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针头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06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针头夹具,包括夹持板以及设置在夹持板上的夹具本体,夹具本体内穿设有用于3D打印的玻璃针,玻璃针内设置有电极丝以及金属离子溶液。夹具本体包括电极插头、定心杆以及用于夹紧玻璃针的调节杆,电极插头可拆卸固定在定心杆的一端,调节杆滑动设置在定心杆的另一端。电极插头包括绝缘块、弹性导电铜片以及导电管,导电管的一端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另一端插设在绝缘块中与绝缘块螺纹连接,弹性导电铜片设置在导电管的一端与电极丝之间。通过在导电管与电极丝之间安装弹性导电铜片,避免了电极丝受到导电管转动时的切应力而发生拧断的现象,增加了电极丝的使用寿命,节省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针头夹具
本技术涉及微纳打印
,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针头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微纳3D打印技术横空出世,有效解决了过去3D打印精度不高,打印材料有限等不足。微纳3D打印技术可将打印精度最高提高至2μm,满足各种产品复杂特殊结构特征的设计需要,使得相关研发人员可进一步在微小的空间中进行结构以及功能的设计,免去了以往徒有设计却难以加工制造的困扰。现有的技术中,通常使用电化学方法进行微纳米3D金属打印,可以解决一些微纳米器件的加工,实现在纳米尺寸的3D材料成型。在导电喷嘴(第一电极)和导电衬底(第二电极)之间施加高压电源,利用在喷嘴和衬底之间形成的强电场力将液体从喷嘴口拉出形成泰勒锥,由于喷嘴具有较高的电势,喷嘴处的液体会受到电致切应力的作用。当局部电荷力超过液体表面张力后,带电液体从喷嘴处喷射,形成极细的射流,喷射沉积在衬底之上,结合承片台(x-y方向运动)和喷嘴工作台(z向)的运动能够实现复杂三维微纳结构的制造。然而,导电喷嘴设置在夹具上且内部穿设有电极丝,夹具上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有与电极丝接触的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针头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夹持板(1)上的夹具本体(2),所述夹具本体(2)内穿设有用于3D打印的玻璃针(3),所述玻璃针(3)内设置有电极丝(31)以及金属离子溶液;/n所述夹具本体(2)包括电极插头(21)、定心杆(22)以及用于夹紧所述玻璃针(3)的调节杆(23),所述电极插头(21)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定心杆(22)的一端,所述调节杆(23)滑动设置在所述定心杆(22)的另一端;/n所述电极插头(21)包括绝缘块(211)、弹性导电铜片(212)以及导电管(213),所述导电管(213)的一端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绝缘块(211)中与所述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针头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夹持板(1)上的夹具本体(2),所述夹具本体(2)内穿设有用于3D打印的玻璃针(3),所述玻璃针(3)内设置有电极丝(31)以及金属离子溶液;
所述夹具本体(2)包括电极插头(21)、定心杆(22)以及用于夹紧所述玻璃针(3)的调节杆(23),所述电极插头(21)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定心杆(22)的一端,所述调节杆(23)滑动设置在所述定心杆(22)的另一端;
所述电极插头(21)包括绝缘块(211)、弹性导电铜片(212)以及导电管(213),所述导电管(213)的一端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绝缘块(211)中与所述绝缘块(211)螺纹连接,所述弹性导电铜片(212)设置在所述导电管(213)的一端与所述电极丝(3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针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211)内固定有钣金件(4),所述钣金件(4)上开设有供所述导电管(213)插设的螺纹孔,所述弹性导电铜片(212)呈“L”形;
所述钣金件(4)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凸起(41),所述弹性导电铜片(212)上开设有供所述凸起(41)嵌设的安装孔,旋拧所述导电管(213)朝向所述电极丝(31)靠近,所述弹性导电铜片(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黎磊
申请(专利权)人:橙河微系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