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极耳焊锡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93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辅助极耳焊锡夹具,包括限位机构和扫板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与底板固定连接;限位机构还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至少包括可相对底板旋转倾斜并定位的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底板组成容纳电芯的容纳空间,第二侧板相对第一侧板转动以改变第二侧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第二侧板分别设于容纳空间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电芯自第一端排列至第二端;扫板机构包括扫板本体、底座组件,扫板本体与底座组件间隙配合;扫板本体自第一端移动至第二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电芯采用竖放模式,占用面积小,使用极耳扫板扫平整理极耳,使极耳整齐排列,方便加锡,从而减少极耳的加锡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极耳焊锡夹具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极耳焊锡夹具。
技术介绍
自1991年日本索尼公司开发成功以碳材料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已迅速向产业化发展,聚合物软包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环保、循环次数长,外观尺寸多样化等优点,现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摄像机、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电器,电动工具、医疗器械以及电动车等电力供能设备中。但是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包装过程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包装车间极耳上锡问题,传统的极耳加锡工艺为:电池平放于桌面、吸塑盒或双面胶上,员工左手拿锡线,右手拿烙铁,左手小指固定电芯后加锡,加锡后将电池放入流水拉,转入下一道工序。该工艺有以下不足:在电池平放模式下,单电池占用面积较大、采用小指固定电池对员工操作要求较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加锡困难、易划伤电池、易烫伤线皮等问题,严重影响锂离子软包电池的包装生产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辅助极耳焊锡夹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辅助极耳焊锡夹具,包括调整电芯摆放角度的限位机构和用于整理极耳的扫板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电芯的底板、相对地设于所述底板两侧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电芯放置角度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包括可相对所述底板旋转倾斜并定位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组成容纳所述电芯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侧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分别设于所述容纳空间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芯自所述第一端依次连续排列至第二端组成电芯列,所述电芯列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极耳在所述电芯上的设置方向垂直;所述扫板机构包括用于整理所述极耳朝向的扫板本体,以及用于将所述扫板本体置于所述电芯上方的底座组件,所述扫板本体与所述底座组件间隙配合;所述扫板本体自所述第一端移动至所述第二端。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侧板滑动连接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设于所述第一侧板顶面,与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顶面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凸起,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凸起平行设置组成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活动板底面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插接的第二凸起,所述活动板通过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所述第一凹槽滑动连接;或者,所述活动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凸起,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凸起平行设置组成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侧板顶面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插接的第一凸起,所述活动板通过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所述第一凸起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之间滑动。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横杆和第二连接横杆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横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杆分别沿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容纳所述第一连接横杆的第一通道,以及容纳所述第二连接横杆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通道的截面为长圆形,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对应容纳所述第一连接横杆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活动板上设有对应容纳所述第二连接横杆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板配合以夹持固定所述电芯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所述底板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定位所述定位板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连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定位孔通过定位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一侧板垂直设置,所述定位连接件为定位螺钉或定位销钉。优选地,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容纳所述限位机构的底座本体以及设有活动槽的连杆,所述连杆设于所述底座本体上方,所述扫板本体插设于所述活动槽内并与所述活动槽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所述连杆和所述底座本体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设于所述连杆的两端,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底座本体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块上设有至少一个调节腰孔,所述底座本体上对应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所述调节腰孔和所述安装孔,以将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底座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腰孔垂直所述底座本体设置;或者,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孔,所述底座本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连接件通过连接所述限位孔和所述安装孔,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座本体固定连接;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孔沿垂直所述底座本体的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固定连接件为连接销钉或连接螺钉。优选地,所述扫板本体包括设于活动槽外的第一扫板件,以及插设于所述活动槽内的第二扫板件,所述第二扫板件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活动槽的宽度,所述第一扫板件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扫板件的最大宽度;所述扫板本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底板的宽度。优选地,所述扫板本体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扫板件上还设有把手,所述连杆上设有容纳所述把手的让开槽,所述让开槽设于所述连杆顶面,与所述活动槽朝同一方向设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芯在该辅助极耳焊锡夹具中采用竖放模式,单电池占用面积较小,同时减少电池与硬质物接触,减少电池表面划痕;同时电芯位置固定,减少极耳的上锡难度,使用极耳扫板扫平整理极耳,使极耳整齐排列,方便加锡,从而减少极耳的加锡时间,提升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机构20的结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机构20的仰视结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机构20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电芯1后的限位机构20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侧板231处于竖直状态时的正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侧板231处于倾斜状态时的正视图;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扫板机构30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限位机构20和扫板机构30装配后的整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辅助极耳焊锡夹具,可用于电芯极耳的加锡工作中,其中,电芯1包括电芯本体12以及设于该电芯本体12上的极耳11,两极耳11设于电芯本体12的同一侧。通过该辅助极耳焊锡夹具放置并限位电芯本体12,从而使极耳11处于固定且便于加锡操作的位置。具体的,其可包括用于调整电芯1摆放角度的限位机构20和用于整理极耳11的扫板机构30。电芯1按顺序依次垂直放置于限位机构20中,设有极耳11的一端朝上设置,通过限位机构20改变电芯本体12的倾斜角度,使得电芯本体12带动极耳11倾斜一定角度,使极耳11处于方便焊锡的角度位置;再通过扫板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极耳焊锡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电芯(1)摆放角度的限位机构(20)和用于整理极耳(11)的扫板机构(30);/n所述限位机构(20)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电芯(1)的底板(21)、相对地设于所述底板(21)两侧的第一侧板(22),所述第一侧板(22)与所述底板(2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机构(20)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电芯(1)放置角度的调节组件(23),所述调节组件(23)至少包括可相对所述底板(21)旋转倾斜并定位的第二侧板(231),所述第一侧板(22)和所述第二侧板(231)与所述底板(21)组成容纳所述电芯(1)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侧板(231)相对所述第一侧板(22)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二侧板(231)与所述底板(21)之间的夹角;两个所述第二侧板(231)相对设置,分别设于所述容纳空间相对的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所述电芯(1)自所述第一端(201)依次连续排列至第二端(202)组成电芯列,所述电芯列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极耳(11)在所述电芯(1)上的设置方向垂直;/n所述扫板机构(30)包括用于整理所述极耳(11)朝向的扫板本体(32),以及用于将所述扫板本体(32)置于所述电芯(1)上方的底座组件(31),所述扫板本体(32)与所述底座组件(31)间隙配合;/n所述扫板本体(32)自所述第一端(201)移动至所述第二端(2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极耳焊锡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电芯(1)摆放角度的限位机构(20)和用于整理极耳(11)的扫板机构(30);
所述限位机构(20)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电芯(1)的底板(21)、相对地设于所述底板(21)两侧的第一侧板(22),所述第一侧板(22)与所述底板(2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机构(20)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电芯(1)放置角度的调节组件(23),所述调节组件(23)至少包括可相对所述底板(21)旋转倾斜并定位的第二侧板(231),所述第一侧板(22)和所述第二侧板(231)与所述底板(21)组成容纳所述电芯(1)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侧板(231)相对所述第一侧板(22)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二侧板(231)与所述底板(21)之间的夹角;两个所述第二侧板(231)相对设置,分别设于所述容纳空间相对的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所述电芯(1)自所述第一端(201)依次连续排列至第二端(202)组成电芯列,所述电芯列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极耳(11)在所述电芯(1)上的设置方向垂直;
所述扫板机构(30)包括用于整理所述极耳(11)朝向的扫板本体(32),以及用于将所述扫板本体(32)置于所述电芯(1)上方的底座组件(31),所述扫板本体(32)与所述底座组件(31)间隙配合;
所述扫板本体(32)自所述第一端(201)移动至所述第二端(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极耳焊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3)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侧板(22)滑动连接的活动板(232),所述活动板(232)设于所述第一侧板(22)顶面,与所述第二侧板(23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极耳焊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2)顶面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凸起(222),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凸起(222)平行设置组成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活动板(232)底面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插接的第二凸起(2322),所述活动板(232)通过所述第二凸起(2322)与所述第一侧板(22)上的所述第一凹槽滑动连接;
或者,所述活动板(232)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凸起(2322),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凸起(2322)平行设置组成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侧板(22)顶面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插接的第一凸起(222),所述活动板(232)通过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侧板(22)上的所述第一凸起(222)滑动连接;
所述活动板(232)相对所述第一侧板(22)在所述第一端(201)至所述第二端(202)之间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极耳焊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231)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横杆(233)和第二连接横杆(234)与所述第一侧板(22)和所述活动板(2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横杆(233)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杆(234)分别沿所述第二侧板(231)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侧板(231),所述第二侧板(231)上设有容纳所述第一连接横杆(233)的第一通道(2311),以及容纳所述第二连接横杆(234)的第二通道(2312),所述第一通道(2311)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通道(2312)的截面为长圆形,所述第一侧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全勇谢麟黄小山汪小林金留杰袁卉军龙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倍特力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倍特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