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悬臂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68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悬臂墙,所述超高悬臂墙固定在梁或楼板或地基上,所述悬臂墙包括一个或多个横向加固件、第一竖向连杆、顶连杆、压顶、网板和连接件,所述网板通过连接件相对地固定在一起,所述两块网板之间形成中空孔,所有横向加固件固定在两端的柱子或墙体上,所述压顶位于悬臂墙的顶端,所述顶连杆固定在压顶内,所述第一竖向连杆位于中空孔内或中空孔的侧面,所述横向加固件通过第一竖向连杆与顶连杆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超高悬臂墙,抗弯能力强、每平方米的重量轻、施工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悬臂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悬臂墙。
技术介绍
目前,悬臂墙一般采用实心墙+混凝土梁压顶,悬臂墙的每平方米的重量偏大、墙体抗弯能力差;另外,当悬臂墙的高度超过4米时,悬臂墙的中间须设置水平方向的构造柱或梁,等待悬臂墙施工完成后,再支模、浇筑好构造柱或梁,整个墙体施工的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目前悬臂墙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抗弯能力强、每平方米的重量轻、施工工艺简单的超高悬臂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悬臂墙,所述超高悬臂墙固定在梁或楼板或地基上,所述悬臂墙包括一个或多个横向加固件、第一竖向连杆、顶连杆、压顶、网板和连接件,所述网板通过连接件相对地固定在一起,所述两块网板之间形成中空孔,所有横向加固件固定在两端的柱子或墙体上,所述压顶位于悬臂墙的顶端,所述顶连杆固定在压顶内,所述第一竖向连杆位于中空孔内或中空孔的侧面,所述横向加固件通过第一竖向连杆与顶连杆进行连接。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悬臂墙还包括功能层,所述功能层位于墙体的中间,所述网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功能层的两侧,所述网板与功能层之间形成中空孔。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横向加固件为型钢和龙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悬臂墙设有附加件,所述型钢或/和龙骨通过附加件与悬臂墙两端的柱子或墙体进行连接。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悬臂墙还包括植筋或/和通长的拉结筋,所述悬臂墙通过植筋或/和通长的拉结筋与悬臂墙四周的梁或楼板或柱子或墙体进行连接;所述附加件位于型钢的侧面,所述型钢的顶端设有堵头,所述堵头的顶面不高于型钢的顶面。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型钢为C型钢,所述附加件设计为托板,所述C型钢通过托板与柱子或墙体进行连接。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压顶的材料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所述顶连杆包括包裹件和横向杆,所述包裹件紧贴在横向杆的周围,所述横向杆通过包裹件与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连接成一个整体。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横向杆为型钢,所述横向杆通过螺钉或铆钉或焊接与第一竖向连杆连接。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横向杆为钢筋,所述横向杆通过焊接与第一竖向连杆连接。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包裹件为钢丝网,所述悬臂墙包括多个横向加固件,相邻横向加固件的间距为50--200㎝。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悬臂墙还包括第二竖向连杆,所述横向加固件通过第二竖向连杆与楼板或地基进行连接。本技术实施的优点:本技术所述的超高悬臂墙,悬臂墙包括一个或多个横向加固件、第一竖向连杆、顶连杆、压顶、网板和连接件,网板通过连接件相对地固定在一起,由于两块网板之间形成中空孔,在墙体的内部形成的孔洞,大幅减轻墙体每平方米的重量;所有横向加固件固定在两端的柱子或墙体上,压顶位于悬臂墙的顶端,顶连杆固定在压顶内,第一竖向连杆位于中空孔内或中空孔的侧面,由于横向加固件通过第一竖向连杆与顶连杆进行连接,这样悬臂墙受到的抗弯力通过横向加固件传递到其它部位:一方面传递到横向加固件两端的柱子或墙体,另一方面,通过第一竖向连杆和第二竖向连杆传递到梁或楼板或地基上,大幅提高了墙体的抗弯能力;另外,整个悬臂墙在施工时,先将网板通过连接件相对地固定在一起且形成中空孔,然后将横向加固件固定在柱子或墙体上,第一竖向连杆放到中空孔内或中空孔的侧面,第一竖向连杆的一端与悬臂墙顶端的顶连杆连接好,另一端与横向加固件连接好,最后,在网板两侧和悬臂墙的顶端浇筑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最终形成内部具有中空孔的悬臂墙,施工工艺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超高悬臂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超高悬臂墙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超高悬臂墙,在横向加固件的位置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超高悬臂墙,当横向加固件为型钢时,横向加固件与柱子或墙体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超高悬臂墙,当横向加固件为型钢时,横向加固件的顶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超高悬臂墙,当横向加固件为C型钢时,C型钢的顶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超高悬臂墙,超高悬臂墙固定在梁或楼板12或地基11上,悬臂墙包括一个或多个横向加固件2、第一竖向连杆9、顶连杆3、压顶8、网板5和连接件,网板5通过连接件相对地固定在一起,两块网板5之间形成中空孔7,所有横向加固件2固定在两端的柱子或墙体4上,压顶8位于悬臂墙的顶端,顶连杆3固定在压顶8内,第一竖向连杆9位于中空孔7内或中空孔7的侧面,横向加固件2通过第一竖向连杆9与顶连杆3进行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压顶8的材料一般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悬臂墙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了功能层6,比如:保温层、隔音层、防爆层等,功能层6位于墙体的中间,连接件穿过功能层6,且网板5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功能层6的两侧,网板5与功能层6之间形成了对称的中空孔7。在实际应用中,横向加固件2一般选用为型钢和龙骨中的一种或几种,型钢包括槽钢、H型钢、U型钢、方管、T字型钢、C型钢,比如:竖向加固件2选用了方管和C型钢的组合、或者H型钢和C型钢的组合,也可为其它形状的型钢;为了使得横向加固件2连接牢固,悬臂墙设有附加件21,附加件21一般为角铁,附加件21位于型钢的侧面,型钢或/和龙骨通过附加件21与悬臂墙两端的柱子或墙体4进行连接。同时,为了防止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落入到型钢内以及增强型钢的顶端局部受力,型钢的顶端设有堵头22,堵头22的顶面不高于型钢的顶面,优选型钢的顶面与堵头22的顶面平齐,或者,两者也可以保留一定的距离(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另外,如果悬臂墙受力要求不高或墙体长度尺寸小,横向加固件2也可选用C型钢,附加件21设计为托板23,C型钢的侧面设有托板23,C型钢通过托板23与柱子或墙体4进行连接;托板23一般与C型钢连为一个整体(托板23加工时,先将C型钢的顶端剪开,然后向外或向内弯折成托板23),托板23通过铆钉或焊接或螺钉与柱子或墙体4进行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压顶8的材料选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顶连杆3包括包裹件和横向杆,包裹件紧贴在横向杆的周围,横向杆通过包裹件与水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悬臂墙,所述超高悬臂墙固定在梁或楼板或地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墙包括一个或多个横向加固件、第一竖向连杆、顶连杆、压顶、网板和连接件,所述网板通过连接件相对地固定在一起,所述两块网板之间形成中空孔,所有横向加固件固定在两端的柱子或墙体上,所述压顶位于悬臂墙的顶端,所述顶连杆固定在压顶内,所述第一竖向连杆位于中空孔内或中空孔的侧面,所述横向加固件通过第一竖向连杆与顶连杆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悬臂墙,所述超高悬臂墙固定在梁或楼板或地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墙包括一个或多个横向加固件、第一竖向连杆、顶连杆、压顶、网板和连接件,所述网板通过连接件相对地固定在一起,所述两块网板之间形成中空孔,所有横向加固件固定在两端的柱子或墙体上,所述压顶位于悬臂墙的顶端,所述顶连杆固定在压顶内,所述第一竖向连杆位于中空孔内或中空孔的侧面,所述横向加固件通过第一竖向连杆与顶连杆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悬臂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墙还包括功能层,所述功能层位于墙体的中间,所述网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功能层的两侧,所述网板与功能层之间形成中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悬臂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固件为型钢和龙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悬臂墙设有附加件,所述型钢或/和龙骨通过附加件与悬臂墙两端的柱子或墙体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悬臂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墙还包括植筋或/和通长的拉结筋,所述悬臂墙通过植筋或/和通长的拉结筋与悬臂墙四周的梁或楼板或柱子或墙体进行连接;所述附加件位于型钢的侧面,所述型钢的顶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燕邹梦珂林海张祖纲邹钧兆邹本宁
申请(专利权)人:良固建筑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