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雷彪专利>正文

具有纵向缓冲作用的摆式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12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纵向缓冲作用的摆式支座,包括活动底盘、双球面摆动体、缓冲支撑体、上扣盖,其特征是:活动底盘是铁质的顶部为凹圆弧面的扁圆柱体;双球面摆动体是上部和下部均为凸圆弧球面的圆饼状,在双球面摆动体的底部中心开有上部直径小下部直径大的变径圆筒形支撑槽;缓冲支撑体是上部直径小下部直径大的同心变径圆柱体、底部为凸圆弧面,在缓冲支撑体下部圆柱体上按圆周等间隔的开有四个纵向斜坡槽,每个斜坡槽中设置一个缓冲钢板,缓冲钢板的顶部与支撑槽上部铰接,在缓冲支撑体的底部中心开有扁圆筒形凹槽,凹槽内嵌有强磁铁。其优点是:能够缓解来自水平、斜倾、垂直纵向的作用力,减震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纵向缓冲作用的摆式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纵向缓冲作用的摆式支座,属于建筑物防震抗震装置

技术介绍
隔、减震技术是被建筑业和地震部门共同认可的抗震方面的新方法,它对抵御地震破坏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理论分析认为可降低地震破坏一个烈度等级),国外在这方面开展的探索实践活动比较早,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未来应用减、隔震技术是建筑业的必然趋势。从减、隔震产品的结构原理上划分为两类,分别是:摆式阻尼结构、摩擦滑移结构。现在不论那类产品均没有达到被广泛应用的程度,原因是它们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优劣差别,均没有实现缓解纵向地震作用力的功能,以及成本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摆式钢球阻尼结构隔震减震器”,专利号:ZL2015102814808,从理论上讲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但由于在实际使用中存在钢球受力不均匀的问题,且减震幅度有一定限制,很难推广应用。一台完备合格的隔震支座必须要兼顾到近震及远震两种破坏形式,只有将摆动和滑移两种运动形式结合在一起,才能应对各种形式的破坏,而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出现这种综合性能的隔震支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两级减震措施,通过摆动和滑移共同作用,能够缓解来自水平、斜倾、纵向的地震作用力,减震效果明显、适用区域更广的具有纵向缓冲作用的摆式支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活动底盘、双球面摆动体、缓冲支撑体、上扣盖,其特征是:活动底盘是铁质的顶部为凹圆弧面的扁圆柱体;双球面摆动体是上部和下部均为凸圆弧球面的圆饼状,其上部凸圆弧球面的边缘设有一圈台阶,在双球面摆动体的底部中心开有上部直径小下部直径大的变径圆筒形支撑槽,支撑槽上部与下部采用圆弧光滑过渡连接,支撑槽的下部与底面间采用圆弧光滑过渡连接;缓冲支撑体是上部直径小下部直径大的同心变径圆柱体、底部为凸圆弧面,在缓冲支撑体下部圆柱体上按圆周等间隔的开有四个纵向的底面为圆弧曲面的斜坡槽,每个斜坡槽中设置一个缓冲钢板,缓冲钢板与斜坡槽底面相对的边为凸圆弧形,在缓冲支撑体的底部中心开有扁圆筒形凹槽,凹槽内嵌有强磁铁;上扣盖是底部为凹圆弧面的扁圆柱体,在凹圆弧面的边缘设有一圈上翘的缓冲槽;缓冲支撑体置于双球面摆动体的支撑槽中、双球面摆动体置于活动底盘上、上扣盖压在双球面摆动体上,缓冲钢板的顶部与支撑槽上部铰接。所述双球面摆动体的上部圆弧球面的曲率半径小于下部圆弧球面的曲率半径;所述上扣盖的凹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双球面摆动体的上部圆弧球面的曲率半径;所述活动底盘的凹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双球面摆动体的下部圆弧球面的曲率半径;所述缓冲支撑体底部圆弧面的曲率半径与双球面摆动体的下部圆弧球面的曲率半径相等;所述强磁铁为钕铁硼磁铁;所述双球面摆动体能够在活动底盘与上扣盖之间进行摆动,其设计摆动幅度为±1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缓解来自水平、斜倾、纵向的地震作用力,减震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在受到纵向地震作用力的状态图。图中:1-活动底盘,2-双球面摆动体,3-上扣盖,4-缓冲支撑体,5-支撑槽,6-强磁铁,7-斜坡槽,8-缓冲钢板,9-台阶,10-缓冲槽。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2,本专利技术包括活动底盘1、双球面摆动体2、缓冲支撑体4、上扣盖3,活动底盘是铁质的顶部为凹圆弧面的扁圆柱体;双球面摆动体是上部和下部均为凸圆弧球面的圆饼状,其上部凸圆弧球面的边缘设有一圈台阶9,在双球面摆动体的底部中心开有上部直径小下部直径大的变径圆筒形支撑槽5,支撑槽上部与下部采用圆弧光滑过渡连接,支撑槽的下部与底面间采用圆弧光滑过渡连接;缓冲支撑体是上部直径小下部直径大的同心变径圆柱体、底部为凸圆弧面,在缓冲支撑体下部圆柱体上按圆周等间隔的开有四个纵向的底面为圆弧曲面的斜坡槽7,每个斜坡槽中设置一个缓冲钢板8,缓冲钢板与斜坡槽底面相对的边为凸圆弧形,在缓冲支撑体的底部中心开有扁圆筒形凹槽,凹槽内嵌有强磁铁6;上扣盖是底部为凹圆弧面的扁圆柱体,在凹圆弧面的边缘设有一圈上翘的缓冲槽10;缓冲支撑体置于双球面摆动体的支撑槽中、双球面摆动体置于活动底盘上、上扣盖压在双球面摆动体上,缓冲钢板的顶部与支撑槽上部铰接。所述双球面摆动体的上部圆弧球面的曲率半径小于下部圆弧球面的曲率半径;所述上扣盖的凹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双球面摆动体的上部圆弧球面的曲率半径;所述活动底盘的凹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双球面摆动体的下部圆弧球面的曲率半径;所述缓冲支撑体底部圆弧面的曲率半径与双球面摆动体的下部圆弧球面的曲率半径相等;所述强磁铁为钕铁硼磁铁;所述双球面摆动体能够在活动底盘与上扣盖之间进行摆动,其设计摆动幅度为±15°。应用时,活动底盘与建筑物地基连接固定、上扣盖与建筑物连接到一体。活动底盘是随地面可以有水平、倾斜方向运动的活动体;双球面摆动体是夹在上扣盖和活动底盘间的活动体,在做摩擦滑移的同时还在做倾斜往复摆动,双球面摆动体的摆动作用合理的将地震作用力给予变向转移,从而防止了作用力被直接传递到建筑体上,体现出隔震的终极目的。其设计最大摆动幅度±15°,中轴线位移量可达±16cm。缓冲支撑体是设置在双球面摆动体内部的一个独立体,其作用是为支座佩带一个缓冲件,当遇有纵向力作用后支座在整体下落时,双球面摆动体必先与缓冲支撑体产生一次缓冲冲击,然后再滑落与活动底盘接触,这样做就避免直接下落带有较大冲击现象的发生。本专利技术对横、纵向地震波的消解作用过程:当活动底盘受到水平作用力时,由于双球面摆动体的上部圆弧面与上扣盖的底部为凹圆弧面间的阻尼较小,双球面摆动体必先进行摆动,摆动过程转移了作用力方向,避免将地震作用力被直接传递到上扣盖;当双球面摆动体的台阶被上扣盖的缓冲槽限位时,它会与活动底盘形成相对摩擦式滑移,在活动底盘继续向前时,双球面摆动体会随活动底盘凹圆弧面坡度的迁移被抬升(阻尼也越大)。双球面摆动体在被抬升后其反过来又会矫正双球面摆动体回位,使双球面摆动体向回摆动。在整个过程中双球面摆动体是做往复运动的,其过程延长了隔离作用时间(对隔震支座而言,隔离作用时间越长越好)。而且这种小幅摆动不会因活动底盘的位置变化,改变其原有的空间占有量,进而不会影响到上部建筑体的受力变化。对纯纵向作用力的缓冲作用过程:参照附图3,当支座整体被向上抛起后,置于双球面摆动体的支撑槽中的缓冲支撑体在强磁铁的吸附作用下使其与活动底盘连接,始终与活动底盘处于接触状态。而在双球面摆动体内部,由于为其配置了四根缓冲钢板,在双球面摆动体上升时,缓冲钢板受到磁力作用会向中心收缩,当双球面摆动体整体下落时缓冲钢板先与缓冲支撑体的斜坡槽圆弧曲面底面形成冲击接触,之后再滑落向活动底盘。双球面摆动体的这一滑落过程是在被缓解后形成,因此其携带的冲击势能被给予了极大的化解。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对减、隔震技术在设计上的基本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纵向缓冲作用的摆式支座,包括活动底盘、双球面摆动体、缓冲支撑体、上扣盖,其特征是:活动底盘是铁质的顶部为凹圆弧面的扁圆柱体;双球面摆动体是上部和下部均为凸圆弧球面的圆饼状,其上部凸圆弧球面的边缘设有一圈台阶,在双球面摆动体的底部中心开有上部直径小下部直径大的变径圆筒形支撑槽,支撑槽上部与下部采用圆弧光滑过渡连接,支撑槽的下部与底面间采用圆弧光滑过渡连接;缓冲支撑体是上部直径小下部直径大的同心变径圆柱体、底部为凸圆弧面,在缓冲支撑体下部圆柱体上按圆周等间隔的开有四个纵向的底面为圆弧曲面的斜坡槽,每个斜坡槽中设置一个缓冲钢板,缓冲钢板与斜坡槽底面相对的边为凸圆弧形,在缓冲支撑体的底部中心开有扁圆筒形凹槽,凹槽内嵌有强磁铁;上扣盖是底部为凹圆弧面的扁圆柱体,在凹圆弧面的边缘设有一圈上翘的缓冲槽;缓冲支撑体置于双球面摆动体的支撑槽中、双球面摆动体置于活动底盘上、上扣盖压在双球面摆动体上,缓冲钢板的顶部与支撑槽上部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纵向缓冲作用的摆式支座,包括活动底盘、双球面摆动体、缓冲支撑体、上扣盖,其特征是:活动底盘是铁质的顶部为凹圆弧面的扁圆柱体;双球面摆动体是上部和下部均为凸圆弧球面的圆饼状,其上部凸圆弧球面的边缘设有一圈台阶,在双球面摆动体的底部中心开有上部直径小下部直径大的变径圆筒形支撑槽,支撑槽上部与下部采用圆弧光滑过渡连接,支撑槽的下部与底面间采用圆弧光滑过渡连接;缓冲支撑体是上部直径小下部直径大的同心变径圆柱体、底部为凸圆弧面,在缓冲支撑体下部圆柱体上按圆周等间隔的开有四个纵向的底面为圆弧曲面的斜坡槽,每个斜坡槽中设置一个缓冲钢板,缓冲钢板与斜坡槽底面相对的边为凸圆弧形,在缓冲支撑体的底部中心开有扁圆筒形凹槽,凹槽内嵌有强磁铁;上扣盖是底部为凹圆弧面的扁圆柱体,在凹圆弧面的边缘设有一圈上翘的缓冲槽;缓冲支撑体置于双球面摆动体的支撑槽中、双球面摆动体置于活动底盘上、上扣盖压在双球面摆动体上,缓冲钢板的顶部与支撑槽上部铰接。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飞范雷彪
申请(专利权)人:范雷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