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后桥中端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26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后桥中端支座,包括: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铁块、第一螺栓、工形板体、第一磁块、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所述工形板体的内部嵌有第一磁块,所述工形板体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四个第一螺纹通孔;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板件、第一板件、第二磁块、第三螺纹通孔、第四螺纹通孔、第二铁块和第二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人员将汽车后桥与U形板体相贴合后,手握把手转动弧形螺杆,将弧形螺杆通过螺帽与第三螺栓相固定,即可将完成对汽车后桥的支撑作用,通过设置把手,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与安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后桥中端支座
:本技术涉及后桥中端支架
,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后桥中端支座。
技术介绍
:汽车后桥是指汽车后面那根桥,如果是前桥驱动的车辆,那么后桥就仅仅是随动桥而已,只起到承载的作用,如果前桥不是驱动桥,那么后桥就是驱动桥,这时候除了承载作用外还起到驱动和减速还有差速的作用,而后桥中端所需要的支撑的支架,俗称中端支架,在现有技术的应用中,却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现有的后桥中端支架在进行连接时,往往通过焊接将各零件固定,或在加工时通过模具进行一体化生产,而投入使用后,往往因一个零件的损毁需更换一整个后桥中端支架,使物料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二、现有的后桥中端支架在与汽车后桥进行连接时,大多通过焊接与螺纹连接,在拆卸时工作人员需费力将其拆卸,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此,提出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后桥中端支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后桥中端支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后桥中端支座,包括: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铁块、第一螺栓、工形板体、第一磁块、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所述工形板体的内部嵌有第一磁块,所述工形板体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四个第一螺纹通孔;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板件、第一板件、第二磁块、第三螺纹通孔、第四螺纹通孔、第二铁块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板件的上表面贴合有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板件的上表面开设有第四螺纹通孔,所述第三螺纹通孔与所述第四螺纹通孔的内侧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一板件的内部嵌有第二磁块,所述第二板件的内部嵌有第二铁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下方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弧形螺杆、手柄、第五螺纹通孔、第三螺栓、第六螺纹通孔、第四螺栓和螺帽,所述弧形螺杆的外侧壁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螺帽,所述第五螺纹通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螺帽远离所述弧形螺杆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螺栓的外侧壁,所述第三螺栓远离所述螺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上方设有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U形板体、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把手,所述弧形螺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于所述把手的一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U形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的内部均对称嵌有两个第一铁块,所述U形板体的下表面贴合于所述工形板体的外侧壁,所述工形板体远离所述U形板体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板件的下表面贴合于所述第一板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板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下表面均开设有第六螺纹通孔,所述第六螺纹通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于所述第四螺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板体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五螺纹通孔,所述第五螺纹通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螺栓的外侧壁。本技术的优点:1、将第一板体通过工形板体与U形板体进行连接,第一板体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板体进行连接,当个别零部件有损毁时,可通过拆卸各组件,进行对其针对性的更换与维修,提高了零件的使用率。2、工作人员将汽车后桥与U形板体相贴合后,手握把手转动弧形螺杆,将弧形螺杆通过螺帽与第三螺栓相固定,即可将完成对汽车后桥的支撑作用,通过设置把手,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与安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手柄与第二板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区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板件与第二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组件;11、U形板体;12、第一板体;13、第二板体;14、把手;2、第一连接组件;21、第一铁块;22、第一螺栓;23、工形板体;24、第一磁块;25、第一螺纹通孔;26、第二螺纹通孔;3、固定组件;31、弧形螺杆;32、手柄;33、第五螺纹通孔;34、第三螺栓;35、第六螺纹通孔;36、第四螺栓;37、螺帽;4、第二连接组件;41、第二板件;42、第一板件;43、第二磁块;44、第三螺纹通孔;45、第四螺纹通孔;46、第二铁块;47、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后桥中端支座,包括:第一连接组件2,第一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铁块21、第一螺栓22、工形板体23、第一磁块24、第一螺纹通孔25和第二螺纹通孔26,工形板体23的内部嵌有第一磁块24,工形板体23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四个第一螺纹通孔25;第二连接组件4,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包括第二板件41、第一板件42、第二磁块43、第三螺纹通孔44、第四螺纹通孔45、第二铁块46和第二螺栓47,第一板件42的上表面贴合有第二板件41,第一板件4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螺纹通孔44,第二板件4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四螺纹通孔45,第三螺纹通孔44与第四螺纹通孔45的内侧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47,第一板件42的内部嵌有第二磁块43,第二板件41的内部嵌有第二铁块4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连接组件2的下方设有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包括弧形螺杆31、手柄32、第五螺纹通孔33、第三螺栓34、第六螺纹通孔35、第四螺栓36和螺帽37,弧形螺杆31的外侧壁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螺帽37,第五螺纹通孔33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34,螺帽37远离弧形螺杆3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于第三螺栓34的外侧壁,第三螺栓34远离螺帽3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32;工作人员手握把手14即可转动弧形螺杆31,将弧形螺杆31的两端与螺帽37的内侧壁螺纹连接,第三螺栓34的外侧壁与螺帽37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使第三螺栓34与弧形螺杆31相紧固,最终将后桥固定于本装置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连接组件2的上方设有主体组件1,主体组件1包括U形板体11、第一板体12、第二板体13和把手14,弧形螺杆3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于把手14的一端;将U形板体11通过第一连接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后桥中端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连接组件(2),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铁块(21)、第一螺栓(22)、工形板体(23)、第一磁块(24)、第一螺纹通孔(25)和第二螺纹通孔(26),所述工形板体(23)的内部嵌有第一磁块(24),所述工形板体(23)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四个第一螺纹通孔(25);/n第二连接组件(4),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包括第二板件(41)、第一板件(42)、第二磁块(43)、第三螺纹通孔(44)、第四螺纹通孔(45)、第二铁块(46)和第二螺栓(47),所述第一板件(42)的上表面贴合有第二板件(41),所述第一板件(4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螺纹通孔(44),所述第二板件(4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四螺纹通孔(45),所述第三螺纹通孔(44)与所述第四螺纹通孔(45)的内侧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47),所述第一板件(42)的内部嵌有第二磁块(43),所述第二板件(41)的内部嵌有第二铁块(4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后桥中端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2),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铁块(21)、第一螺栓(22)、工形板体(23)、第一磁块(24)、第一螺纹通孔(25)和第二螺纹通孔(26),所述工形板体(23)的内部嵌有第一磁块(24),所述工形板体(23)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四个第一螺纹通孔(25);
第二连接组件(4),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包括第二板件(41)、第一板件(42)、第二磁块(43)、第三螺纹通孔(44)、第四螺纹通孔(45)、第二铁块(46)和第二螺栓(47),所述第一板件(42)的上表面贴合有第二板件(41),所述第一板件(4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三螺纹通孔(44),所述第二板件(4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四螺纹通孔(45),所述第三螺纹通孔(44)与所述第四螺纹通孔(45)的内侧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47),所述第一板件(42)的内部嵌有第二磁块(43),所述第二板件(41)的内部嵌有第二铁块(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后桥中端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的下方设有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弧形螺杆(31)、手柄(32)、第五螺纹通孔(33)、第三螺栓(34)、第六螺纹通孔(35)、第四螺栓(36)和螺帽(37),所述弧形螺杆(31)的外侧壁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螺帽(37),所述第五螺纹通孔(33)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34),所述螺帽(37)远离所述弧形螺杆(3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螺栓(34)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东波周倩程科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市安州区长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