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浩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26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结构保护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可对框架起到较为稳定的弹性支撑,既可起到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又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包括底座和缓冲板;还包括梯形座、左滑动座、右滑动座、左支座、右支座、左固定轴、右固定轴、左滑动杆、右滑动杆、第一左弹簧、第一右弹簧和第二弹簧,底座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缓冲槽,底座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固定槽和右固定槽,缓冲槽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分别横向设置有左滑动孔和右滑动孔,左固定轴和右固定轴外侧分别可转动设置有左滚轮和右滚轮,缓冲槽内底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摩擦纹和右摩擦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结构保护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是一种结构设计中,对框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的辅助装置,其在结构保护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包括底座、缓冲板和弹簧组,弹簧组顶端与缓冲板底端练级,弹簧组底端与底座顶端连接;现有的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使用时,将框架固定在缓冲板顶端,通过弹簧组对框架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现有的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使用中发现,仅通过弹簧组对框架进行支撑,框架容易在遇到较小的震动时不停的在晃动,导致其使用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对框架起到较为稳定的弹性支撑,既可起到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又可以保持相对稳定,提高使用稳定性的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包括底座和缓冲板;还包括梯形座、左滑动座、右滑动座、左支座、右支座、左固定轴、右固定轴、左滑动杆、右滑动杆、第一左弹簧、第一右弹簧和第二弹簧,梯形座呈倒立状安装在缓冲板底端中央区域,底座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缓冲槽,底座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固定槽和右固定槽,缓冲槽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分别横向设置有左滑动孔和右滑动孔,左滑动座和右滑动座底端分别可滑动固定在缓冲槽内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第一左弹簧左端和第一右弹簧右端分别与缓冲槽内左侧壁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一左弹簧右端和第一右弹簧左端分别与左滑动座左端和右滑动座右端连接,左滑动杆右端依次穿过左滑动孔和第一左弹簧并与左滑动座左端连接,右滑动杆左端依次穿过右滑动孔和第一右弹簧并与右滑动座右端连接,左支座和右支座底端分别与左滑动座和右滑动座顶端连接,左支座和右支座顶端分别设置有左连接槽和右连接槽,左固定轴和右固定轴分别前后向固定在左连接槽和右连接槽内,左固定轴和右固定轴外侧分别可转动设置有左滚轮和右滚轮,左滚轮和右滚轮分别与梯形座左侧壁和右侧壁滚动接触,缓冲槽内底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摩擦纹和右摩擦纹,左滑动座和右滑动座底端分别与左摩擦纹和右摩擦纹可滑动接触,第二弹簧顶端与梯形座底端中央区域连接,第二弹簧底端与缓冲槽内底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还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分别可滑动固定在左固定槽和右固定槽内,左滑动杆左端和右滑动杆右端分别与左挡板右侧壁和右挡板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还包括左安装块和右安装块,左安装块和右安装块底端分别与缓冲板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安装块和右安装块顶端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左螺纹槽和右螺纹槽。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还包括左拉环和右拉环,左拉环和右拉环底端分别与底座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左拉环和右拉环外侧壁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左防滑垫和右防滑垫。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缓冲板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弧形垫和右弧形垫。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底座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四组支腿底端均设置有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左弹簧和第一右弹簧可分别对左滑动座和右滑动座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左滑动杆和右滑动杆可分别对左滑动座和右滑动座起到限位的作用,左滚轮和右滚轮可分别沿着梯形座左侧壁和右侧壁滚动,左滑动座和右滑动座由于左摩擦纹和右摩擦纹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框架在受到较小的震动时不会发生较大的晃动,在遇到较大的震动时,通过第一左弹簧、第一右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可起到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提高使用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左支座、右支座、左固定轴、右固定轴、左滚轮和右滚轮的连接示意左视图;附图中标记:1、底座;2、缓冲板;3、梯形座;4、左滑动座;5、右滑动座;6、左支座;7、右支座;8、左固定轴;9、右固定轴;10、左滑动杆;11、右滑动杆;12、第一左弹簧;13、第一右弹簧;14、第二弹簧;15、缓冲槽;16、左滚轮;17、右滚轮;18、左摩擦纹;19、右摩擦纹;20、左挡板;21、右挡板;22、左安装块;23、右安装块;24、左螺纹槽;25、右螺纹槽;26、左拉环;27、右拉环;28、左防滑垫;29、右防滑垫;30、左弧形垫;31、右弧形垫;32、支腿;33、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包括底座1和缓冲板2;还包括梯形座3、左滑动座4、右滑动座5、左支座6、右支座7、左固定轴8、右固定轴9、左滑动杆10、右滑动杆11、第一左弹簧12、第一右弹簧13和第二弹簧14,梯形座3呈倒立状安装在缓冲板2底端中央区域,底座1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缓冲槽15,底座1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固定槽和右固定槽,缓冲槽15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分别横向设置有左滑动孔和右滑动孔,左滑动座4和右滑动座5底端分别可滑动固定在缓冲槽15内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第一左弹簧12左端和第一右弹簧13右端分别与缓冲槽15内左侧壁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一左弹簧12右端和第一右弹簧13左端分别与左滑动座4左端和右滑动座5右端连接,左滑动杆10右端依次穿过左滑动孔和第一左弹簧12并与左滑动座4左端连接,右滑动杆11左端依次穿过右滑动孔和第一右弹簧13并与右滑动座5右端连接,左支座6和右支座7底端分别与左滑动座4和右滑动座5顶端连接,左支座6和右支座7顶端分别设置有左连接槽和右连接槽,左固定轴8和右固定轴9分别前后向固定在左连接槽和右连接槽内,左固定轴8和右固定轴9外侧分别可转动设置有左滚轮16和右滚轮17,左滚轮16和右滚轮17分别与梯形座3左侧壁和右侧壁滚动接触,缓冲槽15内底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摩擦纹18和右摩擦纹19,左滑动座4和右滑动座5底端分别与左摩擦纹18和右摩擦纹19可滑动接触,第二弹簧14顶端与梯形座3底端中央区域连接,第二弹簧14底端与缓冲槽15内底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一左弹簧和第一右弹簧可分别对左滑动座和右滑动座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左滑动杆和右滑动杆可分别对左滑动座和右滑动座起到限位的作用,左滚轮和右滚轮可分别沿着梯形座左侧壁和右侧壁滚动,左滑动座和右滑动座由于左摩擦纹和右摩擦纹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框架在受到较小的震动时不会发生较大的晃动,在遇到较大的震动时,通过第一左弹簧、第一右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可起到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提高使用稳定性。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还包括左挡板20和右挡板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包括底座(1)和缓冲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梯形座(3)、左滑动座(4)、右滑动座(5)、左支座(6)、右支座(7)、左固定轴(8)、右固定轴(9)、左滑动杆(10)、右滑动杆(11)、第一左弹簧(12)、第一右弹簧(13)和第二弹簧(14),梯形座(3)呈倒立状安装在缓冲板(2)底端中央区域,底座(1)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缓冲槽(15),底座(1)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固定槽和右固定槽,缓冲槽(15)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分别横向设置有左滑动孔和右滑动孔,左滑动座(4)和右滑动座(5)底端分别可滑动固定在缓冲槽(15)内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第一左弹簧(12)左端和第一右弹簧(13)右端分别与缓冲槽(15)内左侧壁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一左弹簧(12)右端和第一右弹簧(13)左端分别与左滑动座(4)左端和右滑动座(5)右端连接,左滑动杆(10)右端依次穿过左滑动孔和第一左弹簧(12)并与左滑动座(4)左端连接,右滑动杆(11)左端依次穿过右滑动孔和第一右弹簧(13)并与右滑动座(5)右端连接,左支座(6)和右支座(7)底端分别与左滑动座(4)和右滑动座(5)顶端连接,左支座(6)和右支座(7)顶端分别设置有左连接槽和右连接槽,左固定轴(8)和右固定轴(9)分别前后向固定在左连接槽和右连接槽内,左固定轴(8)和右固定轴(9)外侧分别可转动设置有左滚轮(16)和右滚轮(17),左滚轮(16)和右滚轮(17)分别与梯形座(3)左侧壁和右侧壁滚动接触,缓冲槽(15)内底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摩擦纹(18)和右摩擦纹(19),左滑动座(4)和右滑动座(5)底端分别与左摩擦纹(18)和右摩擦纹(19)可滑动接触,第二弹簧(14)顶端与梯形座(3)底端中央区域连接,第二弹簧(14)底端与缓冲槽(15)内底侧壁中央区域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包括底座(1)和缓冲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梯形座(3)、左滑动座(4)、右滑动座(5)、左支座(6)、右支座(7)、左固定轴(8)、右固定轴(9)、左滑动杆(10)、右滑动杆(11)、第一左弹簧(12)、第一右弹簧(13)和第二弹簧(14),梯形座(3)呈倒立状安装在缓冲板(2)底端中央区域,底座(1)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缓冲槽(15),底座(1)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固定槽和右固定槽,缓冲槽(15)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中央区域分别横向设置有左滑动孔和右滑动孔,左滑动座(4)和右滑动座(5)底端分别可滑动固定在缓冲槽(15)内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第一左弹簧(12)左端和第一右弹簧(13)右端分别与缓冲槽(15)内左侧壁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一左弹簧(12)右端和第一右弹簧(13)左端分别与左滑动座(4)左端和右滑动座(5)右端连接,左滑动杆(10)右端依次穿过左滑动孔和第一左弹簧(12)并与左滑动座(4)左端连接,右滑动杆(11)左端依次穿过右滑动孔和第一右弹簧(13)并与右滑动座(5)右端连接,左支座(6)和右支座(7)底端分别与左滑动座(4)和右滑动座(5)顶端连接,左支座(6)和右支座(7)顶端分别设置有左连接槽和右连接槽,左固定轴(8)和右固定轴(9)分别前后向固定在左连接槽和右连接槽内,左固定轴(8)和右固定轴(9)外侧分别可转动设置有左滚轮(16)和右滚轮(17),左滚轮(16)和右滚轮(17)分别与梯形座(3)左侧壁和右侧壁滚动接触,缓冲槽(15)内底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摩擦纹(18)和右摩擦纹(19),左滑动座(4)和右滑动座(5)底端分别与左摩擦纹(18)和右摩擦纹(19)可滑动接触,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
申请(专利权)人:杨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