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552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门定位装置,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汽车车门安装过程中前面的车门和后面的车门之间存在很大的面差、难以达到车门装配精度要求的技术问题。其中,车门定位装置包括锁紧机构和调节机构,通过使锁紧组件锁紧拉紧杆,以将白车身夹紧在拉紧杆与锁紧座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带动第二夹紧杆转动以使第二夹紧杆与第一夹紧杆同轴,并通过防脱组件将第二夹紧杆锁紧在与第一夹紧杆同轴的位置,然后通过使第二夹紧杆和第一夹紧杆中的至少一者沿第一夹紧杆的轴向移动,以将车门固定在夹持空间内,避免车门滑动而影响装配精度,从而可以分别对前面的车门与后面的车门进行定位,使得前面的车门与后面的车门均能满足装配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车门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白车身装配的过程中,汽车的车门通常通过铰链与汽车白车身铰接。为了满足汽车的轻量化设计,铝制车门成为越来越多车企的选择。安装车门时,通常采用吸盘调平装置来对车门进行定位。吸盘调平装置包括前吸盘、后吸盘以及位于前吸盘与后吸盘之间的面差块,对车门进行定位时,通常使前吸盘吸附前面的车门、后吸盘吸附后面的车门,以使面差块分别与前面的车门和后面的车门贴合。但是,吸盘调平装置容易发生故障,例如吸盘调整装置中的气孔容易堵塞、吸盘橡胶容易变形而无法密封等,导致前吸盘和后吸盘的吸附力不一致,使得面差块无法同时与前面的车门和后面的车门贴合,从而使得前面的车门与后面的车门之间存在很大的面差,难以达到车门的装配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门定位装置,以解决汽车车门安装过程中前面的车门和后面的车门之间存在很大的面差、难以达到车门装配精度要求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门定位装置,其包括锁紧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座、拉紧杆以及锁紧组件,所述拉紧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锁紧座上,所述拉紧杆的端部能够被限制在白车身的限位槽中;所述锁紧座的第一侧用于与所述白车身的外侧面抵接;所述锁紧组件固定在所述锁紧座的第二侧,所述锁紧组件锁紧所述拉紧杆,以将所述白车身夹紧在所述拉紧杆和所述锁紧座之间;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夹紧杆、第二夹紧杆、防脱组件以及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夹紧杆与所述锁紧座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紧杆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锁紧座上,且所述连接组件带动所述第二夹紧杆相对所述锁紧座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夹紧杆和所述第一夹紧杆同轴,所述第二夹紧杆和所述第一夹紧杆之间形成夹持车门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紧杆和所述第一夹紧杆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沿所述第一夹紧杆的轴向移动;所述防脱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夹紧杆锁紧在与所述第一夹紧杆同轴的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车门定位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锁紧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导向筒以及锁紧柱,所述导向筒固定连接在所述锁紧座上,且所述导向筒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的导向通孔;所述导向筒的侧壁设置有L型开口,所述L型开口包括沿所述导向筒轴向延伸的第一开口部以及沿所述导向筒周向延伸的第二开口部;所述锁紧柱与所述拉紧杆固定连接且垂直,所述锁紧柱穿设在所述L型开口内;所述拉紧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导向通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后位于所述锁紧座的第一侧,且所述拉紧杆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白车身的限位槽相配合,所述拉紧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锁紧座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拉紧杆的外侧,且所述第一弹性件被限制在所述锁紧柱、所述第一安装孔远离所述导向通孔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锁紧柱移动至所述第二开口部时,压紧所述锁紧柱而锁紧所述拉紧杆。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车门定位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拉紧杆外侧,且所述第二弹性件被限制在所述锁紧柱和所述导向通孔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端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车门定位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拉紧杆端部固定连接有长条形的抵接块,所述限位槽具有与所述抵接块形状相同的限位开口;在所述锁紧柱沿所述第一开口部移动时,所述抵接块通过所述限位开口进入所述限位槽内部,且在所述锁紧柱位于所述第二开口部时,所述抵接块与所述限位槽设置有限位开口的侧壁抵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车门定位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锁紧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锁紧块,至少两个所述锁紧块对称布置在所述拉紧杆的两侧;所述锁紧块背离所述锁紧座的一面朝向所述锁紧座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有磁柱。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车门定位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夹紧杆与所述锁紧座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夹紧杆与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螺纹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车门定位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夹紧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旋钮和第一软体件,在所述第一夹紧杆与所述锁紧座螺纹连接时,所述第一旋钮和所述第一软体件分别位于所述锁紧座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夹紧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旋钮和第二软体件,所述第二软体件和所述第一软体件之间形成所述夹持空间,在所述第二夹紧杆与所述连接组件螺纹连接时,所述第二旋钮和所述第二软体件位于所述连接组件的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车门定位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臂、连接座以及第一铰接轴,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锁紧座的第二侧;所述连接臂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二支臂与所述第一支臂垂直,所述第二支臂与所述第二夹紧杆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车门定位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防脱组件包括连杆、驱动把手、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以及第四铰接轴,所述驱动把手与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二铰接轴铰接,且所述第二铰接轴和所述第一铰接轴之间具有第一间隔;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把手通过所述第三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三铰接轴和所述第二铰接轴之间具有第二间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臂通过第四铰接轴铰接,且所述第四铰接轴和所述第一铰接轴之间具有第三间隔;所述第一铰接轴和所述第二铰接轴之间的所述连接座、所述第一铰接轴和所述第四铰接轴之间的所述第一支臂、所述连杆、所述第三铰接轴和所述第二铰接轴之间的所述驱动把手形成双摇杆机构,在所述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轴以及所述第四铰接轴的中轴线共面时,将所述第二夹紧杆锁紧在与所述第一夹紧杆同轴的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车门定位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防脱组件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驱动把手相对所述连接座在预设范围内转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门定位装置,包括锁紧机构和调节机构;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座、拉紧杆以及锁紧组件,拉紧杆可转动的安装在锁紧座上,拉紧杆的端部能够被限制在白车身的限位槽中,锁紧座的第一侧用于与白车身的外侧面抵接,锁紧组件固定在锁紧座的第二侧,对车进行定位时,首先将拉紧杆的端部限制在限位槽中,然后利用锁紧组件锁紧拉紧杆,以将白车身夹紧在拉紧杆和锁紧座之间,从而使得车门定位装置固定在白车身上。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夹紧杆、第二夹紧杆、防脱组件以及连接组件,第一夹紧杆与锁紧座连接,连接组件的一端与第二夹紧杆连接,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锁紧座上,当车门定位装置固定在白车身上后,转动连接组件以带动第二夹紧杆相对锁紧座转动,以使第二夹紧杆和第一夹紧杆同轴,并通过使第二夹紧杆和第一夹紧杆中的至少一者沿第一夹紧杆的轴向移动,从而将车门夹紧在第二夹紧杆与第一夹紧杆形成的夹持空间内,如此避免安装车门时车门滑动而影响装配精度,从而可以分别对前面的车门与后面的车门进行定位,使得前面的车门与后面的车门均能满足装配精度要求。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门定位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紧机构和调节机构;/n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座、拉紧杆以及锁紧组件,所述拉紧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锁紧座上,所述拉紧杆的端部能够被限制在白车身的限位槽中;所述锁紧座的第一侧用于与所述白车身的外侧面抵接;所述锁紧组件固定在所述锁紧座的第二侧,所述锁紧组件锁紧所述拉紧杆,以将所述白车身夹紧在所述拉紧杆和所述锁紧座之间;/n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夹紧杆、第二夹紧杆、防脱组件以及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夹紧杆与所述锁紧座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紧杆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锁紧座上,且所述连接组件带动所述第二夹紧杆相对所述锁紧座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夹紧杆和所述第一夹紧杆同轴,所述第二夹紧杆和所述第一夹紧杆之间形成夹持车门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紧杆和所述第一夹紧杆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沿所述第一夹紧杆的轴向移动;所述防脱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夹紧杆锁紧在与所述第一夹紧杆同轴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紧机构和调节机构;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座、拉紧杆以及锁紧组件,所述拉紧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锁紧座上,所述拉紧杆的端部能够被限制在白车身的限位槽中;所述锁紧座的第一侧用于与所述白车身的外侧面抵接;所述锁紧组件固定在所述锁紧座的第二侧,所述锁紧组件锁紧所述拉紧杆,以将所述白车身夹紧在所述拉紧杆和所述锁紧座之间;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夹紧杆、第二夹紧杆、防脱组件以及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夹紧杆与所述锁紧座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紧杆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锁紧座上,且所述连接组件带动所述第二夹紧杆相对所述锁紧座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夹紧杆和所述第一夹紧杆同轴,所述第二夹紧杆和所述第一夹紧杆之间形成夹持车门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紧杆和所述第一夹紧杆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沿所述第一夹紧杆的轴向移动;所述防脱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夹紧杆锁紧在与所述第一夹紧杆同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导向筒以及锁紧柱,所述导向筒固定连接在所述锁紧座上,且所述导向筒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的导向通孔;所述导向筒的侧壁设置有L型开口,所述L型开口包括沿所述导向筒轴向延伸的第一开口部以及沿所述导向筒周向延伸的第二开口部;
所述锁紧柱与所述拉紧杆固定连接且垂直,所述锁紧柱穿设在所述L型开口内;所述拉紧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导向通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后位于所述锁紧座的第一侧,且所述拉紧杆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白车身的限位槽相配合,所述拉紧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锁紧座的第二侧;
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拉紧杆的外侧,且所述第一弹性件被限制在所述锁紧柱、所述第一安装孔远离所述导向通孔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锁紧柱移动至所述第二开口部时,压紧所述锁紧柱而锁紧所述拉紧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拉紧杆外侧,且所述第二弹性件被限制在所述锁紧柱和所述导向通孔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杆端部固定连接有长条形的抵接块,所述限位槽具有与所述抵接块形状相同的限位开口;
在所述锁紧柱沿所述第一开口部移动时,所述抵接块通过所述限位开口进入所述限位槽内部,且在所述锁紧柱位于所述第二开口部时,所述抵接块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轶澜李楚崔国瑞高振洋
申请(专利权)人: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