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47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油泥热解脱附处理技术领域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的装置壳体(1)一端为装置进料口,装置壳体另一端为装置出料口,所述的装置壳体内设置螺旋输送机,装置进料口和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连通,装置壳体外部设置冷却部件,所述的冷却部件与冷却水水箱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能够方便可靠地将经过热解脱附处理后的高温还原土进行冷却,并且送至指定位置出料,同时保证热解脱附装置的密封性,避免氧气进入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油泥热解脱附处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中,对含油污泥进行热解脱附处理后,需要对物料(高温还原土)进行出料。而在出料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物料进行冷却,另一方面,需要对物料进行持续输送。而现有技术中的出料装置,结构复杂,物料输送效率低,物料冷却控制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可靠地将经过热解脱附处理后的高温还原土进行冷却,并且送至指定位置出料,同时保证热解脱附装置的密封性,避免氧气进入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为一种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包括装置壳体,装置壳体一端为装置进料口,装置壳体另一端为装置出料口,所述的装置壳体内设置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从靠近装置进料口一端延伸到靠近装置出料口一端,装置进料口和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连通,装置壳体外部设置冷却部件,所述的冷却部件与冷却水水箱连通。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的螺旋输送机一端设置电机,电机的转轴与螺旋输送机一端固定连接,螺旋输送机另一端固定在装置壳体内,电机与能够控制电机启停的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的螺旋输送机一端通过轴承Ⅰ与装置壳体内固定设置的连接座Ⅰ活动连接,螺旋输送机另一端通过轴承Ⅱ与装置壳体内固定设置的连接座Ⅱ活动连接。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的装置进料口和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之间设置关风机,关风机与能够控制关风机启停的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的冷却部件和装置壳体之间为冷却夹层,冷却夹层靠近装置进料口一端通过进水管与冷却水水箱连通,冷却夹层靠近装置出料口一端通过回水管与冷却水水箱连通,进水管和冷却水水箱之间设置水泵,水泵与能够控制水泵启停的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的装置出料口与出料渣仓连通。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的装置壳体包括一级装置壳体和二级装置壳体,一级装置壳体内设置一级螺旋输送机,二级装置壳体内设置二级螺旋输送机,一级装置壳体和二级装置壳体串联连接。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的冷却部件和一级装置壳体之间形成一级冷却夹层,所述的冷却部件和二级装置壳体之间形成二级冷却夹层。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出料装置的装置进料口连通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出料装置的装置出料口连通出料渣仓连通。这样,进行出料时,螺旋输送机转动,将进入的经过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处理过的物料进行输送,输送过程,冷却部件对输送中的物料进行冷却,使得通过装置出料口排出的物料的温度控制在设定的温度反为以下,降低设备表面高温危险。本技术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能够方便可靠地将经过热解脱附处理后的高温还原土进行冷却,并且送至指定位置出料,同时保证热解脱附装置的密封性,避免氧气进入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装置壳体;2、装置进料口;3、装置出料口;4、螺旋输送机;5、冷却部件;6、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7、冷却水水箱;8、转轴;9、出料渣仓;10、电机;11、控制部件;12、关风机;13、冷却夹层;14、进水管;15、回水管;16、水泵;17、一级装置壳体;18、二级装置壳体;19、一级冷却夹层;20、二级冷却夹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一端为装置进料口2,装置壳体1另一端为装置出料口3,所述的装置壳体1内设置螺旋输送机4,螺旋输送机4从靠近装置进料口2一端延伸到靠近装置出料口3一端,装置进料口2和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6连通,装置壳体1外部设置冷却部件5,所述的冷却部件5与冷却水水箱7连通。上述结构,出料装置的装置进料口连通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出料装置的装置出料口连通出料渣仓9连通。这样,进行出料时,螺旋输送机4转动,将进入的经过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处理过的物料(高温还原土)进行输送,输送过程,冷却部件对输送中的物料进行冷却,使得通过装置出料口3排出的物料的温度控制在设定的温度反为以下,降低设备表面高温危险。本技术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能够方便可靠地将经过热解脱附处理后的高温还原土进行冷却,且送至指定位置出料,同时保证热解脱附装置密封性,避免氧气进入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的螺旋输送机4一端设置电机10,电机10的转轴8与螺旋输送机4一端固定连接,螺旋输送机4另一端固定在装置壳体1内,电机10与能够控制电机10启停的控制部件11连接。上述结构,螺旋输送机通过电机的转动控制转动,使得螺旋输送机的螺旋杆能够沿着装置壳体输送物料,从而将进入装置壳体的物料向装置壳体外输送,输送过程中实现可靠冷却。所述的螺旋输送机4一端通过轴承Ⅰ与装置壳体1内固定设置的连接座Ⅰ活动连接,螺旋输送机4另一端通过轴承Ⅱ与装置壳体1内固定设置的连接座Ⅱ活动连接。上述结构,螺旋输送机可靠地活动安装在轴承上,而每个轴承分别活动安装在对应的连接座,连接座则固定设置在装置壳体内,这样,电机转动,驱动螺旋输送机转动。并且螺旋输送机通过轴承实现连接,耐磨性好,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提高。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的装置进料口2和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6之间设置关风机12,关风机12与能够控制关风机12启停的控制部件11连接。上述结构,关风机(关风器)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现成技术即可。其主要作用是避免空气从进入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热解脱附反应器),避免产生危险,提高作业安全性。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的冷却部件5和装置壳体1之间为冷却夹层13,冷却夹层13靠近装置进料口2一端通过进水管14与冷却水水箱7连通,冷却夹层13靠近装置出料口3一端通过回水管15与冷却水水箱7连通,进水管14和冷却水水箱7之间设置水泵16,水泵16与能够控制水泵16启停的控制部件11连接。上述结构,冷却夹层内的冷却水处于循环状态,在出料过程中,冷却部件持续工作,持续不断带走输送中的物料中的热量,使得快速冷却。所述的装置出料口3与出料渣仓9连通。上述结构,通过出料装置输送冷却的物料,被输送到出料渣仓9进行存储,便于下一步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一端为装置进料口(2),装置壳体(1)另一端为装置出料口(3),所述的装置壳体(1)内设置螺旋输送机(4),螺旋输送机(4)从靠近装置进料口(2)一端延伸到靠近装置出料口(3)一端,装置进料口(2)和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6)连通,装置壳体(1)外部设置冷却部件(5),所述的冷却部件(5)与冷却水水箱(7)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一端为装置进料口(2),装置壳体(1)另一端为装置出料口(3),所述的装置壳体(1)内设置螺旋输送机(4),螺旋输送机(4)从靠近装置进料口(2)一端延伸到靠近装置出料口(3)一端,装置进料口(2)和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6)连通,装置壳体(1)外部设置冷却部件(5),所述的冷却部件(5)与冷却水水箱(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的螺旋输送机(4)一端设置电机(10),电机(10)的转轴(8)与螺旋输送机(4)一端固定连接,螺旋输送机(4)另一端固定在装置壳体(1)内,电机(10)与能够控制电机(10)启停的控制部件(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输送机(4)一端通过轴承Ⅰ与装置壳体(1)内固定设置的连接座Ⅰ活动连接,螺旋输送机(4)另一端通过轴承Ⅱ与装置壳体(1)内固定设置的连接座Ⅱ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用出料装置的装置进料口(2)和油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6)之间设置关风机(12),关风机(12)与能够控制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宗甲王振奎赵峰娃万长宝张可可汪俊贤方存张严金玉华方磊张文生汪勇李洋李宗阳张家楠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芜湖海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