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驱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驱系统向高速化、小型化、高效率方向发展,其结构更加紧凑,对成本要求更高。随着汽车电气化转型,逐步向混动及纯电动方向发展,后电桥作为辅助驱动系统往往承担着提高整车动力性的最优选择。为保证中小型乘用车后排空间的舒适性,后驱布置空间在高度方向、轴向空间受限,因此对后电桥的布置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一些方案采用了电机与减速器集成、逆变器单独布置,增加了高低压线束及水管的连接,提高了复杂性,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且维护困难。而部分后电桥方案集成了电机、逆变器和减速器,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提高了系统集成度,但多将电机居中布置,减速器与逆变器分别在电机的两端,装车时为了使减速器的差速器处于车辆的中间,导致电机与逆变器偏向车辆的一侧,重量分布不均,空间布局受到限制,且重心偏移导致车辆操控性的降低。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开发一种电驱动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电驱动总成在后桥副车架空间布局受到限制下,满足总成在整车中质心分布合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n减速器(1),所述减速器(1)包括减速器壳体(11)、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1)内的输入轴(12)、中间轴系(16)及差速器(15),所述输入轴(12)、所述中间轴系(16)及所述差速器(15)传动连接;/n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包括电机壳体(21)及转动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21)内的转子总成(22),所述电机壳体(21)固定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1)的一侧,所述转子总成(22)包括转子组件(221)及转子轴(222),所述转子组件(221)与所述转子轴(222)过盈连接且所述转子轴(222)伸出所述电机壳体(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减速器(1),所述减速器(1)包括减速器壳体(11)、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1)内的输入轴(12)、中间轴系(16)及差速器(15),所述输入轴(12)、所述中间轴系(16)及所述差速器(15)传动连接;
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包括电机壳体(21)及转动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21)内的转子总成(22),所述电机壳体(21)固定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1)的一侧,所述转子总成(22)包括转子组件(221)及转子轴(222),所述转子组件(221)与所述转子轴(222)过盈连接且所述转子轴(222)伸出所述电机壳体(21),所述转子轴(222)插入所述输入轴(12)并与所述输入轴(12)传动连接;
逆变器(3),所述逆变器(3)固定设置于所述减速器(1)与所述驱动电机(2)相对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承轴承(13),所述第一支承轴承(13)套设于所述输入轴(12)与所述转子轴(222)插接的一端;
第二支承轴承(14),所述第二支承轴承(14)套设于所述输入轴(12)远离所述第一支承轴承(13)的一端;
第三支承轴承(223),所述第三支承轴承(223)套设于所述转子轴(222)远离所述第一支承轴承(13)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垫圈(224),所述弹性垫圈(224)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机外壳,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三支承轴承(223)以产生轴向预紧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3)包括:
主箱体(31),所述主箱体(31)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却水路;
冷却盖板(32),所述冷却盖板(32)固定设置于所述主箱体(31)形成冷却腔体,所述冷却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慧超,李全,李锋勇,侯毅鹏,胡波,贺红伟,刘佳男,林展汐,苏瑞涛,唐佩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