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料高效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235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13
本申请涉及一种原料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机体、进料组件、上料组件和循环组件,所述进料组件用于接收原料,所述上料组件用于将进料组件内的原料输送至机体内部进行混合,所述循环组件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内部设有插板,所述插板与循环管滑动配合。本申请可以控制循环管的下料量,减少由于循环罐内下料过多导致堵塞进料口设置造成原料溢出的可能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料高效混合装置
本申请涉及物料混合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原料高效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混合装置一般采用卧式混料机和立式混料机,立式混料机具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混料均匀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现有的立式混料机中,叶片式混料机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物料的重量影响,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很大的驱动力,因此对驱动电机的功率有很高要求,生产耗能高,而原料高效混合装置多为提升物料混合后,物料从螺旋送料装置上方抛出落入送料装置底端进行再次提升,通过多次循环提升达到将物料混合均匀的目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324492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原料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料桶、螺旋送料桶及螺旋送料叶片,所述螺旋送料桶包括上下两部分,所述螺旋送料叶片贯穿所述螺旋送料桶的内部,所述料桶与所述螺旋送料桶下部分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料桶设有至少二个循环料口,从所述螺旋送料桶上部分挤出的物料落入所述料桶后可经由所述循环料口进入所述螺旋送料桶下部分。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方案中在实际使用时,循环料口处不能控制原料的流量大小,可能产生料桶内原料过多,造成设备堵塞,甚至原料外溢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上述设备堵塞以及原料外溢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原料高效混合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原料高效混合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原料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机体、进料组件、上料组件和循环组件,所述进料组件用于接收原料,所述上料组件用于将进料组件内的原料输送至机体内部进行混合,所述循环组件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内部设有插板,所述插板与循环管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循环罐内设置可以抽拉的插板,可以通过控制插板的开度来控制循环管内部的原料流量大小,从而使其与进料斗内上料速度一致,减少了堵塞进料口甚至原料外溢的可能性。可选的,所述循环管内部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倾斜设置,所述插板与滑轨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限制了插板的滑动方向,减少了插板偏移的可能性,同时滑轨倾斜设置,更方便下料。可选的,所述插板上设有手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方便工作人员对插板进行推拉操作,便于控制。可选的,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机体底部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内设有碎料网,所述碎料网的形状与进料斗相吻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斗用于接收原料,碎料网用于将大块的原料分散开,减少其堵塞进料口的可能性。可选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机体内部的转动轴和设置在转动轴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外部套设有上料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叶片在转动轴的带动下进行转动,给原料提供推动力,上料筒对原料限位,使原料能够在上料筒内向上移动,方便对原料进行混合。可选的,所述上料筒底部设有上料口,所述上料筒顶部设有撒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从上料口处进入上料筒,在筒内到达撒料口,之后重新洒落至上料口进行循环,使原料混合充分。可选的,所述机体上设有观察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镜时刻观察机体内部的工作情况。可选的,所述机体上还设有检修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打开检修门对机体内部进行清理或者检修。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循环管处设有插板,通过控制插板的开度即可控制循环管的流量,减少由于循环管下料过多导致进料口堵塞甚至原料外溢的可能性;2.进料斗内设有碎料网,对倒入的原料进行分散处理,进一步减少了进料口堵塞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机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右视剖面图。附图标记:100、机体;110、圆筒部;111、盖板;112、观察镜;113、检修门;120、圆锥部;121、出料管;122、出料阀;200、进料组件;210、进料桶;211、进料口;220、进料斗;221、侧板;222、外挡板;223、碎料网;224、滑槽;225、把手;300、上料组件;310、转动轴;311、螺旋叶片;320、电机;330、上料筒;331、上料口;332、撒料口;340、支撑杆;400、循环组件;410、循环管;411、插槽;412、插板;413、滑轨;414、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原料高效混合装置,参照图1至图3,包括机体100、进料组件200、上料组件300和循环组件400,进料组件200用于接收原料,上料组件300将进料组件200中的原料输送至机体100内部,在输送的同时对原料进行混合,循环组件400使原料从机体100内部循环至进料组件200中,再次经过上料组件300进入机体100内部,使原料混合更加均匀。参照图1,机体100包括一体设置的圆筒部110和圆锥部120,圆筒部110置于圆锥部120的上方,在圆筒部110的顶部设有盖板111,盖板111对圆筒部110的顶部进行密封,防止混料的时候扬尘飞出。在圆锥部120的侧面设有出料管121,出料管121与机体100内部连通,在出料管121上还设有出料阀122,机体100内部的原料混合完成后,打开出料阀122即可将内部物料排出。在圆筒部110上还设有观察镜112和检修门113,观察镜112可以对机体100内部的原料混合情况进行观察,检修门113方便工作人员对机体100内部零件进行检修等工作。参照图1和图2,进料组件200包括设置在圆锥部120底部的进料桶210和设置在进料桶210一侧的进料斗220,进料桶210的顶部与圆锥部120的底部连通,进料桶210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211,进料口211设置为方形。进料斗220罩设在进料口211上,进料斗220由两个侧板221和一个外挡板222组成,本实施例中将侧板221设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侧板221的一条直角边与进料桶210焊接,外挡板222与两块侧板221的斜边焊接,因此外挡板222形成斜面,方便原料进入进料口211。外挡板222可以为直板或者弧形板,本实施例中将外挡板222设置为弧形板,增大了进料斗220的开口,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倒料。参照图2,为了减少进料口211被结块的原料堵塞的可能性,在进料斗220内设有碎料网223,碎料网223水平设置在进料口211的上方,且碎料网223的形状与进料斗220的水平横截面相吻合,碎料网223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分料杆,向进料斗220内添加原料时,原料经过碎料网223,结块的部分被分散,减少原料堵塞进料口211的可能性。在进料斗220的外挡板222上还设有滑槽224,碎料网223与滑槽224滑动连接,另外,碎料网223上还设有把手225,工作人员可通过把手225对碎料网223进行拆卸,方便清理和检修。参照图3,上料组件300包括连接有动力的转动轴310,本实施例中采用电机320为转动轴310提供转动的动力,电机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料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机体(100)、进料组件(200)、上料组件(300)和循环组件(400),所述进料组件(200)用于接收原料,所述上料组件(300)用于将进料组件(200)内的原料输送至机体(100)内部进行混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400)包括设置在机体(100)上的循环管(410),所述循环管(410)内部设有插板(412),所述插板(412)与循环管(410)滑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料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机体(100)、进料组件(200)、上料组件(300)和循环组件(400),所述进料组件(200)用于接收原料,所述上料组件(300)用于将进料组件(200)内的原料输送至机体(100)内部进行混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400)包括设置在机体(100)上的循环管(410),所述循环管(410)内部设有插板(412),所述插板(412)与循环管(410)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高效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410)内部设有滑轨(413),所述滑轨(413)倾斜设置,所述插板(412)与滑轨(413)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料高效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412)上设有手柄(4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高效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峰罗国春许兴一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彦峰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