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羟基-1-茚酮的工业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599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4‑羟基‑1‑茚酮的工业生产方法,涉及有机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二氢香豆素为原料,二氢香豆素在盐酸的催化下经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1,中间体1在强酸性树脂的催化下与多聚磷酸经环化反应得到4‑羟基‑1‑茚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路线短,原料易得,收率高,反应条件适中,适合工业生产,三废少,更加环保,更易操作,工艺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羟基-1-茚酮的工业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4-羟基-1-茚酮的工业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4-羟基-1-茚酮,CAS:40731-98-4,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化工中间体,分子结构中的酚羟基和酮为两个比较活泼的反应位点,可以进行酚羟基的亲核加成反应,也可以进行酮的一系列反应,因此4-羟基-1-茚酮可以作为医药、化工中间体的重要反应砌块,一些原料药和新药筛选阶段的研究阶段都将其作为重要的片段,每年市场需求量都在不断地攀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现有制备4-羟基-1-茚酮的方法单一,不易操作,不能放大生产,需要开发易于工业化生产的方法。路线1:WO2014082379,以二氢香豆素为原料,与氯化钠和三氯化铝在180-220℃重排反应得到4-羟基-1-茚酮,收率70%-85%。虽然该路线的合成步骤少,收率高,但是反应温度过高,如果降低反应温度会导致反应不完全;并且当批量放大为1kg时,体系无法搅拌,导致局部过热,碳化;还需要大大过量的三氯化铝参与反应,体系淬灭后产生大量的强酸性废水,环境污染严重,反应温度过高也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无法放大生产。路线2:WO2010127855,以二氢香豆素为原料,经过碱性水解和缩合反应得到中间体1,中间体1环化反应得到中间2,中间体2水解脱保护得到4-羟基-1-茚酮,收率37%。该方法不仅收率低,而且需要-50℃的超低温,不利于工业生产。通过对路线1和路线2的分析,专利技术人设计出路线3,总共四步,二氢香豆素经酸性水解得到中间体1,中间体1和乙酸酐、氯化亚砜反应得到中间体2,中间体2与路易斯酸经一锅法得到中间体3,中间体3水解得到产品。但令人意外的是最终得到的是二氢香豆素,而并非是4-羟基-1-茚酮。推测路线3的机理可能如下:中间体2和三氯化铝结合形成过渡态,同时酚氧负电荷进攻羰基碳,乙酰基做为离去基团离去而得到中间体3,中间体3在酸的作用下将铝盐离去得到二氢香豆素。针对路线3所存在的问题,专利技术人对该路线进行了深入地改进,成功得到一种4-羟基-1-茚酮的工业生产方法,该方法的路线短,制备条件温和,收率高,适合工业放大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4-羟基-1-茚酮的工业生产方法,以二氢香豆素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制得产品4-羟基-1-茚酮,不仅路线短,制备条件温和,而且收率高,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4-羟基-1-茚酮的工业生产方法,以二氢香豆素为原料,二氢香豆素在盐酸的催化下经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1,中间体1在强酸性树脂的催化下与多聚磷酸经环化反应得到4-羟基-1-茚酮;合成路线如下:上述4-羟基-1-茚酮的工业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中间体1的制备:将盐酸和二氢香豆素混合,加热反应,降温,抽滤,水洗,干燥,得到中间体1;(2)4-羟基-1-茚酮的制备:将甲苯、中间体1和强酸性树脂混合,加入多聚磷酸,加热反应,降温,加冰水,搅拌,抽滤,分层,水洗,加入活性炭,加热脱色,抽滤,降温,浓缩,析晶,抽滤,干燥,得到4-羟基-1-茚酮;所述盐酸、二氢香豆素的摩尔比为(4.0-10.0):1.0。所述中间体1、强酸性树脂和多聚磷酸的质量比为1:(0.01-0.1):(2.5-6)。所述强酸性树脂为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本领域的环化试剂以多聚磷酸(PPA)为宜,起初中间体1加入PPA进行反应,但存在难搅拌的问题;换甲苯为溶剂,反应又很难进。为此采用DMF为溶剂,反应可以进行,但是DMF不能回收,需要大量水。综合考虑采用以甲苯为溶剂和强酸性树脂为催化剂的反应体系,可以很好地反应,收率高,且甲苯可以回收套用,适合工业化生产。环化反应的机理如下:中间体1在强酸性树脂的作用下,形成过渡态1,在强酸性树脂的影响下,苯环有被活化的趋势且有一定的关环方向;过渡态1顺利关环形成过渡态2;过渡态2在PPA作用下脱水,同时脱去强酸性树脂得到4-羟基-1-茚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路线短,原料易得,收率高,反应条件适中;(2)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适合工业生产;(3)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三废少,更加环保;(4)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更易操作,工艺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路线制备的中间体1的核磁氢谱;图2为路线3制备的产品的核磁氢谱;图3为本专利技术路线制备的产品的核磁氢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强酸性树脂为D001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实施例1中间体1的制备:向1L反应釜内加入6M盐酸(840ml)和二氢香豆素(148g,1.0mol),加毕,加热至100℃反应3h,反应完全。降温25℃,抽滤,滤饼水洗涤,干燥得到158克粉色固体,收率95%。核磁谱图如附图1所示。1HNMR(400MHz,DMSO)δ(ppm):12.07(s,1H),7.07-7.02(m,2H),7.00-6.68(m,2H),2.76-2.74(m,2H),2.49-2.45(m,2H)。4-羟基-1-茚酮的制备:1L反应釜内加入甲苯(600ml),中间体1(133g,0.9mol)和强酸性树脂(2.6g),搅拌下分批加入多聚磷酸(399g),加毕,加热至115℃反应4h,反应完全。降温至20℃,将冰水(1200ml)分批加入反应液,搅拌30分钟,抽滤回收强酸性树脂,滤液分层,有机层水洗涤,加入活性炭(13g)加热至115℃脱色1小时,抽滤,降温,浓缩出约400ml甲苯后,降至5℃析晶,抽滤,干燥得到类白色固体114.6g,为4-羟基-1-茚酮,收率86%。核磁谱图如附图3所示。1HNMR(400MHz,DMSO)δ(ppm):9.979(s,1H),7.283-7.245(m,1H),7.124-7.061(m,2H),2.968-2.941(m,2H),2.636-2.608(m,2H)。实施例2中间体1的制备:向100L反应釜内抽入6M盐酸(84L)和二氢香豆素(14.8kg,100mol),加毕,加热至100℃反应5h,反应完全。降温25℃,抽滤,滤饼水洗涤,干燥得到15.95千克粉色固体,收率96%。4-羟基-1-茚酮的制备:100L反应釜内抽入甲苯(60L),中间体1(13.3kg,90mol)和强酸性树脂(260g),搅拌下分批加入多聚磷酸(3.99kg),加毕,加热至115℃反应6h,反应完全。降温至20℃,将冰水(120L)分批加入反应液,搅拌40分钟,抽滤回收强酸性树脂,滤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4-羟基-1-茚酮的工业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二氢香豆素为原料,二氢香豆素在盐酸的催化下经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1,中间体1在强酸性树脂的催化下与多聚磷酸经环化反应得到4-羟基-1-茚酮;/n合成路线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羟基-1-茚酮的工业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二氢香豆素为原料,二氢香豆素在盐酸的催化下经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1,中间体1在强酸性树脂的催化下与多聚磷酸经环化反应得到4-羟基-1-茚酮;
合成路线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羟基-1-茚酮的工业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中间体1的制备:将盐酸和二氢香豆素混合,加热反应,降温,抽滤,水洗,干燥,得到中间体1;
(2)4-羟基-1-茚酮的制备:将甲苯、中间体1和强酸性树脂混合,加入多聚磷酸,加热反应,降温,加冰水,搅拌,抽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张中涛徐海张洋洋汤浩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菁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