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701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及其生产工艺,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耐磨光滑层、内结构层、过渡结构层、结构层、外结构层以及外表面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采用多层纤维纱浸胶缠绕而成,相较于传统材质的逃生通道,最大限度地降低重量的同时,保证逃生通道足够的抗压强度以及环形刚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逃生通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在路梁隧道建筑上,需要在隧道内预设置逃生通道,以便在隧道塌方时,隧道里人员可以迅速进入逃生通道,从而撤离隧道。由于现在国内使用的逃生通道,基本都是钢制管道,混凝土管道,聚丙烯复合管道等。由于以上几种材质管道,重量太大,在安装,拆卸上,给操作人员造成了很大困难,需要的时间太长,大大影响了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及其生产工艺,保证逃生通道的抗压强度以及环向刚度,最大限度降低逃生管道的重量,提高生产效率,快速实现安装拆卸。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耐磨光滑层、内结构层、过渡结构层、结构层、外结构层以及外表面层;耐磨光滑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聚酯纤维、20-30份的树脂、2-3份的耐磨剂以及3-5份的阻燃剂;内结构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聚酯纤维、60-80份的晶须纤维、30-40份的树脂、3-5份的耐磨剂以及3-5份的阻燃剂;过渡结构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有机纤维、10-15份的树脂以及10-15份的界面树脂;结构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晶须纤维、20-30份的树脂、3-5份的阻燃剂以及3-5份的增韧剂;外结构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有机纤维、20-30份的树脂、3-5份的阻燃剂以及3-5份的耐摩擦剂;外表面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10-15份的树脂、10-15份的表面树脂、3-5份的增韧剂、3-5份的阻燃剂以及1-3份的抗紫外线剂.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如下:S1、定位专用的缠绕机,缠绕机包括缠绕机床身、纱架、两主轴支架以及置于两主轴支架之间的模具主轴,模具主轴通过主轴电机实现驱动,模具主轴上具有模具,缠绕机床身上设有小车导轨,小车导轨上设有由伺服电机驱动的小车,小车上具有与模具位置相配合的多自由度吐丝嘴,小车上位于多自由度喷丝嘴与模具之间的位置具有浸胶槽,主轴电机驱动模具作旋转运动,主轴电机上具有计数器,伺服电机驱动小车沿着模具的延伸方向作往返式运动;S2、启动缠绕,将耐磨光滑层的玻璃纤维纱以及聚酯纤维纱穿过自由度喷丝嘴,在浸胶槽内混入搅拌后的树脂胶液,启动伺服电机以及主轴电机,使耐磨光滑层的玻璃纤维纱以及聚酯纤维纱经过树脂胶液缠绕在模具上,随着小车的往复式运动而实现在模具上的多切点交叉叠加缠绕,当耐磨光滑层缠绕完毕后,依次缠绕内结构层、过渡结构层、结构层、外结构层以及外表面层,固化1.5-2h,形成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分段;S3、组装,将相邻的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分段通过连接件进行组装,形成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S4、表面处理:在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的外壁喷涂警戒线以及指导逃生方向的箭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S3中连接件包括相邻两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分段的两端嵌入设置在圆环体,还包括第一卡箍环以及第二卡箍环,第一卡箍环与第二卡箍环分别置于圆环体的两侧位置,第一卡箍环与第二卡箍环之间具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的内壁抵在圆环体的外壁上,第一卡箍环与第二卡箍环为不封闭结构,且第一卡箍环的两端与第二卡箍环的两端均通过卡扣实现紧固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S2中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分段的长度为2000mm,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分段的直径为800mm-1000m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的逃生通道采用多层纤维纱浸胶缠绕而成,相较于传统材质的逃生通道,最大限度地降低重量的同时,保证逃生通道足够的抗压强度以及环形刚度,提高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多切点交叉叠加缠绕的缠绕方式,进一步促进胶液渗透至纤维纱之间,保证纤维纱缠绕固化后的连接稳定性,同时这种缠绕方式制得的逃生通道结构强度更佳。3、相邻两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管道分段之间通过特制结构的连接件实现组装,安装拆卸方便,连接稳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缠绕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件与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管道分段的连接示意图。图中标号:100-耐磨光滑层、200-内结构层、300-过渡结构层、400-结构层、500-外结构层、600-外表面层;1-缠绕机床身、2-纱架、3-主轴支架、4-模具主轴、5-模具、6-小车导轨、7-小车、8-浸胶槽、9-自由吐丝嘴、10-主轴电机、11-伺服电机、12-计数器、13-连接件、14-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管道分段;131-第一卡箍环、132-第二卡箍环、133-连接杆、134-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如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连接”“设有”“具有”等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说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基本含义。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耐磨光滑层100、内结构层200、过渡结构层300、结构层400、外结构层500以及外表面层600;耐磨光滑层100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聚酯纤维、20-30份的树脂、2-3份的耐磨剂以及3-5份的阻燃剂;内结构层200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聚酯纤维、60-80份的晶须纤维、30-40份的树脂、3-5份的耐磨剂以及3-5份的阻燃剂;过渡结构层300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有机纤维、10-15份的树脂以及10-15份的界面树脂;结构层400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晶须纤维、20-30份的树脂、3-5份的阻燃剂以及3-5份的增韧剂;外结构层500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耐磨光滑层、内结构层、过渡结构层、结构层、外结构层以及外表面层;/n所述耐磨光滑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聚酯纤维、20-30份的树脂、2-3份的耐磨剂以及3-5份的阻燃剂;/n所述内结构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聚酯纤维、60-80份的晶须纤维、30-40份的树脂、3-5份的耐磨剂以及3-5份的阻燃剂;/n所述过渡结构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有机纤维、10-15份的树脂以及10-15份的界面树脂;/n所述结构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晶须纤维、20-30份的树脂、3-5份的阻燃剂以及3-5份的增韧剂;/n所述外结构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有机纤维、20-30份的树脂、3-5份的阻燃剂以及3-5份的耐摩擦剂;/n所述外表面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10-15份的树脂、10-15份的表面树脂、3-5份的增韧剂、3-5份的阻燃剂以及1-3份的抗紫外线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耐磨光滑层、内结构层、过渡结构层、结构层、外结构层以及外表面层;
所述耐磨光滑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聚酯纤维、20-30份的树脂、2-3份的耐磨剂以及3-5份的阻燃剂;
所述内结构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聚酯纤维、60-80份的晶须纤维、30-40份的树脂、3-5份的耐磨剂以及3-5份的阻燃剂;
所述过渡结构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有机纤维、10-15份的树脂以及10-15份的界面树脂;
所述结构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晶须纤维、20-30份的树脂、3-5份的阻燃剂以及3-5份的增韧剂;
所述外结构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60-80份的有机纤维、20-30份的树脂、3-5份的阻燃剂以及3-5份的耐摩擦剂;
所述外表面层采用的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的玻璃纤维、10-15份的树脂、10-15份的表面树脂、3-5份的增韧剂、3-5份的阻燃剂以及1-3份的抗紫外线剂。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逃生通道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S1、定位专用的缠绕机,所述缠绕机包括缠绕机床身、纱架、两主轴支架以及置于两主轴支架之间的模具主轴,所述模具主轴通过主轴电机实现驱动,所述模具主轴上具有模具,所述缠绕机床身上设有小车导轨,所述小车导轨上设有由伺服电机驱动的小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安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融至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