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85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光能力优异的新型化合物以及通过在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中包含上述化合物从而发光效率、驱动电压、寿命等特性提高了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的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更详细而言,涉及电子注入和传输能力等优异的新型嘧啶衍生物化合物以及通过在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中包含上述化合物从而发光效率、驱动电压、寿命等特性提高了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技术介绍
以20世纪50年代Bernanose的有机薄膜发光观测为起始点,之后进行了针对由1965年利用蒽单晶的蓝色电发光发展出的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EL)元件(以下,简称为“有机EL元件”)的研究,随之1987年由唐(Tang)提出了分为空穴层和发光层这两个功能层的层叠结构的有机EL元件。之后,为了制造高效率、高寿命的有机EL元件,发展出了在元件内导入各个特征有机物层的形态,进而进行了用于此的专用物质的开发。关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如果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从阳极注入至有机物层,电子从阴极注入至有机物层。当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会形成激子(exciton),当该激子跃迁至基态时,会发出光。此时,用于有机物层的物质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发光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合物,其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n化学式1/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21 KR 10-2018-01673741.一种化合物,其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
化学式1



所述化学式1中,
L1和L2各自独立地为单键;或者被卤素、C1~C6的烷基、C6~C18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15的杂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C18的亚芳基;或者被卤素、C1~C6的烷基、C6~C18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15的杂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原子核数5至60的亚杂芳基,
X1、X2和X3各自独立地选自N或C(R1),其中,2个以上为N,
R1选自由氢、氘、卤素、氰基、硝基、C1~C40的烷基、C2~C40的烯基、C2~C40的炔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3~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C6~C60的芳基膦基、C6~C6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
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由C1~C40的烷基、C2~C40的烯基、C2~C40的炔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3~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C6~C60的芳基膦基、C6~C6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
n分别为0至4的整数,
n为2以上的情况下,各个R4彼此相同或不同,
Y为S、O或C(R5)(R6),
R4、R5和R6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卤素、氰基、硝基、C1~C40的烷基、C2~C40的烯基、C2~C40的炔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3~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C6~C60的芳基膦基、C6~C6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相邻的取代基可以彼此结合而形成缩合芳香族环或缩合芳香族杂环,
Ar选自由C1~C40的烷基、C2~C40的烯基、C2~C40的炔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3~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C6~C60的芳基膦基、C6~C6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
所述R1、R2、R3、R4、R5、R6和Ar的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甲硅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烷基硼基、芳基硼基、芳基膦基、芳基氧化膦基和芳基胺基各自独立地可以被选自由C1~C40的烷基、C2~C40的烯基、C2~C40的炔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3~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冲翰
申请(专利权)人:斗山索如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