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压机油气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44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压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压缩主机以及连接压缩主机的油气分离器、油液过滤器和油气分离罐,压缩主机包括主机壳体,油气分离罐包括密封连接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主机壳体一体成型,主机壳体设有伸入油气分离罐并成型在上壳体内顶壁上的压缩气道,压缩气道上开设有压缩气体出口,上壳体远离压缩气体出口的内侧壁上设有分离进气口,分离进气口和压缩气体出口之间设有一缓流板,缓流板自上壳体内顶壁向下延伸至内侧壁,上壳体上还设有回油管,回油管设置在缓流板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可靠性高;油气路布局合理,降低了压缩气体流速,降低了噪音,提高了油气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压机油气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压机
,尤其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压机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上大都采用螺杆式空压机,其包括压缩主机、电机、油气分离箱、油气冷却器和油气分离器,各部件均为独立的,需要连接后再安装到安装座上,所以还需要另外布置各部件之间的油气管道,造成结构复杂,安装不便,还容易形成泄漏,导致整机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造成频繁更换增加使用成本;现有的空压机油气分离装置中压缩气体流速太快,导致油气分离不彻底,还会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压机油气分离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压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压缩主机以及连接压缩主机的油气分离器、油液过滤器和油气分离罐,所述压缩主机包括主机壳体,所述油气分离罐包括密封连接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主机壳体一体成型,主机壳体设有伸入油气分离罐并成型在上壳体内顶壁上的压缩气道,压缩气道上开设有压缩气体出口,上壳体远离压缩气体出口的内侧壁上设有分离进气口,分离进气口和压缩气体出口之间设有一缓流板,所述缓流板自上壳体内顶壁向下延伸至内侧壁,上壳体上还设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设置在缓流板的一端。上壳体和主机壳体一体成型,结构紧凑,节省空间;压缩气道成型在上壳体内顶壁上,保证强度的同时确保分离进气口高于液面区域;分离进气口和压缩气体出口之间设置缓流板,可以降低压缩气体流速,降低噪音;回油管设置在上壳体上,且位于缓流板的一端,保证两者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压缩主机还包括螺杆机构安装座和电机安装座,所述螺杆机构安装座成型在上壳体上,螺杆机构安装座上安装有螺杆机构,螺杆机构安装座连接主机壳体,主机壳体上固定有电机安装座。将螺杆机构安装座成型在上壳体上,螺杆机构再连接主机壳体,主机壳体上再连接电机安装座,使得压缩主机结构紧凑,达到集成化的效果。进一步地限定,所述主机壳体上方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安装有气体过滤器。设置气体过滤器,保证进入压缩主机的气体杂质含量少,保证压缩主机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油气分离器安装在上壳体外壁,其具有与分离进气口接通的进气管;所述油液过滤器设置在油气分离器的一侧,其具有与回油管连通的回油口。更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设有与冷却系统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回油口与油液过滤器之间设有冷却器。如此设置,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油气路布局合理,提高油气分离效果。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油气分离罐为球状结构,其下壳体内底面上设有排油口。球状结构的油气分离罐牢固性好,设置排油口便于将多余的油排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可靠性高;油气路布局合理,降低了压缩气体流速,降低了噪音,提高了油气分离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油气分离罐上、下壳体分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缩主机,2.油气分离器,3.油液过滤器,4.油气分离罐,11.主机壳体,12.螺杆机构安装座,13.电机安装座,14.气体过滤器,41.上壳体,42.下壳体,421.排油口,43.压缩气道,431.压缩气体出口,44.分离进气口,45.缓流板,46.回油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压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压缩主机1以及连接压缩主机1的油气分离器2、油液过滤器3和油气分离罐4。压缩主机1包括主机壳体11、螺杆机构安装座12和电机安装座13,螺杆机构安装座12成型在油气分离罐4上,螺杆机构安装座12上安装有螺杆机构,螺杆机构安装座12连接主机壳体11,主机壳体11上固定有电机安装座13。主机壳体11上方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安装有气体过滤器14。如图2所示,油气分离罐4为球状结构,包括密封连接在一起的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上壳体41和主机壳体11一体成型,主机壳体11设有伸入油气分离罐4并成型在上壳体41内顶壁上的压缩气道43,压缩气道43上开设有压缩气体出口431,上壳体41远离压缩气体出口431的内侧壁上设有分离进气口44,分离进气口44和压缩气体出口431之间设有一缓流板45,缓流板45自上壳体41内顶壁向下延伸至内侧壁,上壳体41上还设有回油管46,回油管46设置在缓流板45的一端。下壳体42内底面上设有排油口421。油气分离器2和油液过滤器3前后并排安装在上壳体41外壁,油气分离器2具有与分离进气口44接通的进气管,油气分离器2的出气管与冷却系统(图中未示出)连通;油液过滤器3具有与回油管46连通的回油口,回油口与油液过滤器3之间设有冷却器(图中未示出)。具体分离过程为:带润滑油的气体经气体过滤器14后进入压缩主机1,压缩主机1输出压缩气体,压缩气体进入压缩气道43,由压缩气体出口431流出后沿着上壳体41内壁流动至缓冲板45上受阻,然后在上壳体41靠近顶壁处形成温流后绕过缓冲板45至分离进气口44(气体流动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在此过程中,气流中的油滴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油气分离罐4内,实现油气分离;从分离进气口44进入油气分离器2内进行再次油气分离,通过再次油气分离后通过出气管将气体送至冷却系统冷却后向外输出。油气分离罐4内的润滑油通过压差流入回油管46后到达冷却器冷却,由回油口进入油液过滤器3过滤,最后回到压缩主机1进行所需部件的润滑。另外,油气分离装置内可安装有温度采集和电路控制装置,当温度低于设定区间值时,加热装置启动工作,当温度超过设定温度上限值时散热装置启动工作,从而使得油气分离装置内部实现在恒定的温度区间。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压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压缩主机以及连接压缩主机的油气分离器、油液过滤器和油气分离罐,所述压缩主机包括主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罐包括密封连接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主机壳体一体成型,主机壳体设有伸入油气分离罐并成型在上壳体内顶壁上的压缩气道,压缩气道上开设有压缩气体出口,上壳体远离压缩气体出口的内侧壁上设有分离进气口,分离进气口和压缩气体出口之间设有一缓流板,所述缓流板自上壳体内顶壁向下延伸至内侧壁,上壳体上还设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设置在缓流板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812 CN 2020216640672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压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压缩主机以及连接压缩主机的油气分离器、油液过滤器和油气分离罐,所述压缩主机包括主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罐包括密封连接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主机壳体一体成型,主机壳体设有伸入油气分离罐并成型在上壳体内顶壁上的压缩气道,压缩气道上开设有压缩气体出口,上壳体远离压缩气体出口的内侧壁上设有分离进气口,分离进气口和压缩气体出口之间设有一缓流板,所述缓流板自上壳体内顶壁向下延伸至内侧壁,上壳体上还设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设置在缓流板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压机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主机还包括螺杆机构安装座和电机安装座,所述螺杆机构安装座成型在上壳体上,螺杆机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爱婷吴银波吴嘉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晨恩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