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胶贴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62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耳胶贴胶机构,包括极耳贴胶立板和设置于所述极耳贴胶立板上的上贴胶单元和下贴胶单元;所述上贴胶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极耳贴胶立板顶部的上极耳胶进料辊、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进料辊一侧的上极耳胶带张紧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带张紧气缸下方的上极耳胶带拉伸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带拉伸气缸下方的上极耳胶带夹紧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带夹紧气缸输出端的上吸胶气缸、上极耳胶带压紧气缸以及上贴胶气缸。电芯由夹持机构夹持移动至所述上贴胶单元和所述下贴胶单元之间,用于对电芯极片的极耳两面贴胶,实现了自动化将胶带上料,并在电芯极耳上贴胶带,可以确保胶带持续处于张紧状态,不会出现褶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胶贴胶机构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
,具体为一种极耳胶贴胶机构。
技术介绍
锂离子动力电池(简称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叠片机将正负极片间隔叠置,形成电池电芯。叠片完成后,需要在电芯的两面的正负极片耳部贴附极耳胶,通过人工贴附的方式,效率低下,不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且人工接触电芯,易造成脏污或者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极耳胶贴胶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极耳胶贴胶机构,包括极耳贴胶立板和设置于所述极耳贴胶立板上的上贴胶单元和下贴胶单元;所述上贴胶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极耳贴胶立板顶部的上极耳胶进料辊、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进料辊一侧的上极耳胶带张紧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带张紧气缸下方的上极耳胶带拉伸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带拉伸气缸下方的上极耳胶带夹紧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带夹紧气缸输出端的上吸胶气缸、上极耳胶带压紧气缸以及上贴胶气缸。进一步的是,所述下贴胶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极耳贴胶立板中部的下极耳胶进料辊、设置于所述下极耳胶进料辊下方的下极耳胶带夹紧气缸、设置于所述下极耳胶带夹紧气缸下方的下极耳胶带拉伸气缸、设置于所述下极耳胶带拉伸气缸下方的下极耳胶带张紧气缸、设置于所述下极耳胶带夹紧气缸输出端的下吸胶气缸、下极耳胶带压紧气缸以及下贴胶气缸。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极耳胶带夹紧气缸的输出端还设置有上切刀和驱动所述上切刀升降的上切断气缸。进一步的是,所述上切刀的刀刃呈锯齿状。进一步的是,所述下极耳胶带夹紧气缸的输出端还设置有下切刀和驱动所述下切刀升降的下切断气缸。进一步的是,所述下切刀的刀刃呈锯齿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芯由夹持机构夹持移动至所述上贴胶单元和所述下贴胶单元之间,用于对电芯极片的极耳两面贴胶;具体的,所述上极耳胶进料辊处上胶带,经过若干导向辊导向后,尾部被所述上极耳胶带夹紧气缸夹持,所述上极耳胶带张紧气缸用于将胶带张紧,所述上极耳胶带压紧气缸将胶带压紧后,所述上贴胶气缸驱动胶带前进将胶带贴附到极耳上,所述上切断气缸驱动上切刀前进将胶带切断,即实现了自动化将胶带上料,并在电芯极耳上贴胶带,可以确保胶带持续处于张紧状态,不会出现褶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极耳胶贴胶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极耳胶贴胶机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极耳胶贴胶机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极耳胶贴胶机构的右视图;图中标记为:极耳贴胶立板22,上贴胶单元228,上极耳胶进料辊2281,上极耳胶带张紧气缸2282,上极耳胶带拉伸气缸2283,上极耳胶带夹紧气缸2284,上吸胶气缸2285,上极耳胶带压紧气缸2286,上贴胶气缸2287,上切刀2288,上切断气缸2289,下贴胶单元229,下极耳胶进料辊2291,下极耳胶带张紧气缸2292,下极耳胶带拉伸气缸2293,下极耳胶带夹紧气缸2294,下吸胶气缸2295,下极耳胶带压紧气缸2296,下贴胶气缸2297,下切刀229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极耳胶贴胶机构,包括极耳贴胶立板22和设置于所述极耳贴胶立板22上的上贴胶单元228和下贴胶单元229;所述上贴胶单元228包括设置于所述极耳贴胶立板22顶部的上极耳胶进料辊2281、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进料辊2281一侧的上极耳胶带张紧气缸2282、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带张紧气缸2282下方的上极耳胶带拉伸气缸2283、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带拉伸气缸2283下方的上极耳胶带夹紧气缸2284、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带夹紧气缸2284输出端的上吸胶气缸2285、上极耳胶带压紧气缸2286以及上贴胶气缸2287;所述上极耳胶带夹紧气缸2284的输出端还设置有上切刀2288和驱动所述上切刀2288升降的上切断气缸2289。电芯由夹持机构夹持移动至所述上贴胶单元228和所述下贴胶单元229之间,用于对电芯极片的极耳两面贴胶;具体的,所述上极耳胶进料辊2281处上胶带,经过若干导向辊导向后,尾部被所述上极耳胶带夹紧气缸2284夹持,所述上极耳胶带张紧气缸2282用于将胶带张紧,所述上极耳胶带压紧气缸2286将胶带压紧后,所述上贴胶气缸2287驱动胶带前进将胶带贴附到极耳上,所述上切断气缸2289驱动上切刀2288前进将胶带切断,即实现了自动化将胶带上料,并在电芯极耳上贴胶带,可以确保胶带持续处于张紧状态,不会出现褶皱。所述下贴胶单元229包括设置于所述极耳贴胶立板22中部的下极耳胶进料辊2291、设置于所述下极耳胶进料辊2291下方的下极耳胶带夹紧气缸2294、设置于所述下极耳胶带夹紧气缸2294下方的下极耳胶带拉伸气缸2293、设置于所述下极耳胶带拉伸气缸2293下方的下极耳胶带张紧气缸2292、设置于所述下极耳胶带夹紧气缸2294输出端的下吸胶气缸2295、下极耳胶带压紧气缸2296以及下贴胶气缸2297。所述下贴胶单元229的动作过程与所述上贴胶单元228的动作过程类似,在此不做详细描述。所述上切刀2288的刀刃呈锯齿状。所述下极耳胶带夹紧气缸2294的输出端还设置有下切刀2298和驱动所述下切刀2298升降的下切断气缸(未图示);所述下切刀2298的刀刃呈锯齿状。本技术的极耳胶贴胶机构,电芯由夹持机构夹持移动至所述上贴胶单元228和所述下贴胶单元229之间,用于对电芯极片的极耳两面贴胶;具体的,所述上极耳胶进料辊2281处上胶带,经过若干导向辊导向后,尾部被所述上极耳胶带夹紧气缸2284夹持,所述上极耳胶带张紧气缸2282用于将胶带张紧,所述上极耳胶带压紧气缸2286将胶带压紧后,所述上贴胶气缸2287驱动胶带前进将胶带贴附到极耳上,所述上切断气缸2289驱动上切刀2288前进将胶带切断,即实现了自动化将胶带上料,并在电芯极耳上贴胶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X轴表示与传输装置的传输带平行的方向,Y轴表示与X轴垂直且水平的方向,Z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胶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耳贴胶立板和设置于所述极耳贴胶立板上的上贴胶单元和下贴胶单元;/n所述上贴胶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极耳贴胶立板顶部的上极耳胶进料辊、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进料辊一侧的上极耳胶带张紧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带张紧气缸下方的上极耳胶带拉伸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带拉伸气缸下方的上极耳胶带夹紧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带夹紧气缸输出端的上吸胶气缸、上极耳胶带压紧气缸以及上贴胶气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胶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耳贴胶立板和设置于所述极耳贴胶立板上的上贴胶单元和下贴胶单元;
所述上贴胶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极耳贴胶立板顶部的上极耳胶进料辊、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进料辊一侧的上极耳胶带张紧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带张紧气缸下方的上极耳胶带拉伸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带拉伸气缸下方的上极耳胶带夹紧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极耳胶带夹紧气缸输出端的上吸胶气缸、上极耳胶带压紧气缸以及上贴胶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胶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贴胶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极耳贴胶立板中部的下极耳胶进料辊、设置于所述下极耳胶进料辊下方的下极耳胶带夹紧气缸、设置于所述下极耳胶带夹紧气缸下方的下极耳胶带拉伸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棉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贝爱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