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712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5
本申请涉及压敏胶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的原料包括支链型含巯基聚硅氧烷20‑70份;甲基MQ硅树脂30‑80份;乙烯基MQ硅树脂20‑50份;增粘剂1‑6份;环氧丙酯类光引发剂3‑20份;其制备方法为:将以上原料混合后搅拌20‑30min后得到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本申请的一种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具有耐老化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压敏胶制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紫外光固化技术最大的优点为固化速度快、节能、环保,而且能够降低设备成本。紫外光固化技术自60年代末以来经过飞速发展,目前已经在诸多行业都得到了应用,因为采用紫外光固化能大大缩短固化时间,可以获得高效的生产效率。在压敏胶行业中,以溶剂型压敏胶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环保的把控越来越严格,溶剂型压敏胶面临着污染环境的大问题,后来逐渐产生了低溶剂型甚至无溶剂型的压敏胶。在有机硅压敏胶行业中,多以溶剂型压敏胶为主,操作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而且大量溶剂对环境的污染严重,不符合目前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将紫外光固化技术应用于有机硅行业中,不仅能够获得高效的生产效率,还能规避传统压敏胶中的溶剂影响,减少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排放,达到环保的要求。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紫外光固化压敏胶多为丙烯酸树脂及丙烯酸单体和光引发剂组成,其耐老化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紫外光固化压敏胶的耐老化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紫外光固化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所述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支链型含巯基聚硅氧烷20-70份;甲基MQ硅树脂30-80份;乙烯基MQ硅树脂20-50份;增粘剂1-6份;环氧丙酯类光引发剂3-20份;所述支链型含巯基聚硅氧烷,结构式如(1)所示:其中,R代表乙基基团,Y代表巯基基团,巯基含量为17-28%;数均分子量Mn=5000-10000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巯基与乙烯基以环氧丙酯类光引发剂自由基反应为催化介质,在特定区域的官能团发生反应,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巯基-乙烯基体系的紫外光固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自由基仍能夺取巯基上的氢原子,产生巯基自由基,从而保证了聚合反应的持续进行,进而削弱巯基-乙烯基光固化过程的氧阻作用,提高压敏胶的抗氧化性能,从而提升固化后的压敏胶的硬度和耐老化性。并且,巯基-乙烯基紫外光固化反应中,采用少量光引发剂即可较快地引发光固化反应,从而减少光引发剂的用量,避免聚合产物因聚合时引发剂用量过大而导致久置后出现黄变和小分子残留等现象,进而提高压敏胶的耐老化性。甲基MQ硅树脂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结构,与粘接物体之间的接触点位较多,使得最终制备得到的压敏胶的附着力增强、成膜性和持粘性好。光固化反应结束后残留的环氧丙酯类光引发剂能够与未反应的含巯基的聚合物发生加成消去反应,一方面发生加成消去反应后形成的端乙烯基化合物能够起增粘的作用,增强制得的压敏胶的附着力和持粘性;另一方面消耗掉残留的环氧丙酯类光引发剂,减少久置后的压敏胶容易出现黄变的现象,进而提高压敏胶的耐老化性。优选的,所述支链型含巯基聚硅氧烷的巯基含量为19%-23%;数均分子量Mn=20000-6000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链型含巯基聚硅氧烷的巯基含量和数均分子量选择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最终巯基-乙烯基反应后生成的高分子的粘度在合理范围内,能够使压敏胶保持较佳粘性的同时不至于团聚成块状凝胶,从而制得使用性能较佳的压敏胶。优选的,所述甲基MQ硅树脂是由M单元R3SiO1/2和Q单元RSiO4/2组成的有机硅树脂,M/Q=0.6-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基MQ硅树脂是由Q单元与M单元构成的有机硅树脂,分子结构中M单元与Q单元的量之比及结构决定树脂的性质和应用范围,M/Q比值与压敏胶的流动性成反比的关系,将甲基MQ硅树脂的M/Q值选择在上述范围内,最终制备得到的压敏胶具有较好使用性能和适宜的流动性。优选的,所述乙烯基MQ硅树脂是由M单元R3SiO1/2、Q单元RSiO4/2和不饱和基团-CH=CH2组成的有机硅树脂,M/Q=0.6-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乙烯基MQ硅树脂的M/Q选择在上述范围内,既能降低硅树脂的内应力,又能保持硅树脂体系原有的特性并提高其热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进而能够提高压敏胶的耐老化性。优选的,所述环氧丙酯类光引发剂的重量份数为3-1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配比的环氧丙酯类光引发剂有利于减少光固化反应后环氧丙酯类光引发剂的残留,从而减少残留的小分子对压敏胶的侵蚀,进而提高压敏胶的耐老化性。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丙酯类光引发剂为2-苯甲酰基苯甲酸环氧丙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2-苯甲酰基苯甲酸环氧丙酯作为光引发剂能够高效的引发巯基-乙烯基紫外光固化反应,从而能够减少光引发剂的用量,降低压敏胶的生产成本。优选的,所述增粘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或三异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的增粘剂加入压敏胶中,一端能与无机材料表面的羟基反应生成共价键;另一端能与树脂形成共价键,通过表面扩散和内部扩散湿润粘接表面,使两种性质差别很大的材料“偶联”起来,使得压敏胶和被粘物体之间的粘结强度提高,提高压敏胶的附着力。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支链型巯基聚硅氧烷、甲基MQ硅树脂、乙烯基MQ硅树脂、增粘剂、环氧丙酯类光引发剂进行混合,搅拌20-30min后得到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链型巯基聚硅氧烷与乙烯基MQ硅树脂在环氧丙酯类光引发剂的催化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制备得到的压敏胶具有固化速度快、持粘性好、耐老化性强的特点。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申请采用支链型巯基聚硅氧烷、乙烯基MQ硅树脂做原料,巯基和乙烯基以环氧丙酯类光引发剂自由基反应为催化介质,在特定区域的官能团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巯基自由基,从而保证了聚合反应的持续进行,进而削弱巯基-乙烯基光固化过程的氧阻作用,提高压敏胶的抗氧化性能,从而提升固化后的压敏胶的硬度和耐老化性。巯基-乙烯基紫外光固化反应中,采用少量光引发剂甚即可较快地引发光固化反应,从而减少光引发剂的用量,避免聚合产物因聚合时引发剂用量过大而导致久置后出现黄变和小分子残留等现象,进而提高压敏胶的耐老化性。光固化反应结束后残留的环氧丙酯类光引发剂能够与未反应的含巯基的聚合物发生加成消去反应,一方面发生加成消去反应后形成的端乙烯基化合物能够起增粘的作用,增强制得的压敏胶的附着力和持粘性;另一方面消耗掉残留的环氧丙酯类光引发剂,减少久置后的压敏胶容易出现黄变的现象,进而提高压敏胶的耐老化性。2、本申请中优选采用的增粘剂一端能与无机材料表面的羟基反应生成共价键;另一端能与树脂形成共价键,通过表面扩散和内部扩散湿润粘接表面,使两种性质差别很大的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n支链型含巯基聚硅氧烷20-70份;/n甲基MQ硅树脂30-80份;/n乙烯基MQ硅树脂20-50份;/n增粘剂1-6份;/n环氧丙酯类光引发剂3-20份;/n所述支链型含巯基聚硅氧烷,结构式如(1)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支链型含巯基聚硅氧烷20-70份;
甲基MQ硅树脂30-80份;
乙烯基MQ硅树脂20-50份;
增粘剂1-6份;
环氧丙酯类光引发剂3-20份;
所述支链型含巯基聚硅氧烷,结构式如(1)所示:

(1)
其中,R代表乙基基团,Y代表巯基基团,巯基含量为17-28%;数均分子量Mn=5000-100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链型含巯基聚硅氧烷的巯基含量为19%-23%;数均分子量Mn=20000-6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光固化有机硅压敏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MQ硅树脂是由M单元和Q单元组成的有机硅树脂,M/Q=0.6-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小明岳胜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利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