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75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理管机,包括有机体,包括送料机构、传输机构以及抓取装置,所述送料机构能将管材逐一输送至所述传输机构上,所述抓取装置能逐一从所述传输机构内抓取管材并输送至下一个工位,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料仓,在所述料仓内倾斜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部延伸至所述传输机构上方,所述输送带上沿其圆周均布有隔板,两个所述隔板的间距大于一根管材的管径、小于两根管材的管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效率高效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生产效率,符合生产所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理管机
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理管机。
技术介绍
理管机是一种将管状产品逐一输送至生产工位的机器,现有的理管机结构过于复杂且难以操作,容易出现死机卡顿等情况,而且现有的理管机的效率低下,并不能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而且现有的理管机在输送管材时,其通过推动送管,而在此过程中容易导致管状产品表面刮花存在划痕。故此,需要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效率高效的理管机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效率高效的理管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理管机,包括有机体,包括送料机构、传输机构以及抓取装置,所述送料机构能将管材逐一输送至所述传输机构上,所述抓取装置能逐一从所述传输机构内抓取管材并输送至下一个工位。作为优选地,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料仓,在所述料仓内倾斜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部延伸至所述传输机构上方,所述输送带上沿其圆周均布有隔板,两个所述隔板的间距大于一根管材的管径、小于两根管材的管径。作为优选地,所述输送带下部上方的料仓的内壁上设有导流斜板。作为优选地,所述传输机构靠近所述输送带的侧壁上设有护板,所述护板对侧的传输机构侧壁上设有挡板。作为优选地,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左右间隔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同步轮,在两个同步轮上套设有同步带,所述机体上还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同步轮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抓取装置包括设置在传输机构末端一侧机体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上连接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轴是设有吸咀块,所述吸咀块的下端面上左右间隔设有两个大吸咀,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上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摆臂上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摆臂由连接臂和调节臂组成,所述旋转气缸设置在所述调节臂上,所述连接臂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上。作为优选地,所述料仓上方的机体上设有入料口。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效率高效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所述送料机构能将管材逐一输送至所述传输机构上,所述抓取装置能逐一从所述传输机构内抓取管材并输送至下一个工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生产效率,符合生产所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5所示,一种理管机,包括有机体1,包括送料机构4、传输机构2以及抓取装置3,所述送料机构4能将管材逐一输送至所述传输机构2上,所述抓取装置3能逐一从所述传输机构2内抓取管材并输送至下一个工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生产效率,符合生产所需。所述抓取装置3一侧的机体1上还具有识别相机以及控制器,识别相机能识别管状产品的头部,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抓取装置进行抓取,能保证在抓取管状产品后输送至下一个工位时,抓取装置能带动管状产品进行位置调节,以保证每个产品的头尾排序相同,便于加工。如图1至5所示,所述送料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的料仓11,在所述料仓11内倾斜设置有输送带42,所述输送带42上部延伸至所述传输机构2上方,所述输送带42上沿其圆周均布有隔板41;两个所述隔板41的间距大于一根管材的管径、小于两根管材的管径。通过倾斜设置的输送带2能带动管材向上输送,而且根据隔板41的间距,每个隔板41之间不会重叠进入两根管;当然根据管材的长度不同,每两个隔板之间可以横向排列多根管材,即可实现将一排管材同时输送至传输机构2内,再通过传输机构2横向输送,结构简单,而且能避免管状产品刮花,保证产品的完整性,符合生产需求,提高效率。如图1至5所示,所述输送带42下部上方的料仓11的内壁上设有导流斜板43,能使料仓内的管材更好的导流到隔板之间,防止堆积,符合生产需求。如图1至5所示,所述传输机构2靠近所述输送带42的侧壁上设有护板20,所述护板20对侧的传输机构2侧壁上设有挡板22,护板20与挡板22的作用均是对管材进行导流,避免管材掉落。如图1至5所示,所述传输机构2包括左右间隔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的同步轮23,在两个同步轮23上套设有同步带21,所述机体1上还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同步轮23固定连接,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同步轮23转动,同步轮23带动同步带21即可带动管材移动到末端,然后通过抓取装置3进行抓取。如图1至5所示,所述抓取装置3包括设置在传输机构2末端一侧机体1上的安装座30,所述安装座30上安装有转轴38,所述转轴38上固定连接有摆臂31,所述摆臂31上连接有旋转气缸32,所述旋转气缸32的旋转轴是设有吸咀块,所述吸咀块的下端面上左右间隔设有两个大吸咀33,所述安装座30上还设有第二伺服电机3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4的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摇杆35,所述摇杆35上设有第一连接轴351,所述第一连接轴351上连接有连接杆36,所述摆臂31上设有第二连接轴37,所述连接杆36与所述第二连接轴37连接。大吸咀33与外部的真空装置连接,大吸咀33通过真空吸附将管材吸附。所述旋转气缸32的作用是能根据管材的不同需要进行方向调节,以满足不同工位的加工需求。通过第二伺服34带动摇杆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36驱使摆臂31围绕转轴38进行摆动,结构简单,实现输送的步骤。如图1至5所示,所述摆臂31由连接臂311和调节臂312组成,所述旋转气缸32设置在所述调节臂312上,所述连接臂311与所述转轴38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37设置在所述连接臂311上;所述调节臂312采用现有的螺杆式调节结构,能实现纵向和横向的位置调节,此处不再赘述。如图1至5所示,所述料仓11上方的机体1上设有入料口。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理管机,包括有机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4)、传输机构(2)以及抓取装置(3),所述送料机构(4)能将管材逐一输送至所述传输机构(2)上,所述抓取装置(3)能逐一从所述传输机构(2)内抓取管材并输送至下一个工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理管机,包括有机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4)、传输机构(2)以及抓取装置(3),所述送料机构(4)能将管材逐一输送至所述传输机构(2)上,所述抓取装置(3)能逐一从所述传输机构(2)内抓取管材并输送至下一个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理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的料仓(11),在所述料仓(11)内倾斜设置有输送带(42),所述输送带(42)上部延伸至所述传输机构(2)上方,所述输送带(42)上沿其圆周均布有隔板(41),两个所述隔板(41)的间距大于一根管材的管径、小于两根管材的管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理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42)下部上方的料仓(11)的内壁上设有导流斜板(4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理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2)靠近所述输送带(42)的侧壁上设有护板(20),所述护板(20)对侧的传输机构(2)侧壁上设有挡板(2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理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2)包括左右间隔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的同步轮(23),在两个同步轮(23)上套设有同步带(21),所述机体(1)上还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同步轮(23)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连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