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循环空气回收窑炉余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941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余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循环空气回收窑炉余热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蓄水槽,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窑炉,所述窑炉的内部开设有入口,所述窑炉靠近入口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拉板,所述窑炉靠近入口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当打开门板时,热量从入口向外喷出,入口上下两侧的第一风管将热量吸入并通过连接管排入热气收集装置,从而可以将窑炉打开后散发的热量进行快速收集,避免窑炉打开后的热量过度散发至外界,遇热蒸发的热气被顶部的第二风管吸入,未蒸发的水掉落至底板内的蓄水槽,蓄水槽中的水可以起到室内蒸发降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循环空气回收窑炉余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余热装置
,特别是一种利用循环空气回收窑炉余热装置。
技术介绍
陶粒砂等高温烧结物料在生产过程中,会经历高温烧结和冷却的过程,此过程会释放大量的热量。目前物料冷却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向窑炉外表面强制喷淋水及或通风等形式进行降温,窑炉热量大部分散放于厂房内,现有系统不仅造成了热量的大量浪费,而且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同时造成厂房内工作环境温度高,不利于员工职业健康,因此急需一种利用循环空气回收窑炉余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利用循环空气回收窑炉余热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利用循环空气回收窑炉余热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蓄水槽,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窑炉,所述窑炉的内部开设有入口,所述窑炉靠近入口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拉板,所述窑炉靠近入口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窑炉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风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管,所述主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主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靠近底部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底部设置有喷头,所述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优选的,所述蓄水槽位于窑炉底部的边缘处,所述蓄水槽的形状为匸形,所述底板的面积大于窑炉的底面积。优选的,所述门板通过合页与窑炉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风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风管分别位于窑炉的上下两侧,所述门板位于两个第一风管的中部。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位于窑炉远离入口的一侧,所述主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风管。优选的,所述风机位于主管一侧的中心处,所述风机的输入端为两个,两个所述输入端均与主管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风管和水管的形状均为匸形,所述第二风管与主管固定连接,所述水管位于第二风管的外表面,所述喷头线性阵列于水管的底部,所述喷头与水管的连接角度为四十五度。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该利用循环空气回收窑炉余热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风管,窑炉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风管,第一风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管,当打开门板时,热量从入口向外喷出,入口上下两侧的第一风管将热量吸入并通过连接管排入热气收集装置,从而可以将窑炉打开后散发的热量进行快速收集,避免窑炉打开后的热量过度散发至外界,提高热量回收率。2、该利用循环空气回收窑炉余热装置,通过设置蓄水槽,底板的顶部开设有蓄水槽,当需要对窑炉进行外部降温时,水管底部的喷头将水喷向窑炉外壁,遇热蒸发的热气被顶部的第二风管吸入并通过连接管排入热气收集装置,未蒸发的水掉落至底板内的蓄水槽,蓄水槽中的水可以起到室内蒸发降温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蓄水槽,3-窑炉,4-入口,5-拉板,6-门板,7-密封板,8-第一风管,9-主管,10-风机,11-连接管,12-第二风管,13-进风口,14-水管,15-喷头,16-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4所示,一种利用循环空气回收窑炉余热装置,它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蓄水槽2,当需要对窑炉3进行外部降温时,水管14底部的喷头15将水喷向窑炉3外壁,遇热蒸发的热气被顶部的第二风管12吸入并通过连接管11排入热气收集装置,未蒸发的水掉落至底板1内的蓄水槽2,蓄水槽2中的水可以起到室内蒸发降温的目的,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窑炉3,窑炉3的内部开设有入口4,窑炉3靠近入口4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拉板5,窑炉3靠近入口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门板6,门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7,窑炉3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风管8,当打开门板6时,热量从入口4向外喷出,入口4上下两侧的第一风管8将热量吸入并通过连接管11排入热气收集装置,从而可以将窑炉3打开后散发的热量进行快速收集,避免窑炉3打开后的热量过度散发至外界,提高热量回收率,第一风管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管9,主管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机10,风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1;主管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风管12,第二风管12靠近底部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管14,水管14的底部设置有喷头15,水管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蓄水槽2位于窑炉3底部的边缘处,蓄水槽2的形状为匸形,底板1的面积大于窑炉3的底面积。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门板6通过合页与窑炉3活动连接,第一风管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风管8分别位于窑炉3的上下两侧,门板6位于两个第一风管8的中部。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管11位于窑炉3远离入口4的一侧,主管9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风管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风机10位于主管9一侧的中心处,风机10的输入端为两个,两个输入端均与主管9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风管12和水管14的形状均为匸形,第二风管12与主管9固定连接,水管14位于第二风管12的外表面,喷头15线性阵列于水管14的底部,喷头15与水管14的连接角度为四十五度。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打开门板6时,热量从入口4向外喷出,入口4上下两侧的第一风管8将热量吸入并通过连接管11排入热气收集装置,从而可以将窑炉3打开后散发的热量进行快速收集,避免窑炉3打开后的热量过度散发至外界,提高热量回收率,当需要对窑炉3进行外部降温时,水管14底部的喷头15将水喷向窑炉3外壁,遇热蒸发的热气被顶部的第二风管12吸入并通过连接管11排入热气收集装置,未蒸发的水掉落至底板1内的蓄水槽2,蓄水槽2中的水可以起到室内蒸发降温的目的。综上所述,通过设置第一风管8,窑炉3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风管8,第一风管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管9,当打开门板6时,热量从入口4向外喷出,入口4上下两侧的第一风管8将热量吸入并通过连接管11排入热气收集装置,从而可以将窑炉3打开后散发的热量进行快速收集,避免窑炉3打开后的热量过度散发至外界,提高热量回收率,通过设置蓄水槽2,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蓄水槽2,当需要对窑炉3进行外部降温时,水管14底部的喷头15将水喷向窑炉3外壁,遇热蒸发的热气被顶部的第二风管12吸入并通过连接管11排入热气收集装置,未蒸发的水掉落至底板1内的蓄水槽2,蓄水槽2中的水可以起到室内蒸发降温的目的。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循环空气回收窑炉余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蓄水槽(2),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窑炉(3),所述窑炉(3)的内部开设有入口(4),所述窑炉(3)靠近入口(4)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拉板(5),所述窑炉(3)靠近入口(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门板(6),所述门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7),所述窑炉(3)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风管(8),所述第一风管(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管(9),所述主管(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机(10),所述风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1);/n所述主管(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风管(12),所述第二风管(12)靠近底部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3),所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管(14),所述水管(14)的底部设置有喷头(15),所述水管(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循环空气回收窑炉余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蓄水槽(2),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窑炉(3),所述窑炉(3)的内部开设有入口(4),所述窑炉(3)靠近入口(4)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拉板(5),所述窑炉(3)靠近入口(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门板(6),所述门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7),所述窑炉(3)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风管(8),所述第一风管(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管(9),所述主管(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机(10),所述风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1);
所述主管(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风管(12),所述第二风管(12)靠近底部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3),所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管(14),所述水管(14)的底部设置有喷头(15),所述水管(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循环空气回收窑炉余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2)位于窑炉(3)底部的边缘处,所述蓄水槽(2)的形状为匚形,所述底板(1)的面积大于窑炉(3)的底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光志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天业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