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梁与宽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的组合加强式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99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梁与宽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的组合加强式节点。包括宽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贴板、局部贯通横隔板、连接板和竖向插板;宽钢管混凝土柱的短边与钢梁相连,钢梁的上翼缘、下翼缘、腹板分别通过两块外贴板、一块局部贯通横隔板、一块连接板后与宽钢管混凝土柱短边的柱壁相连;宽钢管混凝土柱位于建筑平面中部时,所述宽钢管混凝土柱长边一端的两侧通过竖向插板分别与两根钢梁相连,竖向插板分别与外贴板和局部贯通横隔板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宽钢管混凝土柱同时在强轴方向和弱轴方向与钢梁刚接的构造做法;能够保证节点和节点连接区域的刚度和强度,钢梁上出现了塑性铰,节点延性系数达到5.5以上,可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梁与宽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的组合加强式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钢梁与宽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的组合加强式节点,可广泛应用于多高层钢结构中H型钢梁与宽钢管混凝土柱的刚接连接。
技术介绍
多高层钢结构中,钢梁多为H型钢梁,钢柱多为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与钢柱的刚接连接是提供结构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的最基本的措施。目前常用的刚接节点是在钢柱对应梁翼缘的位置设置横隔板,钢梁翼缘的内力通过隔板传递给钢柱,从而形成刚接节点。隔板有内隔板与贯通横隔板两种,分别对应于箱型柱和冷弯成型高频焊接矩形钢管柱两种构件。为了方便钢管柱内混凝土的浇灌,隔板上需要设置灌浆孔和透气孔,灌浆孔的直径不宜小于150mm。另外,为了节点域内力传递需要,灌浆孔对隔板的削弱不能过大,这就要求钢柱的截面宽度不能过小,一般不小于350~400mm。在钢结构住宅中,过大的钢柱截面会在住宅的各个功能房间四角出现凸柱现象,影响室内建筑使用功能,因此应尽量将结构构件隐藏在墙体厚度内,这就要求住宅内采用的钢构件截面宽度最好控制在180mm至300mm之间。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建筑工业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梁与宽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的组合加强式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宽钢管混凝土柱(1)、钢梁、外贴板、局部贯通横隔板、连接板和竖向插板;宽钢管混凝土柱(1)的短边与钢梁相连,钢梁的上翼缘、下翼缘、腹板分别通过两块外贴板、一块局部贯通横隔板、一块连接板后与宽钢管混凝土柱(1)短边的柱壁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梁与宽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的组合加强式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宽钢管混凝土柱(1)、钢梁、外贴板、局部贯通横隔板、连接板和竖向插板;宽钢管混凝土柱(1)的短边与钢梁相连,钢梁的上翼缘、下翼缘、腹板分别通过两块外贴板、一块局部贯通横隔板、一块连接板后与宽钢管混凝土柱(1)短边的柱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梁与宽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的组合加强式节点,其特征在于:宽钢管混凝土柱(1)位于建筑平面中部时,所述宽钢管混凝土柱(1)长边一端的两侧通过竖向插板分别与两根钢梁相连,竖向插板分别与外贴板和局部贯通横隔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梁与宽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的组合加强式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宽钢管混凝土柱(1)的一个短边通过两块第一外贴板(3)、一块第一局部贯通横隔板(4)、一块第一连接板(5)后与第一钢梁(2)相连;第一钢梁(2)上翼缘的一侧和宽钢管混凝土柱(1)一侧长边所在的侧面之间均通过一块第一外贴板(3)连接,第一钢梁(2)上翼缘的另一侧和宽钢管混凝土柱(1)另一侧长边所在的侧面之间均通过另一块第一外贴板(3)连接,两块第一外贴板(3)的一部分分别焊接在第一钢梁(2)上翼缘的两侧,两块第一外贴板(3)的另一部分分别焊接在宽钢管混凝土柱(1)两侧长边所在的表面;宽钢管混凝土柱(1)靠近短边一侧开有用于插入第一局部贯通横隔板(4)的水平槽,第一局部贯通横隔板(4)的一端插入水平槽中并且与宽钢管混凝土柱(1)相连部分焊接,第一局部贯通横隔板(4)的另一端伸出宽钢管混凝土柱(1)后与第一钢梁(2)的下翼缘通过第三焊缝连接;伸入宽钢管混凝土柱(1)中的第一局部贯通横隔板(4)上开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作为第一通气孔(9);一块第一连接板(5)通过第一高强螺栓(6)安装在靠近宽钢管混凝土柱(1)的第一钢梁(2)腹板上,第一连接板(5)的一侧和第一钢梁(2)腹板的边缘重合并与宽钢管混凝土柱(1)短边的柱壁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梁与宽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的组合加强式节点,其特征在于:宽钢管混凝土柱(1)位于建筑平面中部时,所述宽钢管混凝土柱(1)的另一个短边通过两块第二外贴板(13)、一块第二局部贯通横隔板(15)、一块第二连接板后与第四钢梁(22)相连;
第四钢梁(22)上翼缘的一侧和宽钢管混凝土柱(1)一侧长边所在的侧面之间均通过一块第二外贴板(13)连接,第四钢梁(22)上翼缘的另一侧和宽钢管混凝土柱(1)另一侧长边所在的侧面之间均通过另一块第二外贴板(13)连接,两块第二外贴板(13)的一部分分别焊接在第四钢梁(22)上翼缘的两侧,两块第二外贴板(13)的另一部分分别焊接在宽钢管混凝土柱(1)两侧长边所在的表面;宽钢管混凝土柱(1)靠近短边一侧开有用于插入第二局部贯通横隔板(15)的水平槽,第二局部贯通横隔板(15)的一端插入水平槽中并且与宽钢管混凝土柱(1)相连部分焊接,第二局部贯通横隔板(15)的另一端伸出宽钢管混凝土柱(1)后与第四钢梁(22)的下翼缘通过第三焊缝焊接;伸入宽钢管混凝土柱(1)中的第二局部贯通横隔板(15)上开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作为第二通气孔(21);一块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二高强螺栓安装在靠近宽钢管混凝土柱(1)的第四钢梁(22)腹板上,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和第四钢梁(22)腹板的边缘重合并与宽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尉卿付波庞仙台周有波潘涛张悦胡朝坤邱某
申请(专利权)人:凉山州现代房屋建筑集成制造有限公司杭州铁木辛柯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浙江梵石建筑设计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