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柱和手柄调节耐久自动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430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柱和手柄调节耐久自动测试装置,包括:主支撑板、手柄转动组件、管柱伸缩动力组件、角度调节动力组件;所述主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固定被测管柱的固定装置;所述手柄转动组件包括连杆机构和气缸,所述连杆机构通过所述气缸带动自身转动,进而使手柄转动,来打开或固定管柱;所述管柱伸缩动力组件包括第一两段式气缸;所述管柱伸缩动力组件用于测试管柱的伸缩性能;所述角度调节动力组件包括第二两段式气缸;所述角度调节动力组件用于测试来测试管柱的角度调节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电机使用,有效降级成本,并且结构的调整使得作用力方向单一,实验数据更为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柱和手柄调节耐久自动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手动汽车转向管柱耐久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柱和手柄调节耐久自动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汽车转向系统在汽车使用过程中,操作重复次数多,转向系统的安全性也是汽车安全的重中之重。作为转向系统中,驾驶人员施加力的主要承载机构的管柱,其耐久性是转向系统测试的重点。不同驾驶人员由于身高、体重、驾驶习惯的不同,会对方向盘进行角度和高度的调节,而方向盘的调节实际上是会带动管柱调节。虽然,方向盘的调节次数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很多,但出于安全考虑,对其耐久性设置的尽可能大一些,防止极限和损坏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进行耐久测试,并且循环测试次数在10万次以上。一般的汽车转向系统管柱耐久测试,需要大量电缸、滑轨,造价较高,实验台体积较大。并且伸缩调节的拉力不在管柱的轴线上,管柱角度调节时力不是作用在径向,对测试条件的单一性要求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柱和手柄调节耐久自动测试装置,能够有效解决测试装置作用力的方向较为复杂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柱和手柄调节耐久自动测试装置,包括:主支撑板、手柄转动组件、管柱伸缩动力组件、角度调节动力组件;所述主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固定被测管柱的固定装置;所述手柄转动组件包括连杆机构和气缸,所述连杆机构通过所述气缸带动自身转动,进而使手柄转动,来打开或固定管柱;所述管柱伸缩动力组件包括为管柱提供伸缩动力的第一两段式气缸;所述管柱伸缩动力组件通过所述第一两段式气缸循环伸出与缩回运动来测试管柱的伸缩性能;所述角度调节动力组件包括为管柱提供角度调节的第二两段式气缸;所述角度调节动力组件通过所述第二两段式气缸循环伸出与缩回运动来测试管柱的角度调节性能。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卡住手柄的导柱。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转轴座连接,所述转轴座连接在直线导轨滑块上,所述连杆机构上设有轴承;所述第一两段式气缸伸缩推动所述转轴座滑动,并带动所述连杆机构绕着所述轴承转动。所述转轴座与直线导轨滑块之间设置有副支撑板。所述第一两段式气缸通过固定底座固定在所述主支撑板上,所述固定底座设置有用于保护管柱的调节螺栓。所述角度调节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板上且与所述第二两段式气缸连接的气缸浮动接头组件,以及固定设置在弧形底板上的弧形导轨;所述弧形导轨和主支撑板的反面通过滑块连接;所述第二两段式气缸伸缩带动所述主支撑板在所述弧形导轨滑动。所述角度调节动力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底板上且位于所述主支撑板两侧的限位组件,每个所述限位组件包括L型支撑块和设置在所述L型支撑块上的限位调节螺栓。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管柱和手柄调节耐久自动测试装置的测试动力源是气缸,通过选用气动模式,有效减少电机和伺服控制器的使用,极大节省经济成本,节约空间,减小响应时间;本技术通过结构调整,能够使作用力的方向较为单一,有效排除实验其他因素的影响;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两段式气缸实现管柱9个位置、18个状态的循环耐久自动测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结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手柄转动组件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结构外观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角度调节动力组件正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角度调节动力组件反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限位组件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快换组件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两段式气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管柱和手柄调节耐久自动测试装置,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主支撑板9、手柄转动组件1、管柱伸缩动力组件2、角度调节动力组件3;所述主支撑板9上设有用于固定被测管柱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为快换组件10(见图7),方便管柱的快速更换。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手柄转动组件局部示意图,所述手柄转动组件1包括连杆机构和气缸,所述连杆机构通过所述气缸带动自身转动进而使手柄转动,来打开或固定管柱。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转轴座6连接,方便转动,所述转轴座6连接在直线导轨滑块上,便于滑动;所述连杆机构上设有轴承4;所述第一两段式气缸11伸缩推动所述转轴座6在直线导轨上滑动,并带动所述连杆机构绕着所述轴承4转动。所述转轴座6与直线导轨滑块之间设置有副支撑板7;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副支撑板7的一侧,在所述副支撑板7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调节块来调节滑动位置,防止滑出直线导轨。如图3所示,所述管柱伸缩动力组件2包括为管柱提供伸缩动力的第一两段式气缸11,所述管柱伸缩动力组件2通过所述第一两段式气缸11循环伸出与缩回运动来测试管柱的伸缩性能;所述第一两段式气缸11通过固定底座固定在所述主支撑板9上,所述固定底座设置有两个调节螺栓,用于在管柱最长状态时对所述第一两段式气缸11起到限位作用,以保护管柱。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两段式气缸11完全伸出为管柱最短状态,所述第一两段式气缸11中的前段气缸缩回为管柱第一节伸出状态,所述第一两段式气缸11的前后段气缸缩回为管柱最长状态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角度调节动力组件3包括为管柱提供角度调节的第二两段式气缸15;所述角度调节动力组件3通过所述第二两段式气缸15循环伸出与缩回运动来测试管柱的角度调节性能;所述角度调节动力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板9上且与所述第二两段式气缸15连接的气缸浮动接头组件14,以及固定设置在弧形底板上的两条弧形导轨8,两条所述弧形导轨8的中心点相同且半径不同;所述弧形导轨8和主支撑板9的反面通过滑块连接。所述气缸浮动接头组件14包括销轴;所述第二两段式气缸15伸缩带动所述主支撑板9在所述弧形导轨8滑动。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动力组件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底板上且位于所述主支撑板9两侧的限位组件12,如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限位组件示意图,每个所述限位组件12包括L型支撑块和设置在所述L型支撑块上的两个限位调节螺栓,根据不同的实验对象可对限位组件12和限位调节螺栓进行调节。本实施方式中,测试动作包含通过手柄转动组件1调解手柄的打开和闭合,通过角度调节动力组件3调整管柱的3个角度位置,通过第二两段式气缸15的自身限制位置以及限位组件实现定位;通过管柱伸缩动力组件2调整管柱的3个伸缩位置,通过第一两段式气缸11一段伸出一段缩回位置、管柱最短时的机械位置和以及位置位置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柱和手柄调节耐久自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板(9)、手柄转动组件(1)、管柱伸缩动力组件(2)、角度调节动力组件(3);所述主支撑板(9)上设有用于固定被测管柱的固定装置;/n所述手柄转动组件(1)包括连杆机构和气缸,所述连杆机构通过所述气缸带动自身转动,进而使手柄转动,来打开或固定管柱;/n所述管柱伸缩动力组件(2)包括为管柱提供伸缩动力的第一两段式气缸(11);所述管柱伸缩动力组件(2)通过所述第一两段式气缸(11)循环伸出与缩回运动来测试管柱的伸缩性能;/n所述角度调节动力组件(3)包括为管柱提供角度调节的第二两段式气缸(15);所述角度调节动力组件(3)通过所述第二两段式气缸(15)循环伸出与缩回运动来测试管柱的角度调节性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柱和手柄调节耐久自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板(9)、手柄转动组件(1)、管柱伸缩动力组件(2)、角度调节动力组件(3);所述主支撑板(9)上设有用于固定被测管柱的固定装置;
所述手柄转动组件(1)包括连杆机构和气缸,所述连杆机构通过所述气缸带动自身转动,进而使手柄转动,来打开或固定管柱;
所述管柱伸缩动力组件(2)包括为管柱提供伸缩动力的第一两段式气缸(11);所述管柱伸缩动力组件(2)通过所述第一两段式气缸(11)循环伸出与缩回运动来测试管柱的伸缩性能;
所述角度调节动力组件(3)包括为管柱提供角度调节的第二两段式气缸(15);所述角度调节动力组件(3)通过所述第二两段式气缸(15)循环伸出与缩回运动来测试管柱的角度调节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和手柄调节耐久自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卡住手柄的导柱(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柱和手柄调节耐久自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转轴座(6)连接,所述转轴座(6)连接在直线导轨滑块上,所述连杆机构上设有轴承(4);所述第一两段式气缸(11)伸缩推动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