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344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油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的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所述的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的反应器壳体(3)和外壳炉罐(1)之间设置高温烟气通道(8),物料导流件(4)包括靠近油泥热解脱附入口(5)的前驱动轴(22)和靠近油泥热解脱附出口(6)的后驱动轴(23),前驱动轴(22)和后驱动轴(23)上套装导流链条(24),导流链条(24)上按间隙设置多个导流板(25),前驱动轴(22)与电机(13)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能够方便可靠对输送进来的含油污泥进行加热,使含油污泥中的污染物挥发、热解成气态,便于后续处理,同时使得热脱附后的含油污泥中的还原土进入出料装置,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
本技术属于油泥(含油污泥)处理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
技术介绍
针对含油污泥物料的性状,液态油泥和半固态油泥热解脱附处理时使用的是螺旋推进式热脱附,而高含固油泥使用连续回转热解脱附设备。而热解脱附系统(装置)的作用是对从进料装置输送过来的含油污泥进行加热,使含油污泥中的污染物挥发、热解成气态,送至喷淋洗涤塔、无害化及热能回收、尾气处理装置进行净化处理,热脱附后的还原土从热脱附装置出来后进入出料装置进行后续处理。而现有技术中的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可靠对输送进来的含油污泥进行加热,使含油污泥中的污染物挥发、热解成气态,便于后续处理,同时使得热脱附后的含油污泥中的还原土进入出料装置,从而方便高效完成热解脱附处理,降低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的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为一种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包括外壳炉罐,脱附反应器位于外壳炉罐内,脱附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反应器壳体内设置物料导流件,反应器壳体一端设置油泥热解脱附入口,反应器壳体另一端设置油泥热解脱附出口,反应器壳体和物料导流件之间形成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反应器壳体和外壳炉罐之间设置高温烟气通道,高温烟气通道一端为烟气进口,高温烟气通道另一端为烟气出口,油泥热解脱附入口与烟气出口位于同一侧,油泥热解脱附出口与烟气进口位于同一侧,物料导流件包括靠近油泥热解脱附入口的前驱动轴和靠近油泥热解脱附出口的后驱动轴,前驱动轴和后驱动轴上套装导流链条,导流链条上按间隙设置多个导流板,前驱动轴与电机连接,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与热解气体处理部件连通,油泥热解脱附出口与出料部件连通,热解脱附油泥经过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进行处理时,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内的压力处于-50Pa---150Pa之间的负压状态。热解脱附油泥经过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进行处理时,热解脱附油泥经过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的时间控制在50min-120min范围之间,所述的热解脱附油泥经过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进行处理时,经过热解脱附处理的油泥排出油泥热解脱附出口时的温度控制在250℃-550℃范围之间。所述的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通过气体输送管道与热解气体处理部件连通,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与气体输送管道连接部设置防爆泄压阀。所述的反应器壳体为水平布置的罐体结构,反应器壳体的反应器前端垂直设置前挡板,反应器壳体的反应器后端垂直设置后挡板,前挡板水平高度高于位于下部的导流链条上的导流板水平高度,后挡板水平高度高于位于下部的导流链条上的导流板的水平高度,电机与控制电机启停及转速的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的高温烟气通道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位于外壳炉罐下方位置,热解气体处理部件与油品冷却回收部件连通,热解气体处理部件同时与不燃气体净化部件连通,不燃气体净化部件与燃烧室连通。所述的外壳炉罐外层设置玻璃纤维保温层,玻璃纤维保温层包括硬质保温棉层和软质保温面层,热解脱附油泥经过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进行处理时,外壳炉罐外表面的温度控制在60℃以下。所述的玻璃纤维保温层的耐受温度控制在1000℃-1280℃范围之间。所述的反应器壳体外壁从上到下设置多组凸出的肋片组件,每组肋片组件包括多个肋片,每组肋片组件的多个肋片沿反应器壳体外壁一周按间隙布置。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采用夹套间接加热的结构,主要由外壳炉罐和脱附反应器组成,其中反应器的核心是物料导流件,物料导流件具有推送物料输送的功能,使得物料在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内从入口向出口方向移动输送,而油泥在反应器内进行输送过程中实现反复运动,吸收高温烟气通道内的高温烟气的热量,逐渐被加热。并且含油污泥在输送过程中与高温烟气逆流间接接触,即两者并不直接接触,而且两者输送方向相反,油泥走向和高温烟气走向相反,而含油污泥在热解脱附系统的放映器内的停留时间在20~120min之间,出料温度在250~550℃,油泥出料温度和停留时间均可在以上范围内调节。同时,脱附反应器均在微负压-50~-150Pa状态下工作,物料导流件的前驱动轴由电机驱动,达到转速可调,而后驱动轴为可以为被动驱动的从动轴,也可以为与前驱动轴同步的后驱动轴,作为后驱动轴时,设置另一个电机同步驱动后驱动轴。这样,高效高质完成热解脱出处理。本技术所述的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可靠对输送进来的含油污泥进行加热,使含油污泥中的污染物挥发、热解成气态,便于后续处理,同时使得热脱附后的含油污泥中的还原土进入出料装置,方便高效完成热解脱附处理,降低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外壳炉罐;2、脱附反应器;3、反应器壳体;4、物料导流件;5、油泥热解脱附入口;6、油泥热解脱附出口;7、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8、高温烟气通道;9、烟气进口;10、烟气出口;11、喷淋洗涤塔;12、出料部件;13、电机;14、控制部件;15、气体输送管道;16、防爆泄压阀;17、玻璃纤维保温层;18、硬质保温棉层;19、软质保温面层;20、肋片组件;21、肋片;22、前驱动轴;23、后驱动轴;24、导流链条;25、导流板;26、反应器前端;27、前挡板;28、反应器后端;29、后挡板;30、燃烧室;31、油品冷却回收部件;32、不燃气体净化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包括外壳炉罐1,脱附反应器2位于外壳炉罐1内,脱附反应器2包括反应器壳体3,反应器壳体3内设置物料导流件4,反应器壳体3一端设置油泥热解脱附入口5,反应器壳体3另一端设置油泥热解脱附出口6,反应器壳体3和物料导流件4之间形成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7,反应器壳体3和外壳炉罐1之间设置高温烟气通道8,高温烟气通道8一端为烟气进口9,高温烟气通道8另一端为烟气出口10,油泥热解脱附入口5与烟气出口10位于同一侧,油泥热解脱附出口6与烟气进口9位于同一侧,物料导流件4包括靠近油泥热解脱附入口5的前驱动轴22和靠近油泥热解脱附出口6的后驱动轴23,前驱动轴22和后驱动轴23上套装导流链条24,导流链条24上按间隙设置多个导流板25,前驱动轴22与电机13连接,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7与热解气体处理部件11连通,油泥热解脱附出口6与出料部件12连通,热解脱附油泥经过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炉罐(1),脱附反应器(2)位于外壳炉罐(1)内,脱附反应器(2)包括反应器壳体(3),反应器壳体(3)内设置物料导流件(4),反应器壳体(3)一端设置油泥热解脱附入口(5),反应器壳体(3)另一端设置油泥热解脱附出口(6),反应器壳体(3)和物料导流件(4)之间形成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7),反应器壳体(3)和外壳炉罐(1)之间设置高温烟气通道(8),高温烟气通道(8)一端为烟气进口(9),高温烟气通道(8)另一端为烟气出口(10),油泥热解脱附入口(5)与烟气出口(10)位于同一侧,油泥热解脱附出口(6)与烟气进口(9)位于同一侧,物料导流件(4)包括靠近油泥热解脱附入口(5)的前驱动轴(22)和靠近油泥热解脱附出口(6)的后驱动轴(23),前驱动轴(22)和后驱动轴(23)上套装导流链条(24),导流链条(24)上按间隙设置多个导流板(25),前驱动轴(22)与电机(13)连接,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7)与热解气体处理部件(11)连通,油泥热解脱附出口(6)与出料部件(12)连通,热解脱附油泥经过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7)进行处理时,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7)内的压力处于-50Pa---150Pa之间的负压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炉罐(1),脱附反应器(2)位于外壳炉罐(1)内,脱附反应器(2)包括反应器壳体(3),反应器壳体(3)内设置物料导流件(4),反应器壳体(3)一端设置油泥热解脱附入口(5),反应器壳体(3)另一端设置油泥热解脱附出口(6),反应器壳体(3)和物料导流件(4)之间形成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7),反应器壳体(3)和外壳炉罐(1)之间设置高温烟气通道(8),高温烟气通道(8)一端为烟气进口(9),高温烟气通道(8)另一端为烟气出口(10),油泥热解脱附入口(5)与烟气出口(10)位于同一侧,油泥热解脱附出口(6)与烟气进口(9)位于同一侧,物料导流件(4)包括靠近油泥热解脱附入口(5)的前驱动轴(22)和靠近油泥热解脱附出口(6)的后驱动轴(23),前驱动轴(22)和后驱动轴(23)上套装导流链条(24),导流链条(24)上按间隙设置多个导流板(25),前驱动轴(22)与电机(13)连接,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7)与热解气体处理部件(11)连通,油泥热解脱附出口(6)与出料部件(12)连通,热解脱附油泥经过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7)进行处理时,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7)内的压力处于-50Pa---150Pa之间的负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其特征在于:热解脱附油泥经过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7)进行处理时,热解脱附油泥经过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7)的时间控制在50min-120min范围之间,所述的热解脱附油泥经过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7)进行处理时,经过热解脱附处理的油泥排出油泥热解脱附出口(6)时的温度控制在250℃-550℃范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回转式热解脱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解脱附油泥输送通道(7)通过气体输送管道(15)与热解气体处理部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宗甲章邦志李大明赵峰娃姚源李朝晖汪宁考传利王虎山周静葛海根朱兴华汪勇李洋李宗阳韩啸张家楠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芜湖海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