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方向框梁与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的连接节点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连接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多方向框梁与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中,一般由若干个塔楼和裙房组成。商业部分的轴网为满足使用功能和建筑外观功能的要求,会存在一些不规则柱网、大跨度柱网,导致结构中出现大跨度框架梁和多余4根框架梁汇交于框柱节点的情况。此外,在裙房与塔楼的连接界面上,经常会出现裙房的框架梁斜向连接在塔楼框架柱的情况。塔楼由于其高度较高,框架柱内由于受拉会布置一定的型钢,形成型钢混凝土框架柱,这样导致结构设计分析时,会出现多角度框梁汇交于一个框架柱。甚至在其中一个方向存在跨度大于8米的悬挑梁。在高烈度设防区,为保证“强节点”的设计要求,若将框架梁都汇交于一起,此时节点区域钢筋较密,仅按照纯框架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设计往往难以满足规范的设计和构造要求,提出采用增加牛腿的设计方法较为合理。构件在框架梁柱节点域的连接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工程实例中对此种情况没有较好的处理方式,导致混凝土梁柱节点域内钢筋密集,混凝土浇筑困难,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方向框梁与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布置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柱(1),所述型钢混凝土框架柱(1)为方形柱;/n所述型钢混凝土框架柱(1)上固定有第一型钢混凝土框架梁(2)和第二型钢混凝土框架梁(3),第一型钢混凝土框架梁(2)与第二型钢混凝土框架梁(3)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型钢混凝土框架梁(2)与第二型钢混凝土框架梁(3)的上部通过型钢混凝土梁上部纵筋(4)支撑,所述第一型钢混凝土框架梁(2)与第二型钢混凝土框架梁(3)的下部通过型钢混凝土梁下部纵筋(5)支撑;/n所述型钢混凝土框架柱(1)上固定有第一钢筋混凝土梁(6)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梁(7),第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多方向框梁与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布置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柱(1),所述型钢混凝土框架柱(1)为方形柱;
所述型钢混凝土框架柱(1)上固定有第一型钢混凝土框架梁(2)和第二型钢混凝土框架梁(3),第一型钢混凝土框架梁(2)与第二型钢混凝土框架梁(3)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型钢混凝土框架梁(2)与第二型钢混凝土框架梁(3)的上部通过型钢混凝土梁上部纵筋(4)支撑,所述第一型钢混凝土框架梁(2)与第二型钢混凝土框架梁(3)的下部通过型钢混凝土梁下部纵筋(5)支撑;
所述型钢混凝土框架柱(1)上固定有第一钢筋混凝土梁(6)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梁(7),第一钢筋混凝土梁(6)与第二钢筋混凝土梁(7)对称布置,第一钢筋混凝土梁(6)与第一型钢混凝土框架梁(2)垂直布置,第一钢筋混凝土梁(6)与第二钢筋混凝土梁(7)的上部通过悬挑梁上部纵向钢筋(8)支撑,第一钢筋混凝土梁(6)与第二钢筋混凝土梁(7)的下部通过悬挑梁下部纵向钢筋(9)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马静远,常鹏,张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