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树皮模具硅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709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缩合型模具硅胶,尤其涉及一种仿真树皮模具硅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重量份数计算,A组分包括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油、改性白炭黑、抗老剂、内脱模剂和甲基硅油水性乳液;B组分包括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脂、异丙醇和有机锡。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缩合型硅胶产品不仅具有耐黄变,耐紫外线照射的优点,还具有良好的脱模效果;此外,更进一步地降低了硅氮烷处理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模具硅胶的制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真树皮模具硅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缩合型模具硅胶,尤其涉及一种仿真树皮模具硅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缩合型模具硅胶用于水泥工艺品、石膏工艺品,树脂工艺品,欧式构件、汽车轮胎模具,碳纤维产品、聚氨酯产品、环氧树脂产品、手工蜡烛、手工皂、大型雕像,建筑装饰,浮雕家私,塑胶玩具等多行业的模具制造。缩合型模具硅胶流动性好,能够复制细节纹理处且复制效果好,其制备过程操作简单,翻模次数多,做出来的硅胶模具不变形。但目前市场上的缩合型模具硅胶产品仍然存在取模难、制备成本高,硅胶易老化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仿真树皮模具硅胶,制备的缩合型硅胶产品不仅具有耐黄变,耐紫外线照射的优点,还具有良好的脱模效果,此外更进一步地降低了硅氮烷处理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模具硅胶的制备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仿真树皮模具硅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组分包括:A组分: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40-60份甲基硅油30-50份抗老剂0.2-5份内脱模剂0.2-2份改性白炭黑22-30份甲基硅油水性乳液1-5份B组分:正硅酸乙酯40-60份正硅酸丙酯10-25份异丙醇1-10份有机锡15-30份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改性白炭黑经第一改性剂与第二改性剂的混合物表面预处理,所述第一改性剂包括甲基或乙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改性剂为硅氮烷。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白炭黑、第一改性剂和第二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00:5-15:10。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白炭黑表面羟基含量为7-10个/nm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抗老化剂包括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5'-特辛基苯基)苯并三唑、钛白粉、氧化铁、氧化锌或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内脱模剂包括甲基硅油、聚醚改性硅油、硬脂酸锌、道康宁2-1912、道康宁2-3387或道康宁3527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粘度为500-80000mPa·s,所述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结构式为式中n为130≤n≤180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甲基硅油为甲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粘度为10-350mPa·s,所述甲基硅油的结构式为式中n为15≤n≤18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仿真树皮模具硅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础胶料制备:将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油和改性白炭黑加入至捏合机中进行捏合,随后加热继续捏合,再升温减压,冷却后经三辊机研磨,制备获得基础胶料;(2)A组分配制:将所述基础胶料、甲基硅油、抗老剂、内脱模剂和甲基硅油水性乳液加入到分散机中分散,制备获得A组分;(3)B组分配制:将所述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异丙醇和有机锡置于反应器中,加热并搅拌,制备获得B组分;(4)模具硅胶制备:将所述A组分和B组分混合,搅拌均匀,硫化后制备获得模具硅胶。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加入至捏合机后在常温下捏合1.5-2h,随后加热至145-155℃继续捏合1.5-2h,再升温至175-185℃减压2.5-4h;所述步骤(3)中,置于反应器中,加热至45-5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第一改性剂和第二改性剂的混合物对白炭黑进行改性,减少了硅氮烷的使用,增加了甲基或乙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改性剂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硅胶产品的生产成本;(2)通过加入抗老化剂延缓缩合型仿真树皮硅胶的老化,使制备的硅胶产品耐黄变,耐紫外线照射,可长时间保持树皮硅胶工艺品的外观;(3)缩合型硅胶基础胶料含有较多的羟基,易于与基材表面的羟基发生缩聚反应,从而影响脱模效果,本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改性剂降低基础胶料中的羟基,另一方面通过在硅胶产品中加入内脱模剂,增加了硅胶的脱模效果,克服了仿真树皮模具硅胶由于树纹繁多,凹槽极不规则,单独使用外脱模剂脱模效果差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A组分: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50份,甲基硅油40份,抗老剂3份,内脱模剂1.5份,改性白炭黑26份,甲基硅油水性乳液3份;B组分:正硅酸乙酯50份,正硅酸丙酯15份,异丙醇5份,有机锡25份。(实施例1-3对于组分的限定范围需与权利要求中的范围相适应)其中,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粘度为500mPa·s,其结构式为式中n=656。(实施例1-3对于组分的限定需与权利要求相适应)其中,甲基硅油为甲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粘度为10mPa·s,甲基硅油的结构式为式中n=15。其中,改性白炭黑经第一改性剂与第二改性剂的混合物表面预处理,第一改性剂包括甲基或乙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改性剂为硅氮烷。其中,甲基或乙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结构式为式中R为甲基或乙氧基,n为1≤n≤6。其中,改性白炭黑、第一改性剂和第二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00:5:10。硅氮烷活性高,容易与白炭黑表面的羟基发生反应,但单独使用硅氮烷成本高,本实施例采用硅烷类小分子与硅氮烷的混合物进行表面预处理,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其中,改性白炭黑表面的羟基含量为7-10个/nm2。其中,抗老化剂包括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UV-327)、2-(2'-羟基-5'-特辛基苯基)苯并三唑(UV-329)、钛白粉、氧化铁、氧化锌或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抗老剂的使用可延缓聚有机硅氧烷主链发生热重排降解和侧链的有机基团被氧化。其中,内脱模剂包括50CS的甲基硅油、聚醚改性硅油、硬脂酸锌、道康宁2-1912、道康宁2-3387或道康宁3527中的一种或多种。在硅胶中加入内脱模剂,可增强硅胶的脱模效果。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为:(1)基础胶料制备:将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35份甲基硅油和改性白炭黑加入到捏合机中,在常温下捏合1.5h,随后加热至145℃继续捏合1.5h,再升温至175℃减压2.5h,冷却后经三辊机研磨,制备获得基础胶料;(2)A组分配制:将基础胶料与剩余的甲基硅油、抗老剂、内脱模剂和甲基硅油水性乳液加入到分散机中分散,制备获得A组分;(3)B组分配制:将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异丙醇和有机锡置于反应器中,加热到45℃并搅拌,制备获得B组分;(4)模具硅胶制备: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搅拌均匀,硫化后制备获得模具硅胶。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A组分: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40份,甲基硅油30份,抗老剂0.2份,内脱模剂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真树皮模具硅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组分包括:/nA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树皮模具硅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组分包括:
A组分:



B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树皮模具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白炭黑经第一改性剂与第二改性剂的混合物表面预处理,所述第一改性剂包括甲基或乙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改性剂为硅氮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真树皮模具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白炭黑、第一改性剂和第二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00:5-1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仿真树皮模具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白炭黑表面羟基个数为7-10个/n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树皮模具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老化剂包括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5'-特辛基苯基)苯并三唑、钛白粉、氧化铁、氧化锌或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树皮模具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脱模剂包括甲基硅油、聚醚改性硅油、硬脂酸锌、道康宁2-1912、道康宁2-3387或道康宁3527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树皮模具硅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细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永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