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09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人脸识别终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包括外壳体、电动伸缩杆、人脸识别终端和保护盒,外壳体前侧壁靠左设置有把手,外壳体前侧壁靠下铰接转杆,转杆设置有辅助灯。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的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进行改进,人脸识别终端的保护盒内嵌于汽车驾驶舱中控台内,使用本终端时通过伸缩杆进行上拉,防止装置遮挡用户行车视线,而本终端可自由进行左右调节,方便识别用户正面脸部图像,加装有辅具灯,当车辆处于较暗环境时,同样可快速采集到用户人脸图像,同时加装有摄像头清洗装置,防止镜片沾染灰尘,降低人脸识别终端识别时的反应速度,装置操作便捷,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
本技术涉及人脸识别终端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人脸识别具有快速验证身份的功能,因此人们会将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装置安装于新能源车内,车主通过人脸识别可访问车辆,实现新能源车便捷的开锁解锁操作。现有的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为了方便装置能够采集到车主的人脸,目前这类人脸识别装置安装于汽车中控台的上方,但是这样一来容易阻挡部分挡风玻璃,影响车主的视线,使车主难以看清前方的道路交通,影响安全驾驶,不仅如此,在进行人脸识别时,需要摄像头拍摄到驾驶员的正面脸部图像,当车主在进行身份验证过程中,车主的头部难以配合摄像头的角度进行精确的控制,导致摄像头难以采集到车主的正面脸部图像,从而降低了现有的车辆访问人脸识别装置的实用性,当车辆处于较暗环境时,由于光线不足,同样对用户人脸图像采集造成麻烦,同时摄像头若长期暴露在空气环境下,镜片极容易沾染灰尘等,降低人脸识别终端识别时的反应速度,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现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能够对现有的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进行改进,人脸识别终端的保护盒内嵌于汽车驾驶舱中控台内,使用本终端时通过伸缩杆进行上拉,防止装置遮挡用户行车视线,而本终端可自由进行左右调节,方便识别用户正面脸部图像,加装有辅具灯,当车辆处于较暗环境时,同样可快速采集到用户人脸图像,同时加装有摄像头清洗装置,防止镜片沾染灰尘,降低人脸识别终端识别时的反应速度,装置操作便捷,实用性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其包括外壳体、电动伸缩杆、人脸识别终端和保护盒,所述外壳体前侧壁靠左设置有把手,所述外壳体前侧壁靠下铰接转杆,所述转杆设置有辅助灯,所述外壳体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旋转伸缩杆,所述外壳体底部对称固定安装缓冲弹簧,所述外壳体内腔右上角固定安装所述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部固定安装滚筒布刷和条形毛刷,所述外壳体前侧壁靠右固定安装按钮,所述按钮电性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所述外壳体前侧壁内嵌有所述人脸识别终端,所述滚筒布刷与所述条形毛刷位于所述人脸识别终端前方,所述旋转伸缩杆底部铰接在所述保护盒内腔底部中心,所述保护盒内嵌于汽车驾驶舱中控台内,所述保护盒顶部右侧铰接盖板,所述盖板侧壁设置有吸铁磁片一。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把手为内嵌式,所述把手侧壁设置有防滑条纹。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滚筒布刷和所述条形毛刷的长度均大于所述人脸识别终端的宽度。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保护盒左侧壁设置有吸铁磁片二,所述吸铁磁片二与所述吸铁磁片一磁性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保护盒内腔对称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缓冲弹簧形状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保护盒内嵌于汽车驾驶舱中控台内,使用人脸识别终端时通过把手上拉,防止装置遮挡用户行车视线,而人脸识别终端可通过旋转伸缩杆自由进行左右调节,方便识别用户正面脸部图像,通过转杆可转动辅助灯,当车辆处于较暗环境时,同样可快速采集到用户人脸图像,当人脸识别终端的镜片需要清理时,按下按钮启动电动伸缩杆进行伸缩,带动滚筒布刷和条形毛刷对镜片进行清理,防止镜片沾染灰尘,降低人脸识别终端识别时的反应速度,当无需使用时,只需将外壳体放置于保护盒内腔,盖上盖板,吸铁磁片一与吸铁磁片二自动合上,而缓冲弹簧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颠簸对外壳体造成损伤,装置操作便捷,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体100、把手110、转杆120、辅助灯130、旋转伸缩杆140、缓冲弹簧150、电动伸缩杆200、滚筒布刷210、条形毛刷220、按钮230、人脸识别终端300、保护盒400、盖板410、吸铁磁片一420、吸铁磁片二430、凹槽44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在使用过程中,对现有的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进行改进,人脸识别终端的保护盒内嵌于汽车驾驶舱中控台内,使用本终端时通过伸缩杆进行上拉,防止装置遮挡用户行车视线,而本终端可自由进行左右调节,方便识别用户正面脸部图像,加装有辅具灯,当车辆处于较暗环境时,同样可快速采集到用户人脸图像,同时加装有摄像头清洗装置,防止镜片沾染灰尘,降低人脸识别终端识别时的反应速度,装置操作便捷,实用性强。请参阅图1至图2,包括外壳体100、电动伸缩杆200、人脸识别终端300和保护盒400;请再次参阅图1与图2,外壳体100具有把手110、转杆120、辅助灯130、旋转伸缩杆140和缓冲弹簧150,具体的,外壳体100前侧壁靠左设置有把手110,把手110为内嵌式,把手110侧壁设置有防滑条纹,外壳体100前侧壁靠下铰接转杆120,转杆120设置有辅助灯130,外壳体100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旋转伸缩杆140,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00)、电动伸缩杆(200)、人脸识别终端(300)和保护盒(400),所述外壳体(100)前侧壁靠左设置有把手(110),所述外壳体(100)前侧壁靠下铰接转杆(120),所述转杆(120)设置有辅助灯(130),所述外壳体(100)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旋转伸缩杆(140),所述外壳体(100)底部对称固定安装缓冲弹簧(150),所述外壳体(100)内腔右上角固定安装所述电动伸缩杆(200),所述电动伸缩杆(200)底部固定安装滚筒布刷(210)和条形毛刷(220),所述外壳体(100)前侧壁靠右固定安装按钮(230),所述按钮(230)电性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200),所述外壳体(100)前侧壁内嵌有所述人脸识别终端(300),所述滚筒布刷(210)与所述条形毛刷(220)位于所述人脸识别终端(300)前方,所述旋转伸缩杆(140)底部铰接在所述保护盒(400)内腔底部中心,所述保护盒(400)内嵌于汽车驾驶舱中控台内,所述保护盒(400)顶部右侧铰接盖板(410),所述盖板(410)侧壁设置有吸铁磁片一(4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辆人脸识别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00)、电动伸缩杆(200)、人脸识别终端(300)和保护盒(400),所述外壳体(100)前侧壁靠左设置有把手(110),所述外壳体(100)前侧壁靠下铰接转杆(120),所述转杆(120)设置有辅助灯(130),所述外壳体(100)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旋转伸缩杆(140),所述外壳体(100)底部对称固定安装缓冲弹簧(150),所述外壳体(100)内腔右上角固定安装所述电动伸缩杆(200),所述电动伸缩杆(200)底部固定安装滚筒布刷(210)和条形毛刷(220),所述外壳体(100)前侧壁靠右固定安装按钮(230),所述按钮(230)电性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200),所述外壳体(100)前侧壁内嵌有所述人脸识别终端(300),所述滚筒布刷(210)与所述条形毛刷(220)位于所述人脸识别终端(300)前方,所述旋转伸缩杆(140)底部铰接在所述保护盒(400)内腔底部中心,所述保护盒(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融和玖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