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脑黑质网状部的电刺激装置及其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519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脑黑质网状部的电刺激装置及其应用,其中,该电刺激装置包括脉冲发生器及刺激电极,所述脉冲发生器用于发生脉冲刺激信号;所述刺激电极与所述脉冲发生器电连接,且适于埋置于黑质网状部中,以将所述脉冲刺激信号施加于所述黑质网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刺激装置可以对黑质网状部进行脑深部电刺激,在不产生焦虑样行为的同时,可明显降低甲基苯丙胺成瘾者的觅药行为,具有可控可逆的优点,对于甲基苯丙胺成瘾的治疗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脑黑质网状部的电刺激装置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刺激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脑黑质网状部(SubstantiaNigraparsRecitulata,SNr)的电刺激装置及其在消除甲基苯丙胺成瘾引起的觅药行为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药物成瘾是一类复杂的脑疾病,同时也是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2018年全球约2.69亿人在过去一年至少使用过一次成瘾性药物,其中13.2%的使用者最终会发展为药物成瘾。而药物成瘾在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等的同时,还可由于成瘾者精神异常导致攻击、抢劫甚至自杀等行为。因此,药物成瘾不仅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近年来,甲基苯丙胺(又称冰毒)的滥用形势日益严峻,因此,研究甲基苯丙胺成瘾机制和发展新的治疗手段刻不容缓,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脑黑质网状部的电刺激装置及其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脑黑质网状部的电刺激装置,适于对脑黑质网状部施加电刺激,以消除甲基苯丙胺的觅药行为,该电刺激装置包括:脉冲发生器,所述脉冲发生器用于发生脉冲刺激信号;刺激电极,所述刺激电极与所述脉冲发生器电连接,且适于埋置于黑质网状部中,以将所述脉冲刺激信号施加于所述黑质网状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脉冲刺激信号的频率为80至150Hz或10至40Hz,脉冲振幅为120至180μA,脉冲宽度为80至120μs。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脉冲发生器电连接,用以对所述脉冲发生器进行脉冲参数控制调节。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用于脑黑质网状部的电刺激装置在消除甲基苯丙胺觅药行为中的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脑黑质网状部的电刺激装置及其应用,对通过深部电刺激中脑SNr可以降低大鼠甲基苯丙胺的觅药行为。采用深部电刺激中脑SNr的方法,在不产生焦虑样行为的同时,可明显降低甲基苯丙胺成瘾者的觅药行为,本专利技术对于甲基苯丙胺成瘾的治疗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用于脑黑质网状部的电刺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脑黑质网状部的电刺激装置中刺激电极植入小鼠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用于脑黑质网状部的电刺激装置中刺激电极植入小鼠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探究SNrDBS对甲基苯丙胺觅药行为影响的实验流程图;图5是大鼠SNr假刺激和高频DBS对大鼠觅药行为影响的结果图;图6是大鼠SNr假刺激和低频DBS对大鼠觅药行为影响的结果图;图7是大鼠SNr假刺激、高频和低频DBS对大鼠运动和焦虑样行为影响的结果图;图8大鼠SNr假刺激和高频DBS对大鼠甲基苯丙胺条件性位置偏爱影响的结果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的下列研究和发现而完成的:目前甲基苯丙胺成瘾的治疗手段以药物治疗为主,但仍具有难治愈、易复发等特点,因此,寻求安全有效便捷的新治疗手段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随着神经外科学的发展,脑深部电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技术逐渐受到青睐。DBS基于脑立体定位技术,将刺激电极准确地植入疾病相关的靶点脑区,根据疾病种类以及患者自身特点设定刺激参数,通过脉冲发生器按照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以调节脑区的活动来控制疾病症状。相较于传统的脑神经外科手术,DBS技术具有可逆、可控等特点,被视为立体定位脑区损毁手术的替代疗法之一。目前已知的DBS研究靶点主要是与成瘾相关的脑区,即伏隔核、丘脑底核、背侧纹状体、外侧缰核、前额叶皮层和下丘脑外侧区,而关于其在SNr的作用效果尚不清楚。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脑黑质网状部的电刺激装置,适于对脑黑质网状部施加电刺激,以消除甲基苯丙胺的觅药行为,该电刺激装置包括脉冲发生器10及刺激电极20,其中,脉冲发生器10用于发生脉冲刺激信号;刺激电极20与所述脉冲发生器10电连接,且适于埋置于黑质网状部中,以将所述脉冲刺激信号施加于所述黑质网状部。优选地,脉冲刺激信号的频率为80至150Hz(高频)或10至40Hz(低频),脉冲振幅为120至180μA,脉冲宽度为80至120μs。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30,所述控制器30与所述脉冲发生器10电连接,用以对所述脉冲发生器10进行脉冲参数控制调节,以便于利用该控制器30对脉冲刺激信号的脉冲参数进行调节,例如频率、脉冲振幅、脉冲宽度等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用于脑黑质网状部的电刺激装置在消除甲基苯丙胺觅药行为中的应用。下述实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实验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可容易地从商业公司获取。实验动物为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YXK(京)2019-0010。核团立体定位手术的方法:用R550IP小动物麻醉机(瑞沃德,中国)将大鼠麻醉后,以俯卧位放到脑立体定位仪上,用耳棒在水平方向固定好大鼠。剃除颅部毛发,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以碘伏和75%酒精消毒手术野。将老鼠头顶颅骨结缔组织清理干净,并用动脉夹暴露颅骨,将前卤与后卤调整至同一水平。用颅骨钻在颅骨表面打4个浅孔,固定不锈钢小螺丝。将刺激电极20埋入目的脑区(黑质网状部),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黑质网状部的坐标是:AP,-5.3mm;ML,±2.3mm;DV,-8.2mm,其中AP和ML是以前囟为参照,DV是以颅骨表面为参照。用牙科水泥将电极和螺丝固定在颅骨上。水泥干燥之后,将大鼠从定位仪上取下,单笼饲养,给予5~7天的恢复时间,待大鼠体重恢复术前水平之后进行行为学训练,在此期间每天给予青霉素(20万IU,腹腔注射)以防止感染。脑深部电刺激:使用基于电流的脉冲发生器10通过连接到刺激电极20的电线向黑质网状部输入单相平方脉冲(脉冲刺激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脑黑质网状部的电刺激装置,适于对脑黑质网状部施加电刺激,以消除甲基苯丙胺的觅药行为,该电刺激装置包括:/n脉冲发生器,所述脉冲发生器用于发生脉冲刺激信号;/n刺激电极,所述刺激电极与所述脉冲发生器电连接,且适于埋置于黑质网状部中,以将所述脉冲刺激信号施加于所述黑质网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脑黑质网状部的电刺激装置,适于对脑黑质网状部施加电刺激,以消除甲基苯丙胺的觅药行为,该电刺激装置包括:
脉冲发生器,所述脉冲发生器用于发生脉冲刺激信号;
刺激电极,所述刺激电极与所述脉冲发生器电连接,且适于埋置于黑质网状部中,以将所述脉冲刺激信号施加于所述黑质网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脑黑质网状部的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刺激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宇刘俐陈芸张蒂荣郑婷婷孙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