三曳引轮竖直设置于所述框架靠近所述第二曳引轮的一侧;第四曳引轮,所述第四曳引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四曳引轮分别竖直设置于所述升降轿厢底部后端靠近存车位的两侧;第五曳引轮,所述第五曳引轮竖直设置于所述框架顶部与所述第三曳引轮同侧的前端;配重,所述配重滑动连接于所述存车位的后端;第六曳引轮,所述第六曳引轮设置于所述配重的顶部;所述第一曳引轮、所述第二曳引轮、所述第三曳引轮、两个所述第四曳引轮、所述第六曳引轮上的轮槽朝向为所述升降轿厢的宽度方向;所述同步曳引机、所述第一曳引轮、所述第二曳引轮、所述第五曳引轮、两个所述第四曳引轮通过前提升钢丝绳传动连接,所述前提升钢丝绳的起始端与所述同步曳引机固定连接,其末端与所述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同步曳引机、所述第一曳引轮、所述第三曳引轮、两个所述第四曳引轮通过后提升钢丝绳传动连接,所述后提升钢丝绳的起始端与所述同步曳引机固定连接,其末端与所述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同步曳引机与所述第六曳引轮通过配重钢丝绳传动连接,所述配重钢丝绳的起始端与所述同步曳引机固定连接,其末端与所述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配重钢丝绳通过绳头组合与所述安装架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垂直升降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框架之间的减震垫。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垂直升降机械车库还包括设置于地面上、且位于所述升降轿厢下方的缓冲器。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机械车库,通过升降轿厢以及水平传送组件之间相互配合,驱动载车板在升降轿厢与存车位之间来回移动,不需要再每个车位上配备单独的横移小电机进行横移,建造成本低,控制简单,故障率低;通过多个曳引轮的方式来驱动升降轿厢的升降,采用钢丝绳复绕的方式,其受力为双向支撑,无任何不良影响,相比市面上已有的曳引轮及制动臂工作受力均为悬臂的工作方式具有更加优越的工作性能、噪音低、振动小且不产生共振,安全性好,同时电机免维护。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机械车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A面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垂直升降机械车库的载车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垂直升降机械车库的垂直升降组件结构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架与框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垂直升降机械车库中水平传送组件与升降轿厢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图7的侧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图8中B-B面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水平传动组件与载车板之间连接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升降机械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架,所述框架的中间为升降通道,其两侧分别分布有若干个存车位;/n载车板,所述载车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存车位内,用于承载车辆;/n升降轿厢,所述升降轿厢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通道内,且可在所述升降通道内上下移动,所述升降轿厢的侧面设置有车辆出入口以及供所述载车板在所述存车位与升降轿厢之间来回滑动的出入通道;/n垂直升降组件,所述垂直升降组件设置于框架的顶部,与所述升降轿厢传动连接;/n水平传送组件,所述水平传送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轿厢内腔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载车板在所述升降轿厢与所述存车位之间进行传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升降机械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的中间为升降通道,其两侧分别分布有若干个存车位;
载车板,所述载车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存车位内,用于承载车辆;
升降轿厢,所述升降轿厢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通道内,且可在所述升降通道内上下移动,所述升降轿厢的侧面设置有车辆出入口以及供所述载车板在所述存车位与升降轿厢之间来回滑动的出入通道;
垂直升降组件,所述垂直升降组件设置于框架的顶部,与所述升降轿厢传动连接;
水平传送组件,所述水平传送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轿厢内腔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载车板在所述升降轿厢与所述存车位之间进行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升降机械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升降组件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所述框架顶部后端靠近所述存车位的一侧;
同步曳引机,所述同步曳引机竖直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
第一曳引轮,所述第一曳引轮竖直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侧面;
第二曳引轮,所述第二曳引轮水平设置于所述框架顶部后端与安装架相对的一侧;
第三曳引轮,所述第三曳引轮竖直设置于所述框架靠近所述第二曳引轮的一侧;
第四曳引轮,所述第四曳引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四曳引轮分别竖直设置于所述升降轿厢底部后端靠近存车位的两侧;
第五曳引轮,所述第五曳引轮竖直设置于所述框架顶部与所述第三曳引轮同侧的前端;
配重,所述配重滑动连接于所述存车位的后端;
第六曳引轮,所述第六曳引轮设置于所述配重的顶部;
所述第一曳引轮、所述第二曳引轮、所述第三曳引轮、两个所述第四曳引轮、所述第六曳引轮上的轮槽朝向为所述升降轿厢的宽度方向;
所述同步曳引机、所述第一曳引轮、所述第二曳引轮、所述第五曳引轮、两个所述第四曳引轮通过前提升钢丝绳传动连接,所述前提升钢丝绳的起始端与所述同步曳引机固定连接,其末端与所述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同步曳引机、所述第一曳引轮、所述第三曳引轮、两个所述第四曳引轮通过后提升钢丝绳传动连接,所述后提升钢丝绳的起始端与所述同步曳引机固定连接,其末端与所述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同步曳引机与所述第六曳引轮通过配重钢丝绳传动连接,所述配重钢丝绳的起始端与所述同步曳引机固定连接,其末端与所述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升降机械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钢丝绳通过绳头组合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升降机械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明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