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304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具,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所述连接盖的一端用于与测试仪器连接,且第二凸台位于第一凸台的内表面;所述第三夹套设于第二凸台和第一凸台之间,且第三夹套与连接盖可拆卸连接,第三夹套与第二凸台的外表面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凸台的内表面用于固定圆管上的软轴;所述第二夹套与连接盖可拆卸连接,且第二夹套与第一凸台的外表面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凸台的内表面和第三夹套之间的缝隙用于固定弹性体圆管。通过连接盖固定第二夹套和第三夹套的径向力转换为轴向力,向内夹紧软轴与弹性体圆管,使其在测试时不会出现脱落,保持应力场的均匀,使其力学性能不受破坏,同时使软轴能够传递完整的扭力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夹具。
技术介绍
夹具用于测试圆管根部应变与端部位移之间的关系,测试时,相关圆管状弹性体与夹具接头的连接方式多为套式安装,即将圆管套在接头上,然后用卡箍固定,卡箍与圆管的接触面积较小,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接触点出现撕裂,同时由于接触面积小,圆管受到的压力过大,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应力场会分布不均,使测试结果产生较大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圆管受到的压力过大,会产生较大的变形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夹具,它在夹紧软轴与弹性体圆管的同时保持应力场的均匀,使其力学性能不受破坏。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夹具,包括第一夹套,第二夹套以及第三夹套,其中:所述第一夹套包括连接盖、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所述连接盖的一端用于与测试仪器连接,所述连接盖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且第二凸台位于第一凸台的内表面;所述第三夹套设于第二凸台和第一凸台之间,且第三夹套与连接盖可拆卸连接,第三夹套与第二凸台的外表面过盈配合,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套,第二夹套以及第三夹套,其中:/n所述第一夹套包括连接盖、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所述连接盖的一端用于与测试仪器连接,所述连接盖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且第二凸台位于第一凸台的内表面;/n所述第三夹套设于第二凸台和第一凸台之间,且第三夹套与连接盖可拆卸连接,第三夹套与第二凸台的外表面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凸台的内表面用于固定圆管上的软轴;/n所述第二夹套与连接盖可拆卸连接,且第二夹套与第一凸台的外表面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凸台的内表面和第三夹套之间的缝隙用于固定弹性体圆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套,第二夹套以及第三夹套,其中:
所述第一夹套包括连接盖、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所述连接盖的一端用于与测试仪器连接,所述连接盖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且第二凸台位于第一凸台的内表面;
所述第三夹套设于第二凸台和第一凸台之间,且第三夹套与连接盖可拆卸连接,第三夹套与第二凸台的外表面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凸台的内表面用于固定圆管上的软轴;
所述第二夹套与连接盖可拆卸连接,且第二夹套与第一凸台的外表面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凸台的内表面和第三夹套之间的缝隙用于固定弹性体圆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均具有锥度,所述第三夹套的内侧面具有锥度,所述第三夹套与第二凸台的外表面锥度配合,所述第二夹套的内侧面具有锥度,所述第二夹套与第一凸台的外表面锥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盖、第二夹套以及第三夹套均设有螺孔,所述连接盖与第三夹套通过螺钉穿过螺孔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盖与第二夹套通过螺钉穿过螺孔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来湖范海伦祖洪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