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795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6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传送装置,包括:导轨本体、导轨组件、传送组件;导轨本体上有第一凹槽,导轨组件包括支架、导轨、第一防磨部,支架位于第一凹槽中,支架上有第二凹槽,导轨位于第二凹槽中,第一防磨部位于导轨上;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带、固定部,传送带与固定部连接,传送带位于导轨侧壁上。采用该种防磨导轨,可以解决在生产线上针对不同类型的传送物进行传送过程中,会由于需要进行传送物的推进而在传送物与导轨之间发生摩擦,从而导致传送过程中传送物的表面会被金属导轨磨脱色或产生划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送装置
本公开涉及物品传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企业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加工物品的传送,目前的企业车间中大多是通过传送带进行传送,但在通过传送带进行物品传送的过程中,由于其直接置于导轨上,随后由传送带带动其在导轨上产生位移直至其移动至目的地,该过程中物品外表面与导轨直接进行接触,容易发生磨损情况,特别是对表面有烫金的产品,更容易出现脱色或划痕,影响产品的外观,造成不良品,影响成品率,另一方面,同一个导轨只能进行一向物品的传送,无法同时实现多个物品的传送,若要进行多个物品的传送,则需要同时开启不同的传送设备进行物品的传送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会导致传送效率低下,重新搭建生产线的过程繁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传送装置,可以通过一种新型传送装置及其内、外部结构的设置以解决在进行传送物传送过程中表面易被磨花,同时一个传送装置同一时间内只能进行一项传送物传送,效率低下问题。本公开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本体、导轨组件、传送组件;所述导轨本体上有第一凹槽,所述导轨组件包括支架、导轨、第一防磨部,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支架上有第二凹槽,所述导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一防磨部位于所述导轨上;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带、固定部,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导轨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本体上还包括第三凹槽,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三凹槽中,所述传送带外表面上包括限位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连接部与接触部,所述接触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限位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连接部可伸缩或,所述连接部不可伸缩。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固定部为焊接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滑槽,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和/或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侧壁上,所述支架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接,所述滑槽至少为一个。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接触部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呈杆状,所述固定部高度高于所述限位部至所述导轨本体顶面高度。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防磨部,所述第二防磨部位于所述接触部朝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磨部与所述导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防磨部与所述接触部可拆卸的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外壳、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位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所述导轨本体上,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可伸缩。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柱,所述导轨本体第二部分上有通孔,所述通孔数量不少于所述固定柱数量,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导轨本体连接,所述固定柱可伸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磨部、所述第二防磨部均为毛毡。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公开的优势在于:通过一种新型的具有防磨部的防磨导轨,可以达到物品在生产过程中传送时不产生划痕,表面不易被磨花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1传送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传送装置内部结构的剖面图;图4是图1支架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外壳示意图;图6本公开传送装置整体示意图;图7本公开传送装置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示意图。100、外壳;101、第一卡接部;102、固定柱;200、导轨本体;201、传送组件;202、支架;203、导轨;204、第一防磨部;205、滑槽;206、第一凹槽;207、第二凹槽;208、第三凹槽;209、传送带;210、限位部;211、固定部;212、接触部;213、连接部;214、第二防磨部;215、通孔;216、凹陷部;217、凸起部;222、第二卡接部;3、传送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案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案及实施方案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案来详细说明本公开。参见说明书附图1,为本公开传送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传送装置包括导轨本体200、导轨组件和传送组件201,导轨组件包括支架202、导轨203以及第一防磨部204,导轨本体200上开有第一凹槽206,第一凹槽206为在导轨本体200顶端平面上所开设的凹槽,支架202位于第一凹槽206中,支架上开设有第二凹槽207,导轨203位于第二凹槽207中,第一防磨部204位于导轨203上,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带209、固定部211,传送带209与固定部211连接,传送带209位于导轨203侧壁上。传送带209与导轨本体200的侧面之间可以为定点焊接或其他焊接方式,此时保证其固定且能够实现其运行不受影响即可。传送带209在安装的过程中可以安装在导轨本体200的表面上,也可以在导轨203侧壁上开设第三凹槽208,用来放置传送带209。优选的,传送带209放置在第三凹槽208中,此时,可以保证传送带209运行时不受外力影响,特别是在外壳100内横向有多个导轨本体200同时运行时,传送带209之间不会产生干涉。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大传送带209的寿命。第一凹槽206的深度可以大于导轨组件整体的深度,也可以小于导轨组件整体的深度。当第一凹槽206的深度大于导轨组件整体的高度时,此时支架202安装于第一凹槽206时,导轨组件的顶面低于导轨本体200的顶面,此时传送的物体宽度小于第一凹槽206的宽度,此时凹槽的侧壁在进行传送的过程中同时起着限位的作用,此时固定部211包括连接部213与接触部212,接触部212底面与传送物3的顶面相贴合,接触部212与连接部213之间呈小于90°的角度,此时接触部212伸入第一凹槽206中,且与传送物3抵接,抵接在传送物3表面,随着传送带209的运行带动传送物3向前移动。此时接触部212与传送物3之间的摩擦力大于传送物3与第一防磨部204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保证传送物3在传送组件201的带动下向前运动。同时,接触部212也可不与传送物3抵接,此时接触部212位于传送物3一侧,可以随着传送带209的运行,推动传送物3前进。当第一凹槽206的深度小于支架202的高度时,导轨组件安装后的顶面高度高于导轨本体200的顶面,此时接触部212与连接部213之间的角度为0°-90°之间,优选的,为90°。当其呈90°时,接触部212与传送物3的顶面相互抵接,此时卡接部与传送物3之间的摩擦力大于传送物3与第一防磨部204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保证传送物3在传送组件201的带动下向前运动。同时,接触部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本体、导轨组件、传送组件;所述导轨本体上有第一凹槽,所述导轨组件包括支架、导轨、第一防磨部,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支架上有第二凹槽,所述导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一防磨部位于所述导轨上;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带、固定部,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导轨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本体、导轨组件、传送组件;所述导轨本体上有第一凹槽,所述导轨组件包括支架、导轨、第一防磨部,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支架上有第二凹槽,所述导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一防磨部位于所述导轨上;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带、固定部,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导轨侧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本体上还包括第三凹槽,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三凹槽中,所述传送带外表面上包括限位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连接部与接触部,所述接触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限位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连接部可伸缩或,所述连接部不可伸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固定部为焊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槽,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和/或所述滑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侧壁上,所述支架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接,所述滑槽至少为一个。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送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琼林卓民
申请(专利权)人:仙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