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气蚀强制循环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45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气蚀强制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包括具有一侧进液开口的直通管,在泵体内叶轮的叶盘和叶片表面上均设置有防气蚀装置。该防气蚀装置为在所述叶盘和叶片表面上布满设置的尖状凸起。在所述直通管靠近进液开口一侧的内壁上沿周向间距均布有若干与直通管轴线平行的薄板,并在该薄板两侧面上设置有尖状凸起。该强制循环泵能有效解决泵体中通过的流体介质中夹杂的汽泡对叶轮造成的气蚀危害,延长叶轮的使用寿命,并同时提高循环泵的运行稳定性及工作效率。薄板和叶轮上的尖状凸起对进入到直通管中的汽泡进行两级处理,减少汽泡在叶轮处的聚集,降低叶轮上尖状凸起处理汽泡的工作量,进而避免了未及时处理的汽泡对叶轮的气蚀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气蚀强制循环泵
本技术涉及循环泵
,尤其涉及一种防气蚀强制循环泵。
技术介绍
循环泵的工作原理要将流体介质循环起来所用的泵就叫循环泵,例如水暖供热管道中的热水是靠循环泵循环起来的。循环泵的扬程较低,是用来克服循环系统的压力降及提高流体介质的流速。流体介质在通过循环泵时会夹杂和产生大量汽泡,这些汽泡随液流向前运动至高压区时,汽泡周围的高压液体使汽泡急剧的缩小,以致凝结在汽泡消失的同时发生相互撞击而形成强烈的水击,使泵体内部件收到腐蚀和破坏,尤其是叶轮及其上的叶片容易产生高压区,其气蚀问题较为严重,影响叶轮的使用寿命及循环泵整体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防气蚀强制循环泵,在泵体叶轮的叶盘和叶片表面上均设置有防气蚀装置,并在泵体进液开口一侧内壁设有表面具有尖状凸起的薄板。该强制循环泵能有效解决泵体中通过的流体介质中夹杂的汽泡对叶轮造成的气蚀危害,延长叶轮的使用寿命,并同时提高循环泵的运行稳定性及工作效率。薄板和叶轮上的尖状凸起对进入到直通管中的汽泡进行两级处理,减少汽泡在叶轮处的聚集,降低叶轮上尖状凸起处理汽泡的工作量,进而避免了未及时处理的汽泡对叶轮的气蚀危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气蚀强制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包括具有一侧进液开口的直通管,在直通管的进液开口对立端内外壁依次设有相连的叶轮和驱动电机,在直通管侧壁上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叶轮具有叶盘及叶盘上沿周向均布的叶片,其中,在所述叶盘和叶片表面上均设置有防气蚀装置。优选的,所述防气蚀装置为在所述叶盘和叶片表面上布满设置的尖状凸起。优选的,在所述直通管靠近进液开口一侧的内壁上沿周向间距均布有若干与直通管轴线平行的薄板,并在该薄板两侧面上设置有尖状凸起。优选的,所述薄板截面为朝向进液开口方向的三角状结构。优选的,在所述叶轮和薄板上均涂覆有环氧树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强制循环泵能有效解决泵体中通过的流体介质中夹杂的汽泡对叶轮造成的气蚀危害,延长叶轮的使用寿命,并同时提高循环泵的运行稳定性及工作效率。(2)薄板和叶轮上的尖状凸起对进入到直通管中的汽泡进行两级处理,减少汽泡在叶轮处的聚集,降低叶轮上尖状凸起处理汽泡的工作量,进而避免了未及时处理的汽泡对叶轮的气蚀危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强制循环泵内部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叶轮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薄板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薄板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参照附图1~4所示的一种防气蚀强制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包括具有一侧进液开口101的直通管1,在直通管1的进液开口101对立端内外壁依次设有相连的叶轮2和驱动电机3,在直通管1侧壁上连通有出液管4,所述叶轮2具有叶盘21及叶盘21上沿周向均布的叶片22。如图1所示,该强制循环泵的原理为:通过进液开口101将流体介质通入,在驱动电机3带动叶轮2旋转的作用力下,将流体介质吸入,并在叶轮2的吸入作用下从出液管4中排出,完成流体介质的强制循环,提高流体介质的流速或流动压力,以符合后续生产或加工需要。为了有效解决流体介质对叶轮2的气蚀危害,在所述叶盘21和叶片22表面上均设置有防气蚀装置,该防气蚀装置能对流体介质通过直通管1过程中产生的汽泡进行阻挡,防止目前循环泵中汽泡直接与叶盘21和叶片22接触造成的气蚀问题,尤其是叶片22的气蚀危害更为严重。因此该防气蚀装置对汽泡的阻挡作用,能有效减少叶盘21和叶片22受到气蚀的危害,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循环泵整体的运行质量。具体的,所述防气蚀装置为在所述叶盘21和叶片22表面上布满设置的尖状凸起100。该尖状凸起100能在汽泡接触叶盘21和叶片22之前,对汽泡进行破裂作用,有效的防止了汽泡直接与叶盘21和叶片22的接触,进而避免汽泡对两者的气蚀危害。为了减少汽泡在叶轮2周围的聚集、以及尖状凸起100处理汽泡不及时的问题,在所述直通管1靠近进液开口101一侧的内壁上沿周向间距均布有若干与直通管1轴线平行的薄板5,并在该薄板5两侧面上设置有尖状凸起100。由于流体介质是通过进液开口101进入到循环泵(直通管1)中的,在进入时会携带大量汽泡,因此设置在靠近进液开口101内的薄板5能首先与进入到直通管1内的汽泡进行接触,而薄板5两侧面上设置的尖状凸起100同上述叶轮2上设置的尖状凸起100作用相同,均是对汽泡进行破裂,减少与叶轮2接触的汽泡数量。因此通过上述两级尖状凸起100对汽泡的破裂作用,能完全对进入到直通管1中的汽泡进行破裂消除,解决汽泡对叶盘21和叶片22的气蚀影响,尤其是对叶片22的危害,进而延长叶轮2的使用寿命及循环泵的使用质量。为了减少薄板5对流体介质的流动阻力,所述薄板5截面为朝向进液开口101方向的三角状结构(如图4所示)。该三角状结构具有的尖部能使得薄板5与流体介质具有较小的接触阻力,进而降低循环泵的整体能耗。进一步为了提高叶轮2和薄板5的防腐能力,在所述叶轮2和薄板5上均涂覆有环氧树脂,其能有效的提高两者的防腐蚀性能。该环氧树脂可在长时间使用后再次涂覆新层进行更换,减少叶轮2和薄板5本体的腐蚀磨损。为了提高循环泵整体的防腐蚀性能,所述循环泵整体采用钛或钛合金材料制作而成。本技术的原理是:该强制循环泵能有效解决泵体中通过的流体介质中夹杂的汽泡对叶轮2造成的气蚀危害,延长叶轮的使用寿命,并同时提高循环泵的运行稳定性及工作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气蚀强制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包括具有一侧进液开口(101)的直通管(1),在直通管(1)的进液开口(101)对立端内外壁依次设有相连的叶轮(2)和驱动电机(3),在直通管(1)侧壁上连通有出液管(4),所述叶轮(2)具有叶盘(21)及叶盘(21)上沿周向均布的叶片(22),其中,在所述叶盘(21)和叶片(22)表面上均设置有防气蚀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气蚀强制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包括具有一侧进液开口(101)的直通管(1),在直通管(1)的进液开口(101)对立端内外壁依次设有相连的叶轮(2)和驱动电机(3),在直通管(1)侧壁上连通有出液管(4),所述叶轮(2)具有叶盘(21)及叶盘(21)上沿周向均布的叶片(22),其中,在所述叶盘(21)和叶片(22)表面上均设置有防气蚀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气蚀强制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气蚀装置为在所述叶盘(21)和叶片(22)表面上布满设置的尖状凸起(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市永盛鑫钛镍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