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996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非显示区以及挖孔区,显示区围绕挖孔区;显示区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非显示区设置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导电线包括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第一连接端子分别通过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连接对应的像素单元,第一导电线所连接的像素单元和第二导电线所连接的像素单元位于挖孔区的不同侧,以此简单实用地实现了对位于挖孔区不同侧像素单元数据信号的提供,解决了现有的为了向位于挖孔区不同侧的像素单元提供数据信号,而在挖孔区不同侧分别设置驱动芯片致使显示面板尺寸增大且复杂化显示面板制程的问题,也保证了显示面板的较小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被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PassiveMatrixOLED,PMOLED)显示面板,其具有结构简单、制程容易、成本偏低以及响应速度极快等优势。为了丰富PMOLED显示面板的使用功能进而开拓PMOLED产品的应用领域,通常会在显示面板中设置表针、摄像头、听筒以及虹膜传感器等,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显示面板的较小尺寸,便会在显示面板内设计挖孔区,以在挖孔区容置所述功能器件。而如何在仍然保证显示面板较小尺寸的前提下,简单实用地向位于挖孔区不同侧的像素单元提供数据信号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在保证显示面板较小尺寸的前提下,简单实用地向位于挖孔区不同侧的像素单元提供数据信号。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非显示区和挖孔区,所述显示区围绕所述挖孔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位于所述显示区;连接端子,位于所述非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划分为显示区、非显示区和挖孔区,所述显示区围绕所述挖孔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位于所述显示区;/n连接端子,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连接端子通过导电线连接所述像素单元;其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端子,所述导电线包括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连接对应的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导电线所连接的所述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导电线所连接的所述像素单元位于所述挖孔区的不同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划分为显示区、非显示区和挖孔区,所述显示区围绕所述挖孔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位于所述显示区;
连接端子,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连接端子通过导电线连接所述像素单元;其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第一连接端子,所述导电线包括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连接对应的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导电线所连接的所述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导电线所连接的所述像素单元位于所述挖孔区的不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
所述基板一侧依次设置有构成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一电极层、发光结构层和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条第二电极;至少一条所述第二电极被所述挖孔区截断为相对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位于所述挖孔区靠近所述连接端子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部位于所述挖孔区远离所述连接端子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部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二电极部通过所述第二导电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
所述基板一侧依次设置有构成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一电极层、发光结构层和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条第二电极;至少一条所述第二电极被所述挖孔区截断为相对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位于所述挖孔区靠近所述连接端子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部位于所述挖孔区远离所述连接端子的一侧;
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电极部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二电极部通过所述第二导电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多个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丽娟刘宏俊安乐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