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卡车车顶休息舱的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899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卡车车顶休息舱的减震装置,包括夹设于卡车驾驶舱顶部与车顶休息舱之间的隔音缓冲垫和至少四个减震器,减震器包括底板、顶板、主减震体、减震活塞杆、活塞连杆、U型连杆和液压缓冲连杆,底板与卡车驾驶舱顶部刚性连接,顶板相对底板设置,主减震体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并分别连接顶板和底板,减震活塞杆穿过顶板与主减震体活塞连接,活塞连杆连接减震活塞杆顶端,活塞连杆上开设有横向的安装孔,液压缓冲连杆穿设于安装孔,U型连杆的两端内侧分别与液压缓冲连杆的两端固定连接,U型连杆的顶部与车顶休息舱刚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休息舱的舒适性和静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卡车车顶休息舱的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卡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卡车车顶休息舱的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通常卡车司机及随车成员轮换休息,实现人停车不停。卡车上供人员休息的通常是位于驾驶员后方的卧铺,该卧铺空间十分狭小,舒适性极差,而且容易受到车内噪声的打扰,严重影响休息人员的睡眠质量。有的卡车经过改造在车顶设置休息舱,人员可以进入休息舱休息,降低睡眠干扰。然而,这种休息舱与车顶之间刚性连接,会随着车顶颠簸,舒适性和静谧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卡车车顶休息舱的减震装置,能够提高休息舱的舒适性和静谧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卡车车顶休息舱的减震装置,包括夹设于卡车驾驶舱顶部与车顶休息舱之间的隔音缓冲垫和至少四个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底板、顶板、主减震体、减震活塞杆、活塞连杆、U型连杆和液压缓冲连杆,所述底板与卡车驾驶舱顶部刚性连接,所述顶板相对底板设置,所述主减震体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并分别连接顶板和底板,所述减震活塞杆穿过顶板与主减震体活塞连接,所述活塞连杆连接减震活塞杆顶端,所述活塞连杆上开设有横向的安装孔,所述液压缓冲连杆穿设于安装孔,所述U型连杆的两端内侧分别与液压缓冲连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连杆的顶部与车顶休息舱刚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主减震体上还套设有弹簧。优选的,所述U型连杆的顶部通过两个侧连杆与车顶休息舱刚性连接,所述两个侧连杆的一端连接U型连杆的顶部,所述两个侧连杆的另一端连接车顶休息舱的底部。优选的,所述两个侧连杆的一端与U型连杆的顶部铰接。优选的,所述两个侧连杆的两端连接处设有减震橡胶套。优选的,所述两个侧连杆分别连接U型连杆的两个弯曲段和直线段连接处。优选的,所述隔音缓冲垫为高分子棉垫。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卡车驾驶舱顶部与车顶休息舱之间设置隔音缓冲垫和减震器来缓冲颠簸冲击、吸收噪音,从而能够提高休息舱的舒适性和静谧性,提升乘员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卡车车顶休息舱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卡车车顶休息舱的减震装置的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卡车车顶休息舱的减震装置包括夹设于卡车驾驶舱顶部与车顶休息舱之间的隔音缓冲垫1和至少四个减震器2,减震器2包括底板21、顶板22、主减震体23、减震活塞杆24、活塞连杆25、U型连杆26和液压缓冲连杆27,底板21与卡车驾驶舱顶部刚性连接,顶板22相对底板21设置,主减震体23位于顶板22和底板21之间并分别连接顶板22和底板21,减震活塞杆24穿过顶板22与主减震体23活塞连接,活塞连杆25连接减震活塞杆24顶端,活塞连杆25上开设有横向的安装孔251,液压缓冲连杆27穿设于安装孔251,U型连杆26的两端内侧分别与液压缓冲连杆27的两端固定连接,U型连杆26的顶部与车顶休息舱刚性连接。液压缓冲连杆27是带有液压缓冲装置的连杆,可以吸收一定程度横向方向冲击。车顶休息舱在受到冲击时,将冲击力传递到U型连杆26的顶部,此时横向方向的冲击力部分被液压缓冲连杆27吸收,至少四个减震器的液压缓冲连杆27就能吸收绝大部分横向方向的冲击力。而纵向方向的冲击力继续传递到减震活塞杆24,减震活塞杆24相对主减震体23做活塞运动,从而吸收纵向方向的冲击力,同时,隔音缓冲垫1也会吸收一部分纵向方向的冲击力。隔音缓冲垫1可以为高分子棉垫,这样既可以起到隔音作用,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考虑到减震活塞杆24的行程有限,当纵向方向的冲击力超过减震活塞杆24的行程时,为了保护主减震体23及继续吸收冲击,在本实施例中,主减震体23上还套设有弹簧28。为了在横向方向对车顶休息舱进行位移锁定及减震,在本实施例中,U型连杆26的顶部通过两个侧连杆29与车顶休息舱刚性连接,两个侧连杆29的一端连接U型连杆26的顶部,两个侧连杆29的另一端连接车顶休息舱的底部。两个侧连杆29的一端可以与U型连杆26的顶部铰接,且两个侧连杆29的两端连接处设有减震橡胶套(图未示)例如,两个侧连杆29的两端开设螺孔,减震橡胶套设置在螺孔内。两个侧连杆26的安装位置可以对称设置,例如分别连接U型连杆26的两个弯曲段和直线段连接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卡车车顶休息舱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设于卡车驾驶舱顶部与车顶休息舱之间的隔音缓冲垫和至少四个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底板、顶板、主减震体、减震活塞杆、活塞连杆、U型连杆和液压缓冲连杆,所述底板与卡车驾驶舱顶部刚性连接,所述顶板相对底板设置,所述主减震体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并分别连接顶板和底板,所述减震活塞杆穿过顶板与主减震体活塞连接,所述活塞连杆连接减震活塞杆顶端,所述活塞连杆上开设有横向的安装孔,所述液压缓冲连杆穿设于安装孔,所述U型连杆的两端内侧分别与液压缓冲连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连杆的顶部与车顶休息舱刚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卡车车顶休息舱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设于卡车驾驶舱顶部与车顶休息舱之间的隔音缓冲垫和至少四个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底板、顶板、主减震体、减震活塞杆、活塞连杆、U型连杆和液压缓冲连杆,所述底板与卡车驾驶舱顶部刚性连接,所述顶板相对底板设置,所述主减震体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并分别连接顶板和底板,所述减震活塞杆穿过顶板与主减震体活塞连接,所述活塞连杆连接减震活塞杆顶端,所述活塞连杆上开设有横向的安装孔,所述液压缓冲连杆穿设于安装孔,所述U型连杆的两端内侧分别与液压缓冲连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连杆的顶部与车顶休息舱刚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震体上还套设有弹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甘图陈旭庭治宏王戈
申请(专利权)人:宏图智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拉货宝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