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574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电除尘装置,所述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多个电极单元,多个所述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高电位单元和至少一个低电位单元,所述高电位单元和所述低电位单元交替排列,相邻所述电极单元之间形成除尘风道;其中,每个所述电极单元为环形且包括导电部和绝缘部,所述导电部包括电场产生体和导电凸起,所述绝缘部包覆所述电场产生体的一部分。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静电除尘装置兼顾了除尘杀菌面积和空间利用率,且能够在其周向实现全角度除尘杀菌,具有除尘杀菌效果好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电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除尘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电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静电除尘是气体除尘方法的一种,其原理为: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也即,在强电场中,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相关技术中的静电除尘装置,由于相邻的高低电位电极之间容易发生电晕放电,导致臭氧的产生和触电事故的发生,影响使用的安全性,并且,电极单元通常设置为条形,这样若是增加电极单元的除尘面积,会极大增加静电除尘装置的占用空间,另外条形电极单元对除尘风向有所要求,例如当风向与其延伸方向平行时,条形电极单元几乎没有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静电除尘装置,该静电除尘装置兼顾了除尘杀菌面积和空间利用率,且能够在其周向实现全角度除尘杀菌,具有除尘杀菌效果好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静电除尘装置,所述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多个电极单元,多个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高电位单元和至少一个低电位单元,多个所述电极单元间隔设置且所述高电位单元和低电位单元沿所述电极单元的轴向交替排列,相邻电极单元之间形成除尘风道;每个所述电极单元为环形且包括导电部和绝缘部,所述导电部包括电场产生体和导电凸起,所述绝缘部包覆所述电场产生体的一部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静电除尘装置兼顾了除尘面积和空间利用率,且能够在其周向实现全角度除尘,具有除尘效果好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绝缘部包覆整个电场产生体。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多个所述电极单元沿所述电极单元轴向排列。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每个所述电极单元的所述导电部和所述绝缘部注塑成型。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每个所述电极单元的所述导电部和所述绝缘部一体注塑成型。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导电部为导电塑料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每个所述电极单元为圆环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高电位单元和所述低电位单元为分别多个,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还包括:高电位导电件,所述高电位导电件分别与多个所述高电位单元的导电凸起相连;低电位导电件,所述低电位导电件分别与多个所述低电位单元的导电凸起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高电位单元的导电部构造有第一导电凸起,所述高电位单元的绝缘部构造有第一绝缘凸起,所述第一导电凸起和所述第一绝缘凸起在所述高电位单元的径向上相对设置;所述低电位单元的导电部构造有第二导电凸起,所述低电位单元的绝缘部构造有第二绝缘凸起,所述第二导电凸起和所述第二绝缘凸起在所述低电位单元的径向上相对设置;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凸起和多个第二绝缘凸起朝向所述多个电极单元的径向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一绝缘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凸起朝向所述电极单元的径向的另一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高电位导电件设于所述电极单元的径向的所述一侧,所述高电位导电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二绝缘凸起相连;所述低电位导电件设于所述电极单元的径向的所述另一侧,所述低电位导电件分别与多个所第二导电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一绝缘凸起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一定位件,所述高电位导电件设于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二绝缘凸起配合;第二定位件,所述低电位导电件设于所述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一绝缘凸起配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件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齿且相邻所述第一定位齿之间形成第一齿槽,所述高电位导电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件,每个所述第一定位齿配合在相邻所述第一导电凸起和所述第二绝缘凸起之间;所述第二定位件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齿且相邻所述第二定位齿之间形成第二齿槽,所述低电位导电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件,每个所述第二定位齿配合在相邻所述第二导电凸起和所述第一绝缘凸起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一齿槽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高电位齿槽和至少一个第一低电位齿槽,所述第一导电凸起安装于第一高电位齿槽,所述第二绝缘凸起安装于所述第一低电位齿槽,所述第一低电位齿槽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一高电位齿槽的槽宽;多个所述第二齿槽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高电位齿槽和至少一个第二低电位齿槽,所述第二导电凸起安装于第二高电位齿槽,所述第一绝缘凸起安装于所述第二低电位齿槽,所述第二低电位齿槽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二高电位齿槽的槽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件沿所述高电位导电件的周向包覆所述高电位导电件;所述第二定位件沿所述低电位导电件的周向包覆所述低电位导电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每个所述电极单元的径向的所述一侧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导电凸起和所述第二绝缘凸起分别位于所在电极单元的第一缺口;每个所述电极单元的径向的所述另一侧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导电凸起和所述第一绝缘凸起分别位于所在电极单元的第二缺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一保护盖,所述第一保护盖安装于所述电极单元的径向一侧且遮挡所述第一定位件;第二保护盖,所述第二保护盖安装于所述电极单元的径向另一侧且遮挡所述第二定位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保护盖包括第一折边,所述第一缺口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口,所述第一折边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口;所述第二保护盖包括第二折边,所述第二缺口的底部设有第二定位口,所述第二折边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保护盖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外壳,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一折边,所述第一外壳设于多个所述电极单元的第一缺口内,且所述第一外壳在所述电极单元的径向不超出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周面;所述第二保护盖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第二折边,所述第二外壳设于多个所述电极单元的第二缺口内,且所述第二外壳在所述电极单元的径向不超出所述电极单元的外周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静电除尘装置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电极单元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导风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盖板设有朝向所述电极单元的第一外翻边和第一内翻边,所述第一外翻边和第一内翻边夹持位于多个所述电极单元轴向一侧的最外侧的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盖板设有朝向所述电极单元的第二外翻边和第二内翻边,所述第二外翻边和第二内翻边夹持位于多个电极单元轴向另一侧的最外侧的电极单元。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相邻所述电极单元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环且另一个上设有插入所述定位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电极单元,多个所述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高电位单元和至少一个低电位单元,多个所述电极单元间隔设置且所述高电位单元和所述低电位单元交替排列,相邻所述电极单元之间形成除尘风道;/n其中,每个所述电极单元为环形且包括导电部和绝缘部,所述导电部包括电场产生体和导电凸起,所述绝缘部包覆所述电场产生体的一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电极单元,多个所述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高电位单元和至少一个低电位单元,多个所述电极单元间隔设置且所述高电位单元和所述低电位单元交替排列,相邻所述电极单元之间形成除尘风道;
其中,每个所述电极单元为环形且包括导电部和绝缘部,所述导电部包括电场产生体和导电凸起,所述绝缘部包覆所述电场产生体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包覆整个所述电场产生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极单元沿所述多个电极单元的轴向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极单元的导电部和所述绝缘部注塑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极单元的导电部和所述绝缘部一体注塑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为导电塑料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极单元为圆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电位单元和所述低电位单元为分别多个,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还包括:
高电位导电件,所述高电位导电件分别与多个所述高电位单元的导电凸起相连;
低电位导电件,所述低电位导电件分别与多个所述低电位单元的导电凸起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电位单元的导电部构造有第一导电凸起,所述高电位单元的绝缘部构造有第一绝缘凸起,所述第一导电凸起和所述第一绝缘凸起在所述高电位单元的径向上相对设置;
所述低电位单元的导电部构造有第二导电凸起,所述低电位单元的绝缘部构造有第二绝缘凸起,所述第二导电凸起和所述第二绝缘凸起在所述低电位单元的径向上相对设置;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凸起和多个第二绝缘凸起朝向所述多个电极单元的径向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一绝缘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凸起朝向所述电极单元的径向的另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电位导电件设于所述电极单元的径向的所述一侧,所述高电位导电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二绝缘凸起相连;
所述低电位导电件设于所述电极单元的径向的所述另一侧,所述低电位导电件分别与多个所第二导电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一绝缘凸起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定位件,所述高电位导电件设于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二绝缘凸起配合;
第二定位件,所述低电位导电件设于所述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一绝缘凸起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齿且相邻所述第一定位齿之间形成第一齿槽,所述高电位导电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件,每个所述第一定位齿配合在相邻所述第一导电凸起和所述第二绝缘凸起之间;
所述第二定位件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齿且相邻所述第二定位齿之间形成第二齿槽,所述低电位导电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件,每个所述第二定位齿配合在相邻所述第二导电凸起和所述第一绝缘凸起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齿槽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高电位齿槽和至少一个第一低电位齿槽,所述第一导电凸起安装于第一高电位齿槽,所述第二绝缘凸起安装于所述第一低电位齿槽,所述第一低电位齿槽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一高电位齿槽的槽宽;
多个所述第二齿槽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高电位齿槽和至少一个第二低电位齿槽,所述第二导电凸起安装于第二高电位齿槽,所述第一绝缘凸起安装于所述第二低电位齿槽,所述第二低电位齿槽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二高电位齿槽的槽宽。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沿所述高电位导电件的周向包覆所述高电位导电件;
所述第二定位件沿所述低电位导电件的周向包覆所述低电位导电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极单元的径向的所述一侧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导电凸起和所述第二绝缘凸起分别位于所在电极单元的第一缺口;
每个所述电极单元的径向的所述另一侧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导电凸起和所述第一绝缘凸起分别位于所在电极单元的第二缺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保护盖,所述第一保护盖安装于所述电极单元的径向一侧且遮挡所述第一定位件;
第二保护盖,所述第二保护盖安装于所述电极单元的径向另一侧且遮挡所述第二定位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盖包括第一折边,所述第一缺口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口,所述第一折边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口;
所述第二保护盖包括第二折边,所述第二缺口的底部设有第二定位口,所述第二折边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盖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孝乐张济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