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三维隔震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470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9
一种组合式三维隔震层,包括预压弹簧支座,其包括:上连接板;上套筒,位于上连接板下方且连接上连接板的下表面;下连接板,与上连接板间隔设置且位于上连接板的下方;下套筒,位于下连接板上方且连接下连接板的上表面,下套筒的上端将上套筒的下端套设其内且二者同心设置,从而使上套筒与下套筒共同形成收容腔;螺旋弹簧,收容于收容腔内,且相对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连接板及下连接板上;锚具,位于上连接板上方;预应力钢绞线,自上套筒穿过下套筒及上连接板,预应力钢绞线的底端固定在下连接板上,预应力钢绞线的顶端穿过所述上连接板后,待螺旋弹簧被施加预压力达到设定值后,预应力钢绞线的顶端用锚具锁定锚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三维隔震层
本申请属于建筑结构减隔震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三维隔震层。
技术介绍
隔震技术是50年来结构抗震领域突出的研究成果,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隔震措施可以使上部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处于弹性或弱非线性状态,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然而在建筑结构竖向隔震设计中,一直存在着稳定的竖向承载能力与良好的隔震效果之间的矛盾。对于现有的竖向隔震结构,多数无法达到有效的竖向隔震周期,取得良好的隔震效果,或是由于竖向静荷载较大,无法满足静力和地震作用下位移的要求。因此,如何得到各项性能良好的隔震层,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申请内容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各项性能良好的组合式三维隔震层。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组合式三维隔震层,包括具有竖向隔震作用的预压弹簧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弹簧支座包括:上连接板;上套筒,位于所述上连接板下方且连接所述上连接板的下表面;下连接板,与所述上连接板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上连接板的下方;下套筒,位于所述下连接板上方且连接所述下连接板朝向所述上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下套筒的上端将所述上套筒的下端套设其内且二者同心设置,从而使上套筒与下套筒共同形成收容腔;螺旋弹簧,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且相对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连接板及下连接板上;锚具,位于所述上连接板上方;预应力钢绞线,自所述下套筒穿过上套筒及上连接板,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底端固定在所述下连接板上,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顶端穿过所述上连接板后,待螺旋弹簧被施加预压力达到设定值后,预应力钢绞线的顶端与所述锚具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钢绞线位于所述收容腔的竖向中心、穿过所述螺旋弹簧且与所述螺旋弹簧间隔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套筒的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用于监控螺旋弹簧预压过程中压缩的程度及上套筒相对于下套筒下行的程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粘贴在下套筒顶部内侧,以减少与上套筒的碰撞与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板中部朝向所述下连接板突伸有上固定部,所述螺旋弹簧的顶端套设在所述上固定部的周缘且抵挡所述上连接板。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板中部朝向所述上连接板突伸有下固定部,所述螺旋弹簧的底端套设在所述下固定部的周缘且抵挡所述下连接板。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滑动摩擦摆,包括:上座板,所述下连接板固定于所述上座板上;下座板,位于所述上座板下方且与所述上座板间隔设置;球冠体,位于所述上座板及所述下座板之间,且相对的顶面及底面分别抵顶所述上座板及下座板且可相对所述上座板及下座板产生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球冠体的顶面及底面均为圆弧面,所述上座板与下座板与所述球管体连接的下表面及上表面均为适配的圆弧面。进一步地,所述球冠体的顶面及底面分别设置有耐磨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座板上表面边缘处设有限位环和所述上座板下表面边缘处设有限位环,用以限制所述球冠体的水平位移。本申请中,基于预压的螺旋弹簧及上套筒、下套筒的设计,解决了组合式三维隔震层对竖向允许变形的要求;且通过安装前预压螺旋弹簧可有效的减小预压弹簧支座从安装高度到静平衡位置的位移,亦可保证整个装置竖直方向具备足够的竖向承载力;通过设计螺旋弹簧相关参数,可以调整预压弹簧支座竖向刚度及频率,达到良好的隔震效果;螺旋弹簧与上套筒及下套筒的配合可避免螺旋弹簧受到由底部传至上部的水平振动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组合式三维隔震层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组合式三维隔震层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组合式三维隔震层预压弹簧支座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组合式三维隔震层滑动摩擦摆支座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滑动摩擦摆支座的球冠体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以使得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为清晰明了。可以理解,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尺寸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比例关系。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组合式三维隔震层,包括具有竖向隔震作用的预压弹簧支座,所述预压弹簧支座包括:上连接板2;上套筒3,位于所述上连接板2下方且连接所述上连接板2的下表面;下连接板9,与所述上连接板2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上连接板2的下方;下套筒7,位于所述下连接板9上方且连接所述下连接板9朝向所述上连接板2的上表面,所述下套筒7的上端将所述上套筒3的下端套设其内且二者同心设置,从而使上套筒3与下套筒7共同形成收容腔20;螺旋弹簧6,收容于所述收容腔20内,且相对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连接板2及下连接板9上;锚具1,位于所述上连接板2上方;预应力钢绞线5,自所述下套筒7穿过上套筒3及上连接板2,所述预应力钢绞线5的底端固定在所述下连接板9上,所述预应力钢绞线5的顶端穿过所述上连接板2后,待螺旋弹簧6被施加预压力达到设定值后,预应力钢绞线5的顶端由所述锚具1锁定锚固。所述预应力钢绞线5位于所述收容腔20的竖向中心、穿过所述螺旋弹簧6且与所述螺旋弹簧6间隔设置。所述预压弹簧支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套筒3的监控置装21,所述监控装置21用于监控螺旋弹簧6预压过程中压缩的程度及上套筒3相对于下套筒7下行的程度。所述预压弹簧支座还包括橡胶垫圈4,所述橡胶垫圈4粘贴在下套筒7顶部内侧,以减少与上套筒3的碰撞与滑动。所述上连接板2中部朝向所述下连接板9突伸有上固定部22,所述螺旋弹簧6的顶端套设在所述上固定部22的周缘且抵挡所述上连接板2。所述下连接板9中部朝向所述上连接板2突伸有下固定部23,所述螺旋弹簧6的底端套设在所述下固定部23的周缘且抵挡所述下连接板9。所述预压弹簧支座用于与上部结构相连,用来在竖直方向进行隔震。预应力钢绞线5的顶端在固定前,通常连接张拉设备,待张拉设备按压上连接板2对螺旋弹簧6预压到设定程度且所述上套筒3相对于下套筒7下行到设定位置,所述监控装置21发出指令,所述张拉设备停止施压,截断所述预应力钢绞线5,用所述锚具1锁定锚固。如此,所述预压弹簧支座在正常使用状态下,预应力钢绞线5处于松弛状态,当产生向上位移时,所述预应力钢绞线5可限制预压弹簧支座产生过位移。如此,预压弹簧支座具备稳定的竖直方向承载力,添加竖向静力荷载时会产生相对较小的竖向位移,便于上部施工;外部的上套筒3及下套筒7防止螺旋弹簧6产生水平方向弯曲,保持预压弹簧支座的稳定性,使其竖直方向为线性刚度,隔震周期明确。本申请中,基于预压的螺旋弹簧6及上套筒3、下套筒7的设计,解决了组合式三维隔震层对竖向允许变形的要求;且通过安装前预压螺旋弹簧6可有效的减小预压弹簧支座从安装高度到静平衡位置的位移,亦可保证整个装置竖直方向具备足够的竖向承载力;通过设计螺旋弹簧6相关参数,可以调整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三维隔震层,包括具有竖向隔震作用的预压弹簧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弹簧支座包括:/n上连接板;/n上套筒,位于所述上连接板下方且连接所述上连接板的下表面;/n下连接板,与所述上连接板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上连接板的下方;/n下套筒,位于所述下连接板上方且连接所述下连接板朝向所述上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下套筒的上端将所述上套筒的下端套设其内且二者同心设置,从而使上套筒与下套筒共同形成收容腔;/n螺旋弹簧,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且相对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连接板及下连接板上;/n锚具,位于所述上连接板上方;/n预应力钢绞线,自所述下套筒穿过上套筒及上连接板,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底端固定在所述下连接板上,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顶端穿过所述上连接板后,待螺旋弹簧被施加预压力达到设定值后,预应力钢绞线的顶端用所述锚具锁定锚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三维隔震层,包括具有竖向隔震作用的预压弹簧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弹簧支座包括:
上连接板;
上套筒,位于所述上连接板下方且连接所述上连接板的下表面;
下连接板,与所述上连接板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上连接板的下方;
下套筒,位于所述下连接板上方且连接所述下连接板朝向所述上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下套筒的上端将所述上套筒的下端套设其内且二者同心设置,从而使上套筒与下套筒共同形成收容腔;
螺旋弹簧,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且相对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连接板及下连接板上;
锚具,位于所述上连接板上方;
预应力钢绞线,自所述下套筒穿过上套筒及上连接板,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底端固定在所述下连接板上,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顶端穿过所述上连接板后,待螺旋弹簧被施加预压力达到设定值后,预应力钢绞线的顶端用所述锚具锁定锚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三维隔震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位于所述收容腔的竖向中心、穿过所述螺旋弹簧且与所述螺旋弹簧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三维隔震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套筒的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用于监控螺旋弹簧预压过程中压缩的程度及上套筒相对于下套筒下行的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三维隔震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粘贴在下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进萍陈昊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