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12月24日、申请号为201580069761.5、专利技术名称为《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技术介绍
就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而言,如果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会从阳极注入至有机物层,电子会从阴极注入至有机物层。当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会形成激子(exciton),当该激子跃迁至基态时,会发出光。用作上述有机物层的物质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发光物质、空穴注入物质、空穴传输物质、电子传输物质、电子注入物质等。作为上述空穴注入物质、空穴传输物质、电子传输物质,已知NPB、BCP、Alq3等,作为上述发光物质,已知蒽衍生物、以及Firpic、Ir(ppy)3、(acac)Ir(btp)2等包含Ir的金属络合物等。但是这样的物质由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低而热稳定性差且三线态能量也低,因此有机物层中导入有这些物质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无法表现出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的电流效率和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合物,其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n化学式1/n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24 KR 10-2014-0188953;20151203 KR 10-2015-011.一种化合物,其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
化学式1
所述化学式1中,
Ra和Rb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C1~C40的烷基或C6~C60的芳基,或者彼此结合形成缩合环,
R1至R3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卤素基团、氰基、硝基、氨基、C1~C40的烷基、C2~C40的烯基、C2~C40的炔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C1~C40的膦基、C1~C40的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或者与相邻基团形成缩合环,
L选自由单键、C6~C18的亚芳基和原子核数5至18的杂亚芳基组成的组,
所述所表示的结构为下述C-9所表示的结构,其中,*为形成结合的部位,
多个R4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卤素基团、氰基、硝基、氨基、C1~C40的烷基、C2~C40的烯基、C2~C40的炔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C1~C40的膦基、C1~C40的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或者与相邻基团形成缩合环,
c、e各自为0至4的整数,
d为0至3的整数,
m、n各自为1至3的整数,
所述Ra、Rb的烷基、芳基、所述R1至R4的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甲硅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烷基硼基、芳基硼基、膦基、氧化膦基、芳基胺基、以及所述L的亚芳基、杂亚芳基各自独立地被选自由氘、卤素基团、氰基、硝基、氨基、C1~C40的烷基、C2~C40的烯基、C2~C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玟植,孙浩准,朴佑材,金泰亨,金智伊,白英美,
申请(专利权)人:斗山索如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