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70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离合器,包其包括动力输出套和缓冲件,动力输出套包括花键孔套和设置在花键孔套上的传动部,中心套的中部设置有与花键孔套端部止口转动配合的中孔,动力输出套的传动部通过缓冲件与中心套连接;所述中心套和压盘之间具有轴向滑移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摩托车离合器,其通过对现有摩托车离合器的中心套的结构进行改进,增加了动力输出套和缓冲件,使得摩托车离合器由原来仅靠缓冲弹簧减震的一级缓冲减震结构变为缓冲弹簧和缓冲件组合的两级缓冲减震结构,缓冲减震效果更好,能更好的消除离合器在接合传递动力初始阶段对驾驶员造成的冲击感,并减轻离合器及动力传动系统因能量冲击引起的过早磨损,可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离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合器,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离合器。
技术介绍
摩托车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用于在发动机向变速器传递或切断动力。摩托车离合器包括外罩组成和中心套组成。外罩组成包括外罩、齿轮、盖板和缓冲弹簧,外罩、齿轮和盖板三者通过铆钉铆接成一体,外罩端面上设置有放置缓冲弹簧的凹槽,齿轮上设置有与缓冲弹簧配合的孔,盖板上设置有限定弹簧的槽口。中心套组成包括中心套、套在中心套上的主动摩擦片和从动钢片、压在摩擦片上的压盘、升板、设置在压盘与升板之间的碟形弹簧和连接中心套与升板的螺栓。主动摩擦片边部上传动齿卡在外罩边部上的槽口中。摩托车离合器在传递动力时,发动机动力传递给外罩组成上的齿轮,齿轮将动力经缓冲弹簧传递给外罩,外罩将动力传递给主动摩擦片,主动摩擦片将动力传递给从动钢片,从动钢片将动力传递给中心套,中心套将动力传递给变速器的动力输入轴。在离合器接合传递动力的开始阶段,缓冲弹簧能吸收离合器接入动力时冲击能量,能起到一定的减轻离合器接合初始阶段对驾驶员造成的冲击感,提高驾驶舒适感及减轻离合器及动力传动系统因能量冲击引起的过早磨损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摩托车离合器,仅靠在外罩组成中设置缓冲弹簧并不能完全解决离合器接合传递动力初始阶段会对驾驶员造成较强冲击感及能量冲击会导致离合器及摩托车动力传动系统过早磨损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离合器,以解决离合器在接合传递动力初始阶段会对驾驶员造成较强冲击感以及会导致离合器及摩托车动力传动系统过早磨损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摩托车离合器,包括中心套组成,中心套组成包括中心套、主动摩擦片、从动钢片和压盘,主动摩擦片和从动钢片套在中心套上,压盘压在主动摩擦片上;所述摩托车离合器还包括动力输出套和缓冲件,动力输出套包括花键孔套和设置在花键孔套上的传动部,中心套的中部设置有与花键孔套端部止口转动配合的中孔,动力输出套的传动部通过缓冲件与中心套连接;所述中心套和压盘之间具有轴向滑移间隙;所述压盘的内端面压在动力输出套的端面上,所述缓冲件的端部和动力输出套之间设置有消除两者之间轴向间隙的弹性压缩部;或者所述缓冲件的端部顶在动力输出套上,所述压盘和动力输出套之间设置有消除两者之间轴向间隙的弹性压缩部。进一步,在压盘的内端面压在动力输出套端面上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压缩部为设置在缓冲件端面上的弹性凸起;在缓冲件的端部顶在动力输出套上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压缩部为设置在压盘上的弹性凸起。进一步,所述花键孔套上设置有轴向限位挡板,所述缓冲件端面上的弹性凸起顶在轴向限位挡板上。进一步,所述中心套内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缓冲件设置在限位凹槽中,所述缓冲件的中部设置有卡口,所述传动部嵌在卡口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摩托车离合器,其通过对现有摩托车离合器的中心套的结构进行改进,增加了动力输出套和缓冲件,使得摩托车离合器由原来仅靠缓冲弹簧减震的一级缓冲减震结构变为缓冲弹簧和缓冲件组合的两级缓冲减震结构,缓冲减震效果更好,能更好的消除离合器在接合传递动力初始阶段对驾驶员造成的冲击感;并能更好的消除动力冲击造成离合器及摩托车动力传动系统过早磨损的技术问题,可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摩托车离合器,通过设置弹性压缩部消除了缓冲件、动力输出套和压盘之间的轴向间隙,在离合器分离时,弹性压缩部的长度能自适应伸长,从而能避免缓冲件、动力输出套和压盘之间因存在轴向间隙而出现传动异响等问题。并且当摩擦片磨损时,在压在压盘上的弹簧的作用下,弹性压缩部的长度能自适应压缩变短,从而能保证在离合器接合状态下压盘能可靠的压在主动摩擦片上,避免离合器打滑失效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摩托车离合器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摩托车离合器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中心套组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中心套组成在去掉部分结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中心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缓冲件装在中心套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动力输出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动力输出套的传动部嵌在缓冲件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缓冲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外罩组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摩托车离合器,包括中心套组成,中心套组成包括中心套1、主动摩擦片2、从动钢片3、压盘4和升板5,主动摩擦片和从动钢片套在中心套上,主动摩擦片和从动钢片套是交错重叠方式,压盘压在主动摩擦片上,中心套和从动摩擦片上具有相互配合的齿及齿槽,中心套上的螺孔柱和升板通过螺栓6连接,升板和压盘之间设置有碟形弹簧7。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升板和压盘之间设置有碟形弹簧7还可由压缩弹簧8替代,此种情况下,升板5可以直接由弹簧垫片9替换。所述摩托车离合器还包括动力输出套10和缓冲件11,动力输出套包括花键孔套101和设置在花键孔套上的传动部102,中心套的中部设置有与花键孔套端部止口转动配合的中孔12;动力输出套的传动部通过缓冲件与中心套连接;所述中心套和压盘之间具有轴向滑移间隙。所述压盘的内端面压在动力输出套的端面上,所述缓冲件的端部和动力输出套之间设置有消除两者之间轴向间隙的弹性压缩部13;本实施例中,弹性压缩部为设置在缓冲件端面上的弹性凸起,弹性凸起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圆环形或半球形等;本实施例中弹性凸起和缓冲件一体成型,便于制造及安装。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所述缓冲件的端部顶在动力输出套上,所述压盘和动力输出套之间设置有消除两者之间轴向间隙的弹性压缩部,弹性压缩部可以为弹性垫圈等结构。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花键孔套上设置有轴向限位挡板103,所述缓冲件端面上的弹性凸起顶在轴向限位挡板上;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轴向限位挡板103的形状及大小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及改变。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中心套内设置有限位凹槽14,所述缓冲件设置在限位凹槽中,所述缓冲件的中部设置有卡口15,所述传动部嵌在卡口中;本实施例中,缓冲件的安装简单方便。当然在不同实施例,缓冲件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改变。以上实施例中,缓冲件在中心套内均匀布置有六个,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缓冲件的数量还可根据不同型号离合器的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上实施例中的摩托车离合器还包括外罩组成,外罩组成包括外罩16、齿轮17、盖板18和缓冲弹簧19,外罩、齿轮和盖板三者通过铆钉20铆接成一体,外罩端面上设置有放置缓冲弹簧的凹槽,齿轮上设置有与缓冲弹簧配合的孔,盖板上设置有限定弹簧的槽口。中心套组成设置在外罩内,主动摩擦片边部的传动齿设置在外罩上的卡槽口21中。摩托车离合器通过动力输出套与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发动机曲轴输出的动力经齿轮传递给外罩组成的齿轮。在离合器接合的初始阶段,不仅外罩上的缓冲弹簧会吸收部分冲量能力,而且中心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摩托车离合器,包括中心套组成,中心套组成包括中心套、主动摩擦片、从动钢片和压盘,主动摩擦片和从动钢片套在中心套上,压盘压在主动摩擦片上,其特征在于:/n所述摩托车离合器还包括动力输出套和缓冲件,动力输出套包括花键孔套和设置在花键孔套上的传动部,中心套的中部设置有与花键孔套端部止口转动配合的中孔,动力输出套的传动部通过缓冲件与中心套连接;所述中心套和压盘之间具有轴向滑移间隙;/n所述压盘的内端面压在动力输出套的端面上,所述缓冲件的端部和动力输出套之间设置有消除两者之间轴向间隙的弹性压缩部;或者所述缓冲件的端部顶在动力输出套上,所述压盘和动力输出套之间设置有消除两者之间轴向间隙的弹性压缩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摩托车离合器,包括中心套组成,中心套组成包括中心套、主动摩擦片、从动钢片和压盘,主动摩擦片和从动钢片套在中心套上,压盘压在主动摩擦片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托车离合器还包括动力输出套和缓冲件,动力输出套包括花键孔套和设置在花键孔套上的传动部,中心套的中部设置有与花键孔套端部止口转动配合的中孔,动力输出套的传动部通过缓冲件与中心套连接;所述中心套和压盘之间具有轴向滑移间隙;
所述压盘的内端面压在动力输出套的端面上,所述缓冲件的端部和动力输出套之间设置有消除两者之间轴向间隙的弹性压缩部;或者所述缓冲件的端部顶在动力输出套上,所述压盘和动力输出套之间设置有消除两者之间轴向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