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转矩矢量分配功能的汽车差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传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转矩矢量分配功能的汽车差速器。·
技术介绍
时至今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规模巨大、市场成熟,汽车文化逐步形成、新一轮消费升级已经到来。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已经从最初的经济实用逐渐过渡到了安全环保、智能便捷、个性多元等。这些催生了各种汽车技术,尤其是先进底盘技术的不断研究和普及应用。汽车安全性能是汽车研究的重要课题。电子稳定程序(ESP)作为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代表性技术之一,通过对汽车单侧车轮施加制动力产生额外的横摆力矩以对车辆进行动力学控制,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由于ESP使用差动制动的原理对车辆进行控制,其在工作过程中将对车辆驾驶性能和经济性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功率损失。所以,研究人员提出了转矩矢量分配技术来解决车辆横摆动力学控制中的能耗问题与驾驶体验问题。转矩矢量分配(Torquevectoring,TV)驱动技术是一种可以实现将动力源(传统或新能源均可)产生的驱动转矩在左右两侧车轮、甚至前后两轴之间的任意分配的先进驱动技术。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转矩矢量分配功能的汽车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减速器,用于接收来自动力源的转矩,增大转矩后输出;/n差速器,布置在所述主减速器一侧,其用于使左右两侧车轮实现不同转速;/n第一半轴;/n第二半轴;/n双行星排TV耦合机构;/n第一制动器;/n第二制动器;/n前壳体,用于容置所述主减速器和所述差速器;/n后壳体,用于容置所述双行星排TV耦合机构、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n轴承端盖,与所述前壳体通过螺钉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转矩矢量分配功能的汽车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减速器,用于接收来自动力源的转矩,增大转矩后输出;
差速器,布置在所述主减速器一侧,其用于使左右两侧车轮实现不同转速;
第一半轴;
第二半轴;
双行星排TV耦合机构;
第一制动器;
第二制动器;
前壳体,用于容置所述主减速器和所述差速器;
后壳体,用于容置所述双行星排TV耦合机构、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
轴承端盖,与所述前壳体通过螺钉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转矩矢量分配功能的汽车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速器主体是一个单级弧齿锥齿轮机构,其主要包括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旋转支撑在所述前壳体上,并由所述轴承端盖在外侧轴向限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转矩矢量分配功能的汽车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包括:
差速器壳体,其左端面与所述从动锥齿轮螺钉固定连接,其右端面加工有带有通孔的法兰面;
行星锥齿轮轴,其轴向固定在所述差速器壳体上;
第一半轴齿轮,与所述第一半轴花键连接;
第二半轴齿轮,与所述第二半轴花键连接;
行星锥齿轮,空套在所述行星锥齿轮轴上,且左右同时与所述第一半轴齿轮与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啮合,将来自所述差速器壳体的转矩平分传递至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转矩矢量分配功能的汽车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所述双行星排TV耦合机构、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与所述第二半轴均布置在主减速器同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转矩矢量分配功能的汽车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行星排TV耦合机构为一组辛普森式齿轮组,包括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且所述第一行星排与所述第二行星排的特征参数满足k1=k2+1,其中k1为第一行星排特征参数,其中k2为第二行星排特征参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转矩矢量分配功能的汽车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年,刘哲,管畅洋,张春林,周子栋,高守林,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