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飞机加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756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飞机加载车,包括载重系统、车架系统、升降液压系统和电子检测系统;载重系统与车架系统可拆卸连接,且载重系统包括可装配不同型号的飞机轮胎和轮毂,通过装配不同质量的配重块模拟不同承载能力的飞机在滑跑时对地面施加的载荷;所述车架系统包括车体大梁框架、导向柱、牵引转向前轴和牵引后轴,所述车架系统通过导向柱与载重系统连接,牵引转向前轴使整车具有转向、行驶、刹车等功能;所述牵引转向前轴上安装有液压泵站和电子检测系统,所述升降液压系统安装在所述车体大梁框架上,且所述液压泵站为所述升降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模拟计算飞机在滑跑时对地面施加的载荷,且整车左右对称设计,重心基本无偏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飞机加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加载车
,尤其涉及一种模拟飞机加载车。
技术介绍
飞机在起降和滑跑时,飞机的主轮会对路面产生极大的载荷。在研究机场道面时,需要考虑飞机荷载对道面结构和材料的影响,从加载角度考虑,做实验时最理想的方法是直接让真实飞机通行给道面加载,但是飞机的调动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涉及到成本、安全、场地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既能得到飞机的近似加载效果,又方便价廉,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模拟飞机加载车,能够模拟计算出不同承载能力、不同型号飞机在滑跑时飞机主轮对路面施加的载荷大小,既能得到飞机的近似加载效果,又方便价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拟飞机加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载重系统、车架系统、升降液压系统和电子检测系统;所述载重系统包括飞机主轮、轮胎转接架、压力传感器、载重大梁、框架板、导套和配重块;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载重大梁的底部,所述轮胎转接架安装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部,且所述飞机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飞机加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载重系统(100)、车架系统(200)、升降液压系统(300)和电子检测系统(400);/n所述载重系统(100)包括飞机主轮(1)、轮胎转接架(2)、压力传感器(3)、载重大梁(4)、框架板(5)、导套(6)和配重块(7);所述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所述载重大梁(4)的底部,所述轮胎转接架(2)安装在所述压力传感器(3)的底部,且所述飞机主轮(1)通过所述轮胎转接架(2)安装在所述载重大梁(4)的下方;所述载重大梁(4)的顶部设有四周均设有框架板(5),所述框架板(5)围成的空间内设有配重块(7),所述框架板(5)的外侧壁上固设有多个导套(6);/n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飞机加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载重系统(100)、车架系统(200)、升降液压系统(300)和电子检测系统(400);
所述载重系统(100)包括飞机主轮(1)、轮胎转接架(2)、压力传感器(3)、载重大梁(4)、框架板(5)、导套(6)和配重块(7);所述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所述载重大梁(4)的底部,所述轮胎转接架(2)安装在所述压力传感器(3)的底部,且所述飞机主轮(1)通过所述轮胎转接架(2)安装在所述载重大梁(4)的下方;所述载重大梁(4)的顶部设有四周均设有框架板(5),所述框架板(5)围成的空间内设有配重块(7),所述框架板(5)的外侧壁上固设有多个导套(6);
所述车架系统(200)包括车体大梁框架(8)、导向柱(9)、牵引转向前轴(500)和牵引后轴(600),所述车体大梁框架(8)上安装有与所述导套(6)相匹配的多个导向柱(9),所述载重系统(100)与所述车架系统(200)通过所述导套(6)和所述导向柱(9)可拆卸连接;所述车体大梁框架(8)的前端底部设有牵引转向前轴(500),所述车体大梁框架(8)的后端底部设有牵引后轴(600);
所述牵引转向前轴(500)上安装有液压泵站(10)和电子检测系统(400),所述升降液压系统(300)安装在所述车体大梁框架(8)上,且所述液压泵站(10)为所述升降液压系统(300)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飞机加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转接架(2)包括转接架本体和主轮轴(205),所述转接架本体包括第一安装板(201)、外封板(202)、内封板(203)和侧板(204),所述第一安装板(201)与所述压力传感器(3)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封板(202)和所述内封板(203)平行固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板(201)的底部,且所述外封板(202)和所述内封板(203)均为台阶状结构,所述外封板(202)与所述内封板(203)之间填充有侧板(204);
所述转接架本体靠近底部处设有主轮轴(205),所述主轮轴(205)贯穿所述转接架本体,且所述主轮轴(205)外套设有套筒(206)和轴套(207),所述套筒(206)位于所述转接架本体内,所述轴套(207)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内封板(203)的内侧;
所述外封板(202)的外侧可拆卸安装有限位板(208),所述限位板(208)位于所述主轮轴(205)的上方,且所述限位板(208)的底部与所述主轮轴(205)的顶部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飞机加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3)为轮辐式压力传感器,且所述压力传感器(3)的个数为四个,所述压力传感器(3)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板(301),底部设有第三安装板(302),四个所述压力传感器(3)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安装板(301)和第三安装板(302)之间,且所述压力传感器(3)的受力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01)接触;所述第二安装板(301)与所述载重大梁(4)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302)与所述第一安装板(20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飞机加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大梁(4)的上表面固设有多个用于对所述配重块(7)进行限位的限位方管(403),所述载重大梁(4)的四周均匀固设有多个拉紧耳(404);所述载重大梁(4)的前后各安装有一块起吊连接耳(405),所述起吊连接耳(405)用于连接所述升降液压系统(300);
所述载重大梁(4)的四角均固设有一块导套安装板(406),所述导套(6)固设在所述导套安装板(40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拟飞机加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大梁框架(8)包括两个框架横梁(801)和两个框架纵梁(802),两个所述框架横梁(801)和两个所述框架纵梁(802)围成一种中空框架,两个所述框架纵梁(802)的底部固设有多个加强横梁(803),所述加强横梁(803)与所述框架横梁(801)平行,且所述加强横梁(803)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载重大梁(4)固定安装的第一固定孔(805);
两个所述框架横梁(801)的两端部均安装有导向柱(9),两个所述框架横梁(801)的中部均设有油缸安装座(8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拟飞机加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液压系统(300)有两个,两个所述升降液压系统(300)分别安装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许巍翁兴中高培伟姚志华张宇晖苏立海王泽林谭万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零壹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