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带移动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70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带移动方法及装置,包括:使一载带在一槽道内以一间歇性移动流路朝一端移动;使一压抵件由该槽道的一侧推抵该载带朝该槽道的另一侧位移;借此减少该载带在该槽道晃动的情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带移动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移动方法及装置,尤指一种对用以搬送电子元件的载带进行移动的载带移动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电子元件包装常使用具有连续间隔设置凹设置纳槽的载带,借由该载带一侧设有连续间隔设置的针孔供针轮上环设的针体嵌扣驱动,使该载带位于一槽道内以间歇直线路径的流路移动,并在对该置纳槽中植入待包装的电子元件后,封装一胶膜于该置纳槽上方的开口,使电子元件随着该载带移动被搬送至一卷匣中收集卷收。
技术实现思路
已知在移动载带时,为了减少槽道对载带移动的干涉,故槽道的宽度需大于载带的宽度,如此亦提供了载带可在槽道的宽度方向上水平晃动的空间,载带的晃动将导致不期望的事件发生,如影响卷匣的卷收、胶膜无法封装于置纳槽上方开口…等。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载带晃动的载带移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载带晃动的载带移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执行如所述载带移动方法的装置。依据本专利技术目的的载带移动方法,包括:使一载带在一槽道内以一间歇性移动流路朝一端移动;使一压抵件由该槽道的一侧推抵该载带朝该槽道的另一侧位移。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的载带移动装置,包括:一作业平台,其上凹设有一槽道供一载带承放;该载带一侧等距列设有多个嵌孔;一驱动机构,设有一针轮与一驱动器;该针轮周缘环列凸设有多个针体可嵌入该嵌孔,该针轮可受该驱动器驱动进行间歇性转动以移动该载带;该槽道的一侧设有一压抵件,可推抵该载带朝该槽道的另一侧位移。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的载带移动装置,包括:用以执行如所述载带移动方法的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载带移动方法及装置,该压抵件可推抵该载带贴靠于该槽道的一侧,使该载带沿着该槽道的一侧移动,可减少该载带在该槽道晃动的情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载带与电子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载带移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针轮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预设宽度与最窄宽度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槽座与平台平台本体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压抵件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载带受压抵件压抵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针轮与压抵机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符号说明】A:作业平台A1:槽道A11:第一挡边A12:第二挡边A13:靠边A2:槽座A21:表面A22:剖缝A3:平台本体A31:安装槽B:驱动机构B1:针轮B11:针体B2:驱动器C:载盘C1:容槽C2:限制片D:植入作业机构E:检查作业机构E1:视窗件F:封膜作业机构G:压抵机构G1:压抵件G11:固定部G12:弹性部G13:压抵部G2:固定件H:压抵区间T:载带T1:嵌孔T2:置纳槽T21:槽口W:电子元件d1:宽度d2:预设宽度d3:最窄宽度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载带可使用如图所示宽度d1且厚度一致的薄型化纸质的载带T作说明,该载带T一侧等距列设有多个嵌孔T1,该载带T另一侧等距列凹设有多个置纳槽T2,其上设有一槽口T21使电子元件W可由该槽口T21置入该置纳槽T2内被包装。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使用如图所示的载带移动装置作说明,该载带移动装置设有:一作业平台A,其上设有一槽道A1供该载带T置于其中并于该槽道A1内以间歇性的移动流路移动;一驱动机构B,设于该载带T的移动流路的上游,可移动该载带T在该槽道A1内朝下游移动,该驱动机构B设有一针轮B1与一驱动器B2,该针轮B1可受该驱动器B2驱动以水平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间歇性转动。请参阅图1、2,为了可执行电子元件W的包装作业,该载带移动装置可另设有:一载盘C,设于该载带T的移动流路的上方覆罩于该槽道A1上,该载盘C周缘环列布设等间距且设有朝外开口的容槽C1,可容置并以间歇性的旋转流路搬送电子元件W;该载盘C周缘设有一弧形的限制片C2,可围挡于该容槽C1外,以防止电子元件W在搬送过程中被离心力抛甩出该容槽C1外;一植入作业机构D,设于该载带T的移动流路、该针轮B1与该载盘C的上方;一检查作业机构E,设于该载带T的移动流路的上方,位于该植入作业机构D的下游;该检查作业机构E与该槽道A1间设有一视窗件E1,可活动式水平移入或移离该槽道A1上方,选择性覆罩该置纳槽T2内的电子元件W;一封膜作业机构F,设于该载带T的移动流路的上方,位于该检查作业机构E的下游。请参阅图1、2、3,该针轮B1呈圆型且周缘环列凸设有多个对应各嵌孔T1间距的针体B11,该针体B11具有略呈矩形的水平截面,且矩形截面的对角线略大于该嵌孔T1的直径,使该针体B11在穿经该槽道A1嵌入该载带T的嵌孔T1时可稍为扩撑其孔径,嵌扣该载带T朝移动流路的下游移动。请参阅图2、4、5,该槽道A1由一槽座A2凹设所构成,该槽座A2可拆卸地装设于该作业平台A的一平台本体A3的安装槽A31内,该槽道A1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挡边A11与一第二挡边A12,两者之间的距离即为该槽道A1的预设宽度d2,该第一挡边A11设于该槽座A2的一侧,该第二挡边A12设于该平台本体A3上;该槽道A1设有该第一挡边A11的一侧设有一压抵机构G,其由两个对称镜像配置的压抵件G1所构成,该压抵件G1设有一固定部G11、一弹性部G12与一压抵部G13,该压抵部G13具有较该弹性部G12更大的纵向宽度,使该压抵部G13的一部分可高于该槽座A2供该载带T移动的一表面A21;该固定部G11可供一例如螺丝的固定件G2穿经,使该压抵件G1固定于该槽座A2设有该第一挡边A11的一侧且该固定部G11与该载带T的移动流路呈平行;该槽道A1设有该第一挡边A11的一侧设有一镂空的压抵区间H,其由该槽座A2的该第一挡边A11侧朝该第二挡边A12方向内凹而成,该第一挡边A11在该压抵区间H处形成一缺空且该槽座A2靠近该压抵区间H的边缘设有一靠边A13,当该槽道A1未承放该载带T时,该压抵件G1的该压抵部G13可靠抵于该靠边A13上,该第二挡边A12与该靠边A13两者之间的距离即为该槽道A1的最窄宽度d3;其中,该压抵机构G与该压抵区间H对应设于该检查作业机构E下方的位置;该载带T的宽度d1(图1)、该槽道A1的预设宽度d2与最窄宽度d3间的关为d2>d1>d3。请参阅图4、6,该压抵件G1的该弹性部G12设于该固定部G11与该压抵部G13之间,该弹性部G12由该固定部G11一端朝靠近该槽道A1的方向沿伸且该固定部G11与该弹性部G12间的夹角θ小于180度;该压抵部G13由该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带移动方法,包括:/n使一载带在一槽道内以一间歇性移动流路朝一端移动;/n使一压抵件由该槽道的一侧推抵该载带朝该槽道的另一侧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04 TW 1091033821.一种载带移动方法,包括:
使一载带在一槽道内以一间歇性移动流路朝一端移动;
使一压抵件由该槽道的一侧推抵该载带朝该槽道的另一侧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带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槽道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挡边与一第二挡边,该压抵件推抵该载带离开该第一挡边朝该第二挡边贴靠,使该载带被夹抵于该压抵件与该第二挡边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带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槽道上方设有一检查作业机构,当该载带夹抵于该压抵件与该第二挡边之间时,该检查作业机构以机器视觉检查该载带的一置纳槽内的电子元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带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槽道上方设有一封膜作业机构于该载带移动经该检查作业机构后的下游侧,可使置纳有已检查后的电子元件的置纳槽以封膜带封罩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带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槽道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挡边与一第二挡边,并有一针轮设于该第一挡边与该第二挡边之间,该压抵件推抵该载带离开该第一挡边朝该针轮贴靠,且该针轮的一针体嵌入该载带的一嵌孔并进行间歇性转动嵌扣该载带朝一端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带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槽道上方设有一植入作业机构,当该载带夹抵于该压抵件与该针轮之间时,该植入作业机构使一载盘的一容槽内的电子元件植入该载带的一置纳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带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槽道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挡边与一第二挡边,该槽道设有该第一挡边的一侧设有一镂空的压抵区间,该压抵件由该槽道设有该第一挡边的一侧,经该压抵区间穿经该第一挡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宗黄子展林芳旭林铭展
申请(专利权)人: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