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746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9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及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组合节点及节点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框架节点中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与T形或L形钢管混凝土柱连接时外侧上翼缘外翻将严重影响使用功能;同时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与T形或L形钢管混凝土柱连接时钢筋混凝土楼板内的纵向受力钢筋端部直接焊接在钢管混凝土柱上,钢管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塑性降低,受力较大时钢筋传力至焊缝上,钢管混凝土柱在焊接处发生撕裂破坏,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钢管混凝土柱竖直设置,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一端和钢筋混凝土板的一端均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外侧壁固定,两个连接端板安装在钢‑混凝土组合梁和钢管混凝土柱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合节点及节点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截面尺寸小、施工速度快、抗火性能好以及施工后墙体表面平整、建筑效果好等优点,常与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楼板配合应用。然而,当U形组合梁与T形或L形钢管混凝土柱连接时,外侧上翼缘外翻将严重影响使用功能,并会影响外墙保温和装饰施工。框架节点处负弯矩较大,当采用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时,U形梁上翼缘一般位于钢筋混凝土楼板底部,仅靠组合梁上翼缘承受负弯矩作用下产生的拉力,无法充分发挥组合梁的优越受力性能,同时也会导致结构中梁高度和用钢量增加。因此,为进一步提高组合梁负弯矩区的承载力,降低钢梁刚度,减小钢材用量,需要在组合梁上部及周围楼板一定范围内设置纵向受力钢筋。为了保证节点区的刚度和承载力,上部负弯矩钢筋若穿过柱构件,会对柱的承载力造成一定程度削弱,同时施工也较为复杂;若钢筋不穿设组合柱,此时需要实现钢筋端部有效、可靠的锚固。若将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钢-混凝土组合梁(1)、钢管混凝土柱(2)、钢筋混凝土板(4)和两个连接端板(3),钢管混凝土柱(2)竖直设置,钢-混凝土组合梁(1)和钢筋混凝土板(4)一体设置,钢-混凝土组合梁(1)的一端和钢筋混凝土板(4)的一端均与钢管混凝土柱(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两个连接端板(3)安装在钢-混凝土组合梁(1)和钢管混凝土柱(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钢-混凝土组合梁(1)、钢管混凝土柱(2)、钢筋混凝土板(4)和两个连接端板(3),钢管混凝土柱(2)竖直设置,钢-混凝土组合梁(1)和钢筋混凝土板(4)一体设置,钢-混凝土组合梁(1)的一端和钢筋混凝土板(4)的一端均与钢管混凝土柱(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两个连接端板(3)安装在钢-混凝土组合梁(1)和钢管混凝土柱(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其特征在于:钢管混凝土柱(2)包括垂直柱肢(2-1)、平行柱肢(2-2)和柱内部混凝土(2-3),垂直柱肢(2-1)与平行柱肢(2-2)固定连接组成钢管体,柱内部混凝土(2-3)设置在钢管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其特征在于:钢-混凝土组合梁(1)包括下翼缘(1-3)、外侧腹板(1-4)、内侧腹板(1-5)、梁内部混凝土(1-6)和多个抗剪连接件(1-7);外侧腹板(1-4)和内侧腹板(1-5)平行安装在下翼缘(1-3)上,梁内部混凝土(1-6)安装在外侧腹板(1-4)、内侧腹板(1-5)和下翼缘(1-3)上,外侧腹板(1-4)、内侧腹板(1-5)和下翼缘(1-3)与钢管混凝土柱(2)固定连接,多个抗剪连接件(1-7)焊接安装在下翼缘(1-3)的上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其特征在于:钢-混凝土组合梁(1)包括外侧翼缘(1-1)和内侧翼缘(1-2),外侧翼缘(1-1)水平安装在外侧腹板(1-4)顶端的内侧壁上,内侧翼缘(1-2)安装在内侧腹板(1-5)顶端的外侧壁上,两个连接端板(3)焊接安装在钢-混凝土组合梁(1)和钢管混凝土柱(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其特征在于:钢-混凝土组合梁(1)包括外侧翼缘(1-1)和内侧翼缘(1-2),外侧翼缘(1-1)水平安装在外侧腹板(1-4)顶端的内侧壁上,内侧翼缘(1-2)安装在内侧腹板(1-5)顶端的内侧壁上,两个连接端板(3)焊接安装在钢-混凝土组合梁(1)和钢管混凝土柱(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其特征在于:一个连接端板(3)焊接安装在平行柱肢(2-2)和外侧腹板(1-4)的外侧壁上,另一个连接端板(3)焊接安装在内侧腹板(1-5)和平行柱肢(2-2)的外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其特征在于:一个连接端板(3)焊接安装在平行柱肢(2-2)和外侧腹板(1-4)的外侧壁上,另一个连接端板(3)焊接安装在内侧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兰慧贾晨徐炎邓来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