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立式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771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站立式牵引装置,它包括底盘,底盘的后端设有机尾架,底盘的前端设有机头总成,机头总成和机尾架之间形成一个驾驶舱,机尾架的一侧设有牵引装置,机尾架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坐凳,坐凳与机尾架转动连接,坐凳位于驾驶舱的一侧,驾驶舱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两块脚踏板,脚踏板与机头总成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驾驶人员以站姿或坐姿进行作业,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站立式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牵引设备相关
,尤其是指一种站立式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业生产、物流运输中常常需要将货物从一处转移至另一处,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叉车。但是叉车体积较大、自重较重,不适合搬运体积庞大及长条型的货物;此类货物通常用牵引车进行搬运,牵引车作为一种搬运工具在工业生产领域被广泛使用。但是传统的牵引车对于驾驶员来说只能站立,这对驾驶员的长时间操作不利,容易引起疲乏,从而很有可能会导致工作上的失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牵引车只能站立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既能坐又能站立的站立式牵引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站立式牵引装置,它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后端设有机尾架,所述底盘的前端设有机头总成,所述机头总成和机尾架之间形成一个驾驶舱,所述机尾架的一侧设有牵引装置,所述机尾架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坐凳,所述坐凳与机尾架转动连接,所述坐凳位于驾驶舱的一侧,所述驾驶舱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两块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与机头总成转动连接。所述底盘的后端设有机尾架,所述底盘的前端设有机头总成,所述机头总成和机尾架之间形成一个驾驶舱,所述机尾架的一侧设有牵引装置,所述机尾架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坐凳,所述坐凳与机尾架转动连接,所述坐凳位于驾驶舱的一侧,所述驾驶舱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两块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与机头总成转动连接。货物装载在拖板车上,拖板车通过牵引装置连接于牵引车上进行输送,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坐凳与机尾架转动连接,当驾驶员因腿部不便或因长时间站立腿部需要休息时,只需打开坐凳坐于坐凳上进行作业,同时打开脚踏板将脚搁置于上面,可提高驾驶员作业时腿部的舒适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当驾驶员需要站立作业时,驾驶员只需再次转动坐凳和脚踏板将其收起即可,同时也有利于增大操作空间,从而达到了既能坐又能站立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两块脚踏板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脚踏板上设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的一端与其中一块脚踏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一的另一端与另一块脚踏板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板通过转轴一与机头总成转动连接。这样设计有利于转轴一同时带动两块脚踏板与机头总成转动连接,便于折叠或打开脚踏板时驾驶员只需操作一次即可,无需对两块脚踏板分开操作,既省时又省力。作为优选,所述机尾架上设有两块转动板,两块转动板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转动板与机尾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与底盘相互垂直,两块转动板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坐凳安装于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位于坐凳和支撑板之间,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折板,所述折板与支撑板相互垂直,所述折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二,所述支撑板通过折板上的转轴二与转动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折板的另一端设有矩形孔和限位机构,所述矩形孔与折板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矩形孔内设有与限位机构相匹配的支撑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折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转动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另一端通过矩形孔与折板滑动连接,所述转轴一和转轴二上均设有链轮一,所述底盘内设有与链轮一相匹配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贯穿底盘的前端与转轴一上的链轮一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端贯穿底盘的后端与转轴二上的链轮一传动连接。坐凳安装于支撑板上,便于驾驶人员通过调节支撑板来间接实现坐凳的折叠或打开,设计合理;支撑机构在坐凳打开时对坐凳起到支撑作用,此时限位机构对支撑机构起限位作用,收起坐凳时,限位机构脱离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一端转动的同时,其另一端通过与矩形孔配合带动支撑板上的坐凳向下翻转,设计合理;坐凳折叠或打开时,转轴二旋转并通过链轮一上的传动组件带动转轴一同时旋转,将转轴一上的两个脚踏板同时折叠或打开,从而使得驾驶员只需进行一次操作即可实现对坐凳和脚踏板的同时折叠或打开,既省时又省力。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链轮一相匹配的链条和控制组件,所述链条是由若干块链节首尾依次相连所构成的环形结构,所述链条的形状呈U型,所述底盘内设有空腔,所述链条的底端位于空腔内,所述链条开口端的一侧贯穿空腔的前端与转轴一上的链轮一相啮合,所述链条开口端相对应的另一侧贯穿空腔的后端与转轴二上的链轮一相啮合,所述空腔内设有四个与链条折弯部分位置相对应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与链条相匹配的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底盘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链条的侧面,所述控制组件的一端位于凹槽内,所述控制组件的另一端贯穿凹槽的侧壁与链条相匹配。转轴一通过链条与转轴二进行传动连接,链条的折弯处通过张紧轮对其进行张紧,实现了坐凳折叠或打开的同时,脚踏板也同时折叠或打开,设计合理,且便于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控制组件位于底盘上的凹槽内,便于驾驶员在作业时可直接利用脚掌来操作控制组件,从而通过控制链条的转动方向来控制坐凳和脚踏板的折叠或打开,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轴和控制踏板,所述控制轴的一端与凹槽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控制轴的另一端贯穿凹槽相对应的另一侧,且设有与链条相匹配的链轮二,所述控制轴与链轮二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踏板位于凹槽内,所述控制踏板的底部中心与控制轴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踏板的顶部中心设有踏板开关。驾驶员踩下控制踏板的前端时,控制轴带动链轮二旋转,链轮二带动链条转动,链条分别通过相应的链轮一同时带动转轴一和转轴二旋转,从而使得脚踏板向下翻转打开的同时,坐凳向上翻转打开,然后通过限位机构对坐凳进行限位;反之同理,打开限位机构,当驾驶员踩下控制踏板的后端时,控制轴带动链轮二反向旋转,从而间接使得脚踏板向上翻转折叠的同时,坐凳向下翻转折叠,设计合理,便于驾驶员操作;踏板开关便于驾驶员用脚掌控制牵引车的行驶。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开口端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盖板,所述盖板与凹槽开口端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空腔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盖板连接。驱动组件控制盖板的开启或关闭,盖板关闭时不仅便于驾驶舱内放置杂物,而且当牵引车停止作业时有利于将控制组件与外部隔离,防止不正当操作的发生而使得坐凳或脚踏板折叠或打开,同时也对控制组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机头总成包括机头箱,所述底盘的后端与机尾架固定连接,所述底盘的前端位于机头箱内,所述机头箱的外侧壁上设有支架板,所述转轴一与支架板转动连接,所述机头箱内设有电池舱、控制器总成和驱动轮总成,所述电池舱内安装有电瓶组件,所述电池舱的底部安装于底盘上,所述电池舱的顶部设有控制手柄总成、钥匙开关、手动切断开关和盖板开关,所述控制器总成和驱动轮总成均安装于电池舱的侧面,所述驱动轮总成位于底盘的前端,所述电瓶组件、钥匙开关、控制手柄总成、控制器总成和驱动轮总成依次串联后分别与手动切断开关、踏板开关和触发开关电连接且构成回路一,所述电瓶组件、钥匙开关、盖板开关和驱动组件依次串联构成回路二。电瓶组件供电,驾驶员通过开启钥匙开关给牵引车通电;盖板开关用于控制驱动组件开启或关闭盖板;手动切断开关、踏板开关和触发开关均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站立式牵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的后端设有机尾架(2),所述底盘(1)的前端设有机头总成(3),所述机头总成(3)和机尾架(2)之间形成一个驾驶舱(4),所述机尾架(2)的一侧设有牵引装置(5),所述机尾架(2)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坐凳(6),所述坐凳(6)与机尾架(2)转动连接,所述坐凳(6)位于驾驶舱(4)的一侧,所述驾驶舱(4)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两块脚踏板(7),所述脚踏板(7)与机头总成(3)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立式牵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的后端设有机尾架(2),所述底盘(1)的前端设有机头总成(3),所述机头总成(3)和机尾架(2)之间形成一个驾驶舱(4),所述机尾架(2)的一侧设有牵引装置(5),所述机尾架(2)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坐凳(6),所述坐凳(6)与机尾架(2)转动连接,所述坐凳(6)位于驾驶舱(4)的一侧,所述驾驶舱(4)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两块脚踏板(7),所述脚踏板(7)与机头总成(3)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立式牵引装置,其特征是,两块脚踏板(7)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脚踏板(7)上设有转轴一(8),所述转轴一(8)的一端与其中一块脚踏板(7)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一(8)的另一端与另一块脚踏板(7)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板(7)通过转轴一(8)与机头总成(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站立式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尾架(2)上设有两块转动板(9),两块转动板(9)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转动板(9)与机尾架(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9)与底盘(1)相互垂直,两块转动板(9)之间设有支撑板(10),所述坐凳(6)安装于支撑板(10)上,所述支撑板(10)上设有触发开关(46),所述触发开关(46)位于坐凳(6)和支撑板(10)之间,所述支撑板(1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折板(11),所述折板(11)与支撑板(10)相互垂直,所述折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二(12),所述支撑板(10)通过折板(11)上的转轴二(12)与转动板(9)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折板(11)的另一端设有矩形孔(13)和限位机构(14),所述矩形孔(13)与折板(1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矩形孔(13)内设有与限位机构(14)相匹配的支撑机构(15),所述限位机构(14)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折板(1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15)的一端与转动板(9)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15)的另一端通过矩形孔(13)与折板(11)滑动连接,所述转轴一(8)和转轴二(12)上均设有链轮一(16),所述底盘(1)内设有与链轮一(16)相匹配的传动组件(17),所述传动组件(17)的一端贯穿底盘(1)的前端与转轴一(8)上的链轮一(16)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17)的另一端贯穿底盘(1)的后端与转轴二(12)上的链轮一(16)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站立式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组件(17)包括与链轮一(16)相匹配的链条(18)和控制组件(19),所述链条(18)是由若干块链节首尾依次相连所构成的环形结构,所述链条(18)的形状呈U型,所述底盘(1)内设有空腔(20),所述链条(18)的底端位于空腔(20)内,所述链条(18)开口端的一侧贯穿空腔(20)的前端与转轴一(8)上的链轮一(16)相啮合,所述链条(18)开口端相对应的另一侧贯穿空腔(20)的后端与转轴二(12)上的链轮一(16)相啮合,所述空腔(20)内设有四个与链条(18)折弯部分位置相对应的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21)的一端与空腔(20)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1)的另一端设有与链条(18)相匹配的张紧轮(22),所述张紧轮(22)与支撑杆(21)转动连接,所述底盘(1)上设有凹槽(23),所述凹槽(23)位于链条(18)的侧面,所述控制组件(19)的一端位于凹槽(23)内,所述控制组件(19)的另一端贯穿凹槽(23)的侧壁与链条(18)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站立式牵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组件(19)包括控制轴(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王明彭琼梅孟凡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神助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安徽工业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