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羟基白桦酸3位修饰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95702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23‑羟基白桦酸3位修饰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立足于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寻找新药分子,通过对C3位羟基的衍生化,引入不同大小的脂肪族侧链、不同位置不同基团取代的苯环、含氮杂环取代基,得到了活性较好的抗肿瘤新型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3-羟基白桦酸3位修饰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领域,特别涉及23-羟基白桦酸3位修饰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技术介绍
中药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Bunge)Regel)在是药用植物,其根部被广泛应用于肠道阿米巴病、疟疾、阴道滴虫病、细菌感染和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23-羟基白桦酸(23-hydroxybetulinicacid,23-HBA)是由其根部提取分离得到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为白头翁的主要活性成分,另外其还存在于白芍属(Paeonia)、迷迭香属(RosMarinus)、刺参属(Oplopanax)和甘草属(Glycyrrhiza)等植物中。23-HBA可以看做是白桦酸的羟基化衍生物,同属羽扇豆烷型三萜,与白桦酸相似,具有显著地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23-HBA对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SGC-7901(人胃癌细胞系)、AO(人卵巢癌细胞系)、HL-60(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人白血病细胞系)、Hela(人宫颈癌细胞系)及S180(小鼠腹水瘤细胞系)等多种肿瘤细胞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见JiZN,YeWC,etal.LifeSciences,2002,72(1):1-9;李学汤,张覃沐。药学学报,1985,20,243;王绵英,张覃沐。中国药理学报,1985,6,195),其抗肿瘤作用机理也被广泛研究。23-HBA在C3,C20,C23和C28有四个位点可进行化学修饰。近年来,在C23和C28位点上的衍生化已有较多的研究(见BiY,XuJ,etal.Bioorg.Med.Chem.Lett.17(2007)1475-1478;LanP,WangJ,etal.Eur.J.Med.Chem.46(2011)2490-2502;LuL,ZhangHetal.Eur.J.Med.Chem.182(2019)111659)。而对C3位点的研究颇为少见。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活性好、毒性小,对肿瘤有效的23-HBA衍生新药候选化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式(I)和(II)的23-羟基白桦酸3位修饰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结构如下:其中:R1代表氢、环己基、4-甲基环己基、4-羰基环己基、2-氧代环己基、3,5-二氧代环己基、3-甲氧基环己基、3-甲基环己基、螺[2.5]辛烷基、环丙基、反式-2-氟环丙烷基、双环[2.2.1]庚烷基、哌啶基、哌嗪基、N-甲基哌嗪基、吡咯基、吗啉基、4-哌啶基哌啶基、1-(4-吡啶基)哌嗪基、1-(4-哌啶-4-基)吗啉基、4-(4-甲基哌嗪-1-基)哌啶基、苯基、邻甲基苯基、间甲基苯基、对甲基苯基、邻羟基苯基、间羟基苯基、4-羟基-2-甲基苯、2-甲基-3-羟基苯基、2-羟基-6-甲基苯基、2,5-二甲基苯基、2,3-二甲基苯基、2,4-二甲基苯基、对羟基苯基、4-乙炔基苯基、3-乙炔基苯基、2-乙烯基苯、3-乙烯基苯、4-乙烯基苯、对甲氧基取代苯基、邻甲氧基取代苯基、间甲氧基取代苯基、对氨基取代苯基、邻氨基取代苯基、3,4-二氨基苯基、2,3-二氨基苯基、5-氨基-2-甲基苯基、3-氨基-5-甲基苯基、4-氨基-2-甲基苯基、2-氨基-3-甲基苯基、2-氨基-6-甲基苯、3-甲氨基苯基、3-羟基-2-氨基苯基、邻硝基取代苯基、间硝基取代苯基、对硝基取代苯基、2,4-二硝基苯基、4-(N,N-二(2-氯乙基)氨基)苯基、邻氟苯基、3-氟-4-甲基苯基、3-氟-5-甲基苯基、4-氟-3-羟基苯基、2-氟-5-羟基苯基、对氟苯基、间氟苯基、多氟取代苯基、3-氟-4-氨基苯基、对氯苯基、间氯苯基、对三氟甲基苯基、邻三氟甲基苯基、对醛基苯、邻醛基苯、间醛基苯、吡啶基、吡嗪基、1-萘甲基、2-吲哚基、N-咪唑基、苯乙烯基、肉桂基、对氟苯基乙烯基、邻氟苯基乙烯基、间氟苯基乙烯基、对硝基苯基乙烯基、间硝基苯基乙烯基、对甲氧基苯基乙烯基、多甲氧基取代苯基乙烯基、3-(4-(N,N-二(2-氯乙基)氨基)苯基)丙基、4-(1H-吲哚-2)-丁基、4-苯基丁基;R2代表氢或苄基;R3代表氢或乙酰基;X代表氧原子或仲氨基;R4和R5代表氢或者甲基;n选自1-10,各自独立地代表着C1-C10的烷基。进一步地,R1代表氢、环己基、环丙基、哌啶基、哌嗪基、N-甲基哌嗪基、吡咯基、吗啉基、4-哌啶基哌啶基、1-(4-吡啶基)哌嗪基、1-(4-哌啶-4-基)吗啉基、4-(4-甲基哌嗪-1-基)哌啶基、苯基、对甲基苯基、对羟基苯基、4-乙烯基苯、对甲氧基取代苯基、对氨基取代苯基、对硝基取代苯基、对氟苯基、对氯苯基、对三氟甲基苯基、对醛基苯吡啶基、吡嗪基、1-萘甲基、2-吲哚基、N-咪唑基、苯乙烯基、肉桂基、对氟苯基乙烯基、对硝基苯基乙烯基、对甲氧基苯基乙烯基、多甲氧基取代苯基乙烯基、3-(4-(N,N-二(2-氯乙基)氨基)苯基)丙基、4-(1H-吲哚-2)-丁基、4-苯基丁基;R2代表氢或苄基;R3代表氢或乙酰基;X代表氧原子或仲氨基;R4和R5代表氢或者甲基;n选自1-5,各自独立地代表着C1-C5的烷基。进一步地,R1代表氢、环己基、环丙基、哌啶基、哌嗪基、N-甲基哌嗪基、吡咯基、吗啉基、4-哌啶基哌啶基、1-(4-吡啶基)哌嗪基、1-(4-哌啶-4-基)吗啉基、4-(4-甲基哌嗪-1-基)哌啶基、苯基、对羟基苯基、对氨基取代苯基、对氟苯基、吡嗪基、1-萘甲基、2-吲哚基、N-咪唑基、苯乙烯基、肉桂基、4-(1H-吲哚-2)-丁基、4-苯基丁基;R2代表苄基;R3代表乙酰基;X代表氧原子或仲氨基;R4和R5代表氢或者甲基;n选自1-2,各自独立地代表着C1-C2的烷基。进一步地,所述通式(I)和(II)的23-羟基白桦酸3位修饰衍生物,为如下任一种:所述通式(I)和(II)的23-羟基白桦酸3位修饰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通式(I)的衍生物可用下列方法制备得到:a、将23-HBA或23位和28位分别保护的23-HBA衍生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PCC氧化,再通过Borch还原得到3位为氨基的衍生物;b、将相应的酸通过草酰氯制成酰氯,再在冰浴条件下加入对应23-HBA衍生物的二氯甲烷溶液中,移至室温搅拌反应1h;c、将步骤b产物经水洗,柱层析纯化,得到通式为I的化合物。(2)通式(II)的衍生物可用下列方法制备得到:a、将23-HBA或23位和28位分别保护的23-HBA衍生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PCC氧化,再通过Borch还原得到3位为氨基的衍生物;b、将相应的酸酐与对应23-HBA衍生物在DMAP的作用下,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回流8h;c、将步骤b产物经水洗,柱层析纯化,得到的产物再与不同的胺在EDCI和DMAP的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通式(I)和(II)的23-羟基白桦酸3位修饰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结构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通式(I)和(II)的23-羟基白桦酸3位修饰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结构如下:



其中:
R1代表氢、环己基、4-甲基环己基、4-羰基环己基、2-氧代环己基、3,5-二氧代环己基、3-甲氧基环己基、3-甲基环己基、螺[2.5]辛烷基、环丙基、反式-2-氟环丙烷基、双环[2.2.1]庚烷基、哌啶基、哌嗪基、N-甲基哌嗪基、吡咯基、吗啉基、4-哌啶基哌啶基、1-(4-吡啶基)哌嗪基、1-(4-哌啶-4-基)吗啉基、4-(4-甲基哌嗪-1-基)哌啶基、苯基、邻甲基苯基、间甲基苯基、对甲基苯基、邻羟基苯基、间羟基苯基、4-羟基-2-甲基苯、2-甲基-3-羟基苯基、2-羟基-6-甲基苯基、2,5-二甲基苯基、2,3-二甲基苯基、2,4-二甲基苯基、对羟基苯基、4-乙炔基苯基、3-乙炔基苯基、2-乙烯基苯、3-乙烯基苯、4-乙烯基苯、对甲氧基取代苯基、邻甲氧基取代苯基、间甲氧基取代苯基、对氨基取代苯基、邻氨基取代苯基、3,4-二氨基苯基、2,3-二氨基苯基、5-氨基-2-甲基苯基、3-氨基-5-甲基苯基、4-氨基-2-甲基苯基、2-氨基-3-甲基苯基、2-氨基-6-甲基苯、3-甲氨基苯基、3-羟基-2-氨基苯基、邻硝基取代苯基、间硝基取代苯基、对硝基取代苯基、2,4-二硝基苯基、4-(N,N-二(2-氯乙基)氨基)苯基、邻氟苯基、3-氟-4-甲基苯基、3-氟-5-甲基苯基、4-氟-3-羟基苯基、2-氟-5-羟基苯基、对氟苯基、间氟苯基、多氟取代苯基、3-氟-4-氨基苯基、对氯苯基、间氯苯基、对三氟甲基苯基、邻三氟甲基苯基、对醛基苯、邻醛基苯、间醛基苯、吡啶基、吡嗪基、1-萘甲基、2-吲哚基、N-咪唑基、苯乙烯基、肉桂基、对氟苯基乙烯基、邻氟苯基乙烯基、间氟苯基乙烯基、对硝基苯基乙烯基、间硝基苯基乙烯基、对甲氧基苯基乙烯基、多甲氧基取代苯基乙烯基、3-(4-(N,N-二(2-氯乙基)氨基)苯基)丙基、4-(1H-吲哚-2)-丁基、4-苯基丁基;
R2代表氢或苄基;
R3代表氢或乙酰基;
X代表氧原子或仲氨基;
R4和R5代表氢或者甲基;
n选自1-10,各自独立地代表着C1-C10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式(I)和(II)的23-羟基白桦酸3位修饰衍生物,其特征在于:
R1代表氢、环己基、环丙基、哌啶基、哌嗪基、N-甲基哌嗪基、吡咯基、吗啉基、4-哌啶基哌啶基、1-(4-吡啶基)哌嗪基、1-(4-哌啶-4-基)吗啉基、4-(4-甲基哌嗪-1-基)哌啶基、苯基、对甲基苯基、对羟基苯基、4-乙烯基苯、对甲氧基取代苯基、对氨基取代苯基、对硝基取代苯基、对氟苯基、对氯苯基、对三氟甲基苯基、对醛基苯吡啶基、吡嗪基、1-萘甲基、2-吲哚基、N-咪唑基、苯乙烯基、肉桂基、对氟苯基乙烯基、对硝基苯基乙烯基、对甲氧基苯基乙烯基、多甲氧基取代苯基乙烯基、3-(4-(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进宜朱华健徐盛涛刘洁鲁丽雪姚鸿陈哲生杨冬华叶文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