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线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55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多条柔性线路板线路,相邻的两条所述柔性线路板线路中的一条的端部连接有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另一条的端部连接有第二异形线路连接端,所述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异形线路连接端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1,所述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异形线路连接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2,所述d1大于所述d2。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柔性线路板,采用了非常规的特殊形状的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和第二异形线路连接端,使得柔性线路板线路与端子连接器连接部位的线路的间距能够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线路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载电池信号采集柔性线路板。
技术介绍
新能源车载电池信号采集柔性线路板作为新能源车载电池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与电池组件及汽车线路连接;柔性线路板的线路需要安装端子连接器与其他线路进行连接,柔性线路板的全部线路最终都会集中在与端子连接器的端部,连接处的线路是整个柔性线路板最为密集的地方,密集的线路造成线路之间的间距被限制,与端子连接器连接后,此处也成为产品在高压状态下最容易被击穿的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多条柔性线路板线路,相邻的两条所述柔性线路板线路中的一条的端部设置为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另一条的端部设置为第二异形线路连接端,所述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异形线路连接端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1,所述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异形线路连接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2,所述d1大于所述d2。进一步,所述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具有第一P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多条柔性线路板线路,相邻的两条所述柔性线路板线路中的一条的端部设置为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另一条的端部设置为第二异形线路连接端,所述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异形线路连接端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1,所述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异形线路连接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2,所述d1大于所述d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多条柔性线路板线路,相邻的两条所述柔性线路板线路中的一条的端部设置为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另一条的端部设置为第二异形线路连接端,所述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异形线路连接端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1,所述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异形线路连接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2,所述d1大于所述d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异形线路连接端具有第一PIN针宽线宽连接部和第一PIN针窄线宽连接部,所述第二异形线路连接端具有第二PIN针窄线宽连接部和第二PIN针宽线宽连接,所述第一PIN针宽线宽连接部与所述第二PIN针窄线宽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PIN针窄线宽连接部与所述第二PIN针宽线宽连接部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IN针宽线宽连接部的线宽等于所述第二PIN针宽线宽连接部的线宽,所述第一PIN针窄线宽连接部的线宽等于所述第二PIN针窄线宽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IN针宽线宽连接部和所述第二PIN针窄线宽连接部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最小间距d1,所述第一PIN针窄线宽连接部和所述第二PIN针宽线宽连接部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最小间距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龙王振玲黄伟星张娟王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紫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