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型绿色建筑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68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潮型绿色建筑墙体,包括防护玻璃、防护玻璃支撑架、绿色防水涂料层、腻子膏涂层、防水油毡层、水泥层、大理石砖和结构墙体,所述防护玻璃单独设置在结构墙体的最外侧并通过防护玻璃支撑杆固定在结构墙体上,所述结构墙体外侧的由外至内依次铺有绿色防水涂料层、腻子膏涂层和防水油毡层,所述结构墙体内侧最外层铺设有大理石砖,大理石砖通过水泥层粘附于防水油毡层上;通过防护玻璃的这一保护层的设置减少了自然环境的风蚀日晒对建筑外墙体绿色防水涂层3产生的破坏,同时,在建筑墙体内外两侧的深层铺设防水油毡层可以有效的防止在绿色防水涂料层3逐渐脱落后因修缮不及时而带来的建筑渗水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潮型绿色建筑墙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潮型绿色建筑墙体。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绿色防潮型建筑墙体多采用直接在墙体外层涂防水材料的方式实现,这样的实现方式往往在墙体经历一定时间的风蚀日晒之后,表面的防水材料便会脱落,使墙体失去防水防潮的功能,而这一防水材料脱落的过程乃是一长期的缓慢进程,往往无法及时的在出现第一处脱落时便对墙体进行修缮,这也造成了在修缮前墙体部分区域防水防潮性能的降低,因此,减慢防水涂层的脱落速度,并让墙体在防水涂层脱落时依然能够防水防潮便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型绿色建筑墙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潮型绿色建筑墙体,包括防护玻璃、防护玻璃支撑架、绿色防水涂料层、腻子膏涂层、防水油毡层、水泥层、大理石砖和结构墙体,所述防护玻璃单独设置在结构墙体的最外侧,所述防护玻璃通过防护玻璃支撑架固定在结构墙体上,所述结构墙体处于建筑外的一侧最外层铺有绿色防水涂料层,所述绿色防水涂料层覆盖于腻子膏涂层上,所述腻子膏涂层下还设有防水油毡层,所述结构墙体处于建筑内的一侧最外层铺设有大理石砖,所述大理石砖通过水泥层粘附于防水油毡层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铺设于结构墙体处于建筑外一侧的防水油毡层下还铺设有保温材料层,所述保温材料层共设有两层,所述两层保温材料层封装形成隔音空腔,所述隔音空腔的侧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半球结构体。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结构墙体的两侧表面均铺设有抗裂纤维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玻璃支撑架包括固定在墙体外表面的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与支撑杆连接并固定,所述支撑杆上间隔固定有防护玻璃固定架,所述防护玻璃固定架包括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的吸盘架和设置在吸盘架四角的固定吸盘,所述固定吸盘与防护玻璃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玻璃之间设有防水密封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护玻璃的这一保护层的设置减少了自然环境的风蚀日晒对建筑外墙体绿色防水涂层产生的破坏,同时,在建筑墙体内外两侧的深层铺设防水油毡层可以有效的防止在绿色防水涂料层逐渐脱落后因修缮不及时而带来的建筑渗水等不良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防潮型绿色建筑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防潮型绿色建筑墙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防潮型绿色建筑墙体中防护玻璃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防潮型绿色建筑墙体防护玻璃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玻璃、101-防水密封胶、2-防护玻璃支撑架、21-支撑杆、22-防护玻璃固定架、221-吸盘架、222-固定吸盘、23-固定底座、3-绿色防水涂料层、4-腻子膏涂层、5-防水油毡层、6-保温材料层、61-半球结构体、7-隔音空腔、8-抗裂纤维层、9-水泥层、10-大理石砖、11-结构墙体。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施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防潮型绿色建筑墙体,包括防护玻璃1、防护玻璃支撑架2、绿色防水涂料层3、腻子膏涂层4、防水油毡层5、水泥层9、大理石砖10和结构墙体11,所述防护玻璃1单独设置在结构墙体11的最外侧,所述防护玻璃1通过防护玻璃支撑架2固定在结构墙体11上,所述结构墙体11处于建筑外的一侧最外层铺有绿色防水涂料层3,所述绿色防水涂料层3覆盖于腻子膏涂层4上,所述腻子膏涂层4下还设有防水油毡层5,所述结构墙体11处于建筑内的一侧最外层铺设有大理石砖10,所述大理石砖10通过水泥层9粘附于防水油毡层5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的建筑外一侧设置有防护玻璃1,所述防护玻璃1通过防护玻璃支撑架2与墙体连接并固定,墙体处于建筑外一侧的涂层由外至内依次为绿色防水涂料层3、腻子膏涂层4、防水油毡层5,传统的防潮墙体往往以最外层的绿色防水涂料层3的结束而结束,而建筑外墙暴露于外环境中往往接受的不仅仅是水分,还会经受常年不断的日晒风蚀等各种恶劣的气候条件,长期处在恶劣环境中,使得绿色防水涂料层3难以长时间存在,很快就会被破坏,而造成防水性能大大降低,因而往往会发生旧建筑失去防水性而产生建筑物漏水的情况发生,而防护玻璃1的这一保护层的设置就是为了减少建筑外墙长期处于室外紫外线直射以及风蚀对绿色防水涂层3产生的破坏,同时,也可以使墙体看起来更加的美观,腻子膏涂层4则是传统的涂墙方式,可以使墙体看起来更加的美观,而防水油毡层5的设置则是深层的防水设置,我们往往能够看到旧建筑因为维修不及时而产生的漏水情况,当绿色防水涂料层3开始脱落后,因为这是一个长期性的缓慢过程,而管理方往往不会为这长期性的过程在开始时进行修缮,因此就产生了漏水的状况,因此,在建筑墙体的深层铺设防水油毡层5可以有效的防止在绿色防水涂料层3逐渐脱落时可能会因修缮不及时而带来的不良影响;墙体在建筑物内侧由最外层依次设有大理石砖10、水泥层9和防水油毡5上,大理石砖有良好的防水性,同时建筑内侧的防水油毡层5为联合墙体与房顶和底面2一同铺设,可以有效防止来自上层建筑的生活漏水渗透。请参阅图1,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铺设于结构墙体11处于建筑外一侧的防水油毡层5下还铺设有保温材料层6,所述保温材料层6共设有两层,所述两层保温材料层6封装形成隔音空腔7,所述隔音空腔7的侧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半球结构体61。本实施例中,墙体还包括设置在防水油毡层5下的保温材料层6,并且由两层保温材料层6形成一层隔音空腔7,所述保温材料层6可以有效的隔绝建筑外的热量进入建筑内部,隔音空腔7则可以有效的对声音进行削弱,同时半球结构体61可以为隔音空腔7提供一定的行程限制,保证隔音空腔7不会对墙体的质量产生影响。请参阅图1,作为本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结构墙体11的两侧表面均铺设有抗裂纤维层8。本实施例中,结构墙体11的两侧均设有抗裂纤维层8,可以有效防止建筑长期使用后的开裂等不良情况的发生。请参阅图2、3,作为本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防护玻璃支撑架2包括固定在墙体外表面的固定底座23,所述固定底座23与支撑杆21连接并固定,所述支撑杆21上间隔固定有防护玻璃固定架22,所述防护玻璃固定架22包括与支撑杆21固定连接的吸盘架221和设置在吸盘架221四角的固定吸盘222,所述固定吸盘222与防护玻璃1连接。本实施例中,防护玻璃通过防护玻璃支撑架2连接固定在墙体上,所述防护玻璃支撑架2设有通过固定吸盘222与防护玻璃1吸附固定的防护玻璃固定架22和将防护玻璃1连同防护玻璃固定架22和支撑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潮型绿色建筑墙体,包括防护玻璃(1)、防护玻璃支撑架(2)、绿色防水涂料层(3)、腻子膏涂层(4)、防水油毡层(5)、水泥层(9)、大理石砖(10)和结构墙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玻璃(1)单独设置在结构墙体(11)的最外侧,所述防护玻璃(1)通过防护玻璃支撑架(2)固定在结构墙体(11)上,所述结构墙体(11)处于建筑外的一侧最外层铺有绿色防水涂料层(3),所述绿色防水涂料层(3)覆盖于腻子膏涂层(4)上,所述腻子膏涂层(4)下还设有防水油毡层(5),所述结构墙体(11)处于建筑内的一侧最外层铺设有大理石砖(10),所述大理石砖(10)通过水泥层(9)粘附于防水油毡层(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潮型绿色建筑墙体,包括防护玻璃(1)、防护玻璃支撑架(2)、绿色防水涂料层(3)、腻子膏涂层(4)、防水油毡层(5)、水泥层(9)、大理石砖(10)和结构墙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玻璃(1)单独设置在结构墙体(11)的最外侧,所述防护玻璃(1)通过防护玻璃支撑架(2)固定在结构墙体(11)上,所述结构墙体(11)处于建筑外的一侧最外层铺有绿色防水涂料层(3),所述绿色防水涂料层(3)覆盖于腻子膏涂层(4)上,所述腻子膏涂层(4)下还设有防水油毡层(5),所述结构墙体(11)处于建筑内的一侧最外层铺设有大理石砖(10),所述大理石砖(10)通过水泥层(9)粘附于防水油毡层(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型绿色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铺设于结构墙体(11)处于建筑外一侧的防水油毡层(5)下还铺设有保温材料层(6),所述保温材料层(6)共设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柏涛
申请(专利权)人:宝龙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