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无菌纳米气泡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5605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无菌纳米气泡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用材料领域。采用加压溶气法通过增压和释压循环过程形成的反复压差调节气体溶解度得到纳米气泡水,再经过紫外灯照射灭菌得到无菌纳米气泡水,步骤如下:纯水机制得超纯水后用增压泵注入至溶解室,用无菌气瓶向溶解室内增压来增加气体在超纯水中的溶解度,溶解室出来的液体进入无菌瓶释压产生微纳米气泡,重复增压和释压循环直至气泡浓度稳定,制得的纳米气泡水紫外照射消毒不低于10小时,得到无菌纳米气泡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无菌纳米气泡水中气泡为纳米尺寸且分布较窄,气泡粒径均匀且浓度稳定,紫外消毒后不含细菌和真菌,保存时间长,可用于微生物和动植物细胞培养等生物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菌纳米气泡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无菌纳米气泡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纳米气泡(直径小于1μm的气泡)因具有水中停留时间长,比表面积大、传质效率高、界面Zeta点位高和可产生羟基自由基等特点,引起各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如工业方面,纳米气泡已被用于水处理、采油、冶金和表面清洗等领域;农业方面,纳米气泡在土壤治理、增氧灌溉和水产养殖等领域已有很多应用;已有研究还发现氧纳米气泡可提高小鼠细胞的代谢率、二氧化碳纳米气泡可用于糖尿病溃疡的治疗等,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局限性,这是由于常用的纳米气泡制备方法存在工序繁琐且气泡尺寸分布宽等缺点,而且难以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与生物医学研究大多需要无菌培养液的要求相矛盾。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可直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无菌纳米气泡水。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无菌纳米气泡水的制备方法,利用增压和释压过程形成的反复压差调节气体溶解度得到稳定的纳米气泡水,后经紫外消毒灭菌得到无菌纳米气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菌纳米气泡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加压溶气法通过增压和释压循环过程形成的反复压差调节气体溶解度得到纳米气泡水后,经过紫外灯照射灭菌得到无菌纳米气泡水,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用纯水机制得超纯水后,通过增压泵经输送管注入至溶解室;/n步骤2:用无菌气瓶向溶解室内增压来增加气体在超纯水中的溶解度,溶解室出来的液体进入无菌瓶释压产生微纳米气泡;/n步骤3:重复步骤2中增压和释压循环过程1–2小时,直至得到气泡浓度稳定的纳米气泡水;/n步骤4:所述纳米气泡水放置在消毒室中紫外照射消毒不低于10小时,得到无菌纳米气泡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菌纳米气泡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加压溶气法通过增压和释压循环过程形成的反复压差调节气体溶解度得到纳米气泡水后,经过紫外灯照射灭菌得到无菌纳米气泡水,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纯水机制得超纯水后,通过增压泵经输送管注入至溶解室;
步骤2:用无菌气瓶向溶解室内增压来增加气体在超纯水中的溶解度,溶解室出来的液体进入无菌瓶释压产生微纳米气泡;
步骤3:重复步骤2中增压和释压循环过程1–2小时,直至得到气泡浓度稳定的纳米气泡水;
步骤4:所述纳米气泡水放置在消毒室中紫外照射消毒不低于10小时,得到无菌纳米气泡水。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攀朱丽娜董滨刘蕴思王硕王美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