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32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一种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固定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四根立杆,相互平行且组成长方体框架,以及四根横杆,围成长方形,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立杆的上端部之间;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杆与所述横杆组成的空间内且位于所述横杆组成的平面以下的固定板,以及一端挂靠在所述四个方向的立杆或者横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四个角的固定杆或者固定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简单、便携、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省人工且能起到良好维护和警示作用的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辅助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第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多种临时坑洞,如不加以防护和警示,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消除这种安全隐患。常用的措施多是人工搭设防护系统或者直接对坑洞进行覆盖,而人工搭设防护时,需要搬运材料,然后进行搭设;而直接覆盖则无法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如果覆盖不牢固,反而会存在安全隐患,传统的人工搭设费时费力,而且直接覆盖则无法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同时不方便检查覆盖的牢固性。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便携、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省人工且能起到良好维护和警示作用的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四根立杆,相互平行且组成长方体框架,以及四根横杆,围成长方形,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立杆的上端部之间;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四根所述立杆组成的长方体框架内且位于四根所述横杆所在的平面以下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四个的连接结构,一端分别与四个所述连接结构相连、另一端分别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顶部的四个固定结构,以及设置在所固定板上的稳定部件。本技术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立杆设置为可伸缩式立杆。进一步的,所述立杆包括相互套接的内筒和外筒,设置在所述筒上的限位销,以及沿平行于轴线方向开设在所述外筒侧壁上、与所述限位销的限位端相配合的若干个限位孔。进一步的,所述立杆上还可以设置有立杆伸缩调节孔,并通过解锁凸起进行调节高度。本技术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横杆设置为可折叠式横杆,进一步的,所述横杆包括:一端部相互铰接的两个子横杆,所述子横杆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立杆的上端部铰接连接;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活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子横杆相互铰接部位的套筒装置。本技术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为环状,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为绳索或者伸缩式钢性杆,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连接结构相接的端部设有挂钩或铰链。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且其中垂线与四根所述立杆组成的长方体框架的中心线共线。进一步的,所述的稳定部件还包括: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的固定钩,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钩上的配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外围设防护网,所述立杆和/或所述横杆的杆体上设置有反光贴。进一步的,当处于最大伸缩距离时,所述的立杆一般为1.8-2m,所述横杆一般为1.8-2m,所述短枝横杆一般为0.9-1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减少施工工序,加快施工进度本防护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不再需要准备材料,现场搭设等工序,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可以实现单人操作,即放即用;2.操作简单、优化加固措施、避免返工现象本技术所提供的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可单人操作,组合简单,性能牢固,标识明显,防护的牢固性依赖于系统本身,在使用前即可检查防护系统的牢固性与安全性,避免出现返工现象。3.周转率高、无噪声污染、无粉尘污染、无材料浪费本技术所提供的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均为金属材质,可全施工周期周转使用,立杆与横杆均配有多种调节尺寸,可根据现场坑洞的大小进行调节,且杜绝了传统封堵和防护措施中出现的粉尘污染、噪声污染和材料浪费;4.减少材料使用,减少人工投入本技术所提供的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包含了支撑系统与防护系统,即放即用,不再需要模板、钢管等材料的投入,降低材料消耗,同时本技术所提供的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可单人操作,减少人工投入。6.造型多变,对尺寸坑洞适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立杆与横杆设有多种尺寸调节系统,可根据现场尺寸和坑洞尺寸进行调节选用;7.无零星构件,不易损坏本技术所提供的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整体性好,无零星构件,不需要现场拼装,避免构件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固定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横杆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立杆;2、横杆;2-1、第一子横杆;2-2、第二子横杆;2-3、连接螺栓;3、套筒装置;4、固定板;5、固定结构;6、固定钩;7、连接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是:一种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四根立杆1,相互平行且组成长方体框架,以及四根横杆2,围成长方形,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立杆1的上端部之间;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四根所述立杆1组成的长方体框架内且位于四根所述横杆2所在的平面以下的固定板4,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四个的连接结构7,一端分别与四个所述连接结构7相连、另一端分别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顶部的四个固定结构5,以及设置在所固定板4上的稳定部件。可以理解,对整个坑洞防护装置进行了相关的描述,而且各个零部件都是施工现场常用的材料,如固定绳、立杆等,材料可方便寻找,且加工方法简单实用,加工成本低,并且可以做到节约材料,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本技术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立杆1为可伸缩式立杆,所述横杆2为可折叠式横杆。优选的,所述立杆1包括相互套接的内筒和外筒,设置在所述筒上的限位销,以及沿平行于轴线方向开设在所述外筒侧壁上、与所述限位销的限位端相配合的若干个限位孔优选的,所述立杆上设置有立杆伸缩调节孔,并通过解锁凸起进行调节高度。优选的,所述横杆2设置为可折叠式横杆,包括一端部相互铰接的两个子横杆,所述子横杆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立杆1的上端部铰接连接;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活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子横杆相互铰接部位的套筒装置3。可以进一步的理解,对立杆以及横杆的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立杆与横杆均配有多种调节尺寸,可根据现场坑洞的大小进行调节,且杜绝了传统封堵和防护措施中出现的粉材料浪费;为了更好地保证在固定过程中,使得横杆可以更为稳定的进行支撑,因此在短枝横杆连接处设置有套管,为了更好保证装置稳定的效果,特别的设计了该套管。本技术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连接结构7设置为环状,所述固定结构5设置为绳索或者伸缩式钢性杆,所述固定结构5与所述连接结构7相接的端部设有挂钩或铰链。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7设置为垫片,其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固定板(4)固定连接且通过固定结构5相对应端部的铰链或挂钩与所述固定结构5连接,所述固定结构5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支撑装置包括:/n四根立杆(1),相互平行且组成长方体框架,/n以及四根横杆(2),围成长方形,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立杆(1)的上端部之间;/n所述固定装置包括:/n设置在四根所述立杆(1)组成的长方体框架内且位于四根所述横杆(2)所在的平面以下的固定板(4),/n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四个的连接结构(7),/n一端分别与四个所述连接结构(7)相连、另一端分别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顶部的四个固定结构(5),/n以及设置在所固定板(4)上的稳定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四根立杆(1),相互平行且组成长方体框架,
以及四根横杆(2),围成长方形,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立杆(1)的上端部之间;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设置在四根所述立杆(1)组成的长方体框架内且位于四根所述横杆(2)所在的平面以下的固定板(4),
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四个的连接结构(7),
一端分别与四个所述连接结构(7)相连、另一端分别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顶部的四个固定结构(5),
以及设置在所固定板(4)上的稳定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设置为可伸缩式立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伸缩调节坑洞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包括相互套接的内筒和外筒,设置在所述内筒的限位销,以及沿平行于轴线方向开设在所述外筒侧壁上、与所述限位销的限位端相配合的若干个限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代帅王业群杨涛赵晔张喜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