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健身安全保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050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健身安全保护方法,涉及智能健身领域,本方法应用于智能健身系统中,所述智能健身系统包括电机、支臂和穿过所述支臂耦合在所述电机上的拉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所述支臂的第一实时位置数据、所述拉绳的第二位置实时数据和所述拉绳的第一实时移动速度数据中的至少一类数据作为工作状态数据;通过所述工作状态数据,获得所述智能健身系统的工作状态;判断所述智能健身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则对所述智能健身系统中的电机进行控制,本方法提高了智能健身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健身安全保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健身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健身安全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智能健身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智能健身系统中包括电机、差速器、支臂、拉绳以及相应的控制器、电路及配件,电机输出轴与差速器之间连接有皮带,拉绳一端与差速器连接,拉绳另一端沿着支臂行进后连接相应的拉环或其他健身配件,用户在健身时可以通过拉动拉绳进行锻炼,也可以利用支臂进行锻炼,拉绳通过差速器及皮带带动电机运动,电机通电时产生输出力矩即阻力,用户拉动拉绳需要克服电机的输出力矩,进而实现了用户进行力量训练的目的。上述智能健身系统能够进行多种力量型训练,帮助用户实现一机多练的目的,但是力量型训练通常力量或负重大,而上述智能健身系统并没有相应的安全保护系统,因此,安全性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上述智能健身系统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健身安全保护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智能健身安全保护方法,应用于智能健身系统中,所述智能健身系统包括电机、支臂和穿过所述支臂耦合在所述电机上的拉绳,所述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健身安全保护方法,应用于智能健身系统中,所述智能健身系统包括电机、支臂和穿过所述支臂耦合在所述电机上的拉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得所述支臂的第一实时位置数据、所述拉绳的第二位置实时数据和所述拉绳的第一实时移动速度数据中的至少一类数据作为工作状态数据;/n通过所述工作状态数据,获得所述智能健身系统的工作状态;/n判断所述智能健身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则对所述智能健身系统中的电机进行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健身安全保护方法,应用于智能健身系统中,所述智能健身系统包括电机、支臂和穿过所述支臂耦合在所述电机上的拉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支臂的第一实时位置数据、所述拉绳的第二位置实时数据和所述拉绳的第一实时移动速度数据中的至少一类数据作为工作状态数据;
通过所述工作状态数据,获得所述智能健身系统的工作状态;
判断所述智能健身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则对所述智能健身系统中的电机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健身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智能健身系统中的电机进行控制包括:
通过上位机下发命令到电机控制板,所述电机控制板控制所述智能健身系统中的电机降低输出力矩,或关闭所述智能健身系统中的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健身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智能健身系统中获得用户选择的健身动作类型,在所述健身动作类型下判断所述智能健身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健身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健身系统中具有左拉绳和右拉绳,当所述健身动作类型为杠铃动作时,所述左拉绳和所述右拉绳分别与杠铃两端固定连接,检测获得所述左拉绳和所述右拉绳的实时位置,基于所述左拉绳和所述右拉绳的实时位置,获得所述左拉绳与所述右拉绳的实时位置差,判断所述实时位置差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若超出则判断实时杠铃动作不安全,对所述智能健身系统中的电机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健身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健身系统中具有左支臂和右支臂,当所述健身动作类型为阻抗运动时,检测所述左支臂和所述右支臂的实时位置,判断所述左支臂和所述右支臂中的任意一个的实时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所述左支臂和所述右支臂中任意一个的实时位置发生变化,则判断实时阻抗运动不安全,对所述智能健身系统中的电机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健身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智能健身系统中拉绳的第一实时移动速度大小和方向;
若所述第一实时移动速度的方向为回收,则判断第一实时移动速度大小是否超出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伟涛胡伟施佳宾夏晓春张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拟合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