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68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属于面墙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框之间设置有墙板,墙板内部为空心状,墙板内部设置有排线机构,墙板的上下两侧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墙板的外侧设置有挤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二螺纹柱和第二螺纹帽,在其作用下第二螺纹柱旋转时第二螺纹帽带动固定板左右移动,固定板带动排线管左右移动,从而使得排线管的位置能够被有效调节,工人拉动固定绳时排线管能够在其作用下移动左右移动,使得排线管的端头能够弯曲,通过设置装线孔,在装线孔的作用下人们能够方便的安装电线,多余的固定绳能够缠绕在绕线盘上,避免对其他墙板的安装造成阻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
本技术属于面墙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
技术介绍
面墙就是建筑墙体,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的能力。现有建筑墙体需要在其内部开设排线通道,但是现有排线通道一般都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排线的位置,这样容易对排线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工人使用不同排线通道的墙体进行施工,为工人的使用带来了不便,同时现有技术中墙体之间的装配都是利用螺栓或混凝土安装的,操作麻烦且拆卸不便,且墙体没有防护机构,容易出现受到撞击而受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墙体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排线位置、安装拆卸不便且墙体容易受撞受损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框之间设置有墙板,墙板内部为空心状,墙板内部设置有排线机构,墙板的上下两侧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墙板的外侧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墙板的正面卡设有定位框,定位框内设置有更换机构,更换机构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气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排线机构包括卡接在墙板内壁左右两侧面的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内套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螺纹柱,第二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帽,第二螺纹帽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正面,固定板的正面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排线管,排线管为软管且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绳,固定绳的另一端穿过墙板一侧面开设的限位孔并缠绕在绕线盘的外表面,两个绕线盘分别镶嵌在墙板的左右两侧面,所述固定板的上下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内,两个第三滑槽分别开设在固定框内壁的上下两侧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墙板的左右两侧面的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套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两个凸轮,第一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拧块,凸轮位于两个弧形槽之间,两个弧形槽分别开设在两个固定框的相对面,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墙板外表面开设的第二滑槽内,第二滑块的一侧面通过弹簧杆与第二滑槽内壁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框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墙板上表面的固定块,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两个第一螺纹柱,两个第一螺纹柱的相对端相互固定连接且螺纹相反,第一螺纹柱的右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壁的右侧面,第一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螺纹帽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块,插块插入至定位块一侧面开设插槽内,第一螺纹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啮合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卡接在第二转轴的外表面,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块内,第二转轴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拧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更换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定位框内壁的隔板,隔板的左右两侧面均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的上下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推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粘接板,粘接板的正面粘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气囊的背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两个第一滑槽分别开设在定位框内壁的上下两侧面,两个推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拉绳,两个推板的相远离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杆,插杆插入至定位框一侧面开设的插孔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框的上下两侧面均开设有多个卡槽,卡槽与卡块的数量相互对应。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二螺纹柱和第二螺纹帽,在其作用下第二螺纹柱旋转时第二螺纹帽带动固定板左右移动,固定板带动排线管左右移动,从而使得排线管的位置能够被有效调节,从而能够更加的安装电线,通过设置固定绳和绕线盘,工人拉动固定绳时排线管能够在其作用下移动左右移动,使得排线管的端头能够弯曲,通过设置装线孔,在装线孔的作用下人们能够方便的安装电线,多余的固定绳能够缠绕在绕线盘上,避免对其他墙板的安装造成阻碍。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定位框、更换机构和气囊,定位框固定住更换机构,更换机构固定住气囊,从而使得气囊能够固定在墙体内,从而能够对墙板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墙板受损,通过设置固定框和挤压机构,在其作用下卡块卡入至卡槽内即可有效固定住固定框,通过设置第一拧块、凸轮和弧形槽,旋转第一拧块通过第一转轴带动凸轮旋转,凸轮能够对弧形槽形成挤压,从而使得两个固定框相远离,此时固定框能够远离定位框,此时卡块脱离卡槽,方便工人取出更换即可更换气囊,通过设置更换机构,拉动拉绳移动让两个推板相互靠近,推板带动插杆移动此时插杆脱离插孔不再,最后工人能够方便的将定位框取出,通过设置弹簧,弹簧能够通过自身弹力顶动推板移动,使得插杆稳定的插入至插孔内让连接框稳定的固定在墙体内,从而使得墙体能够被有效固定住。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其中定位块能够插入至固定块内,通过拧动第二拧块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螺纹柱旋转,第一螺纹柱通过第一螺纹帽带动插块移动,让插块插入至插槽内能够稳定固定住定位块,从而使得两个墙板能够稳定的固定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中墙板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中固定框侧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中固定框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中定位机构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中更换机构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墙体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固定框;2、安装板;3、气囊;4、插孔;5、挤压机构;51、第一拧块;52、弧形槽;53、凸轮;54、第一转轴;55、弹簧杆;56、第二滑块;57、卡块;6、定位机构;61、定位块;62、固定块;63、第一螺纹柱;64、凹槽;65、插块;66、第二转轴;67、第一锥齿轮;68、第二拧块;7、排线机构;71、第二螺纹柱;72、第三转轴;73、第二螺纹帽;74、固定板;75、绕线盘;76、固定件;77、排线管;78、第三滑块;7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框(1)之间设置有墙板(10),墙板(10)内部为空心状,墙板(10)内部设置有排线机构(7),墙板(10)的上下两侧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6),墙板(10)的外侧设置有挤压机构(5),所述墙板(10)的正面卡设有定位框,定位框内设置有更换机构(9),更换机构(9)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气囊(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框(1)之间设置有墙板(10),墙板(10)内部为空心状,墙板(10)内部设置有排线机构(7),墙板(10)的上下两侧面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6),墙板(10)的外侧设置有挤压机构(5),所述墙板(10)的正面卡设有定位框,定位框内设置有更换机构(9),更换机构(9)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气囊(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机构(7)包括卡接在墙板(10)内壁左右两侧面的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内套设有第三转轴(72),第三转轴(72)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螺纹柱(71),第二螺纹柱(7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帽(73),第二螺纹帽(73)固定连接在固定板(74)的正面,固定板(74)的正面通过固定件(76)固定安装有排线管(77),排线管(77)为软管且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绳(79),固定绳(79)的另一端穿过墙板(10)一侧面开设的限位孔(710)并缠绕在绕线盘(75)的外表面,两个绕线盘(75)分别镶嵌在墙板(10)的左右两侧面,所述固定板(74)的上下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78),第三滑块(78)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内,两个第三滑槽分别开设在固定框(1)内壁的上下两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柔性排线机构的装配式装修面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5)包括墙板(10)的左右两侧面的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套设有第一转轴(54),第一转轴(54)的外表面卡接有两个凸轮(53),第一转轴(5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拧块(51),凸轮(53)位于两个弧形槽(52)之间,两个弧形槽(52)分别开设在两个固定框(1)的相对面,所述固定框(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56),第二滑块(56)滑动连接在墙板(10)外表面开设的第二滑槽内,第二滑块(56)的一侧面通过弹簧杆(55)与第二滑槽内壁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利凯顾跃强蒋平周瑶唐金程陈苏胜周童孙立冬王国印
申请(专利权)人: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